<p class="ql-block"> 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p><p class="ql-block"> 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p><p class="ql-block"> 一次次教研如流水潺潺,</p><p class="ql-block"> 书写着光阴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周三研,</p><p class="ql-block"> 美好如约而至……</p> <p class="ql-block"> 教研花开金秋季,</p><p class="ql-block"> 同心掬得满校香。</p><p class="ql-block"> 一袭黄叶,半日秋凉。2023年10月25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洛阳分校美茵报告厅里,来自栾川县栾川乡中心小学和伊川县白沙镇白沙小学的教育同仁与北二分的家人们,在最美的季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聚焦新课标,进行大单元教学的研讨与实践,共赴一场诗意的教研。</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教研由二年级组王静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段:“我来讲课标”系列活动,由五年级聂萌、六年级贾利强两位老师讲解;张文晓、李珊老师做区级课题开题报告。第二时段:五年级李宝红老师执教《四季之美》,进行大单元视域下的单篇阅读教学课研讨。第三时段:我校特聘专家张丽霞老师指导引领并做微讲座。</p> 第一时段 我来讲课标 <p class="ql-block"> 本周 “我来讲课标”活动由五年级聂萌老师、六年级贾利强老师分别为大家带来《以文化人 言意兼得》《新课标解读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的操作与落实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解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课题开题报告 <p class="ql-block"> 张文晓、李珊两位教师做区级课题开题报告——《“双减”视域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从研究目的及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步骤及进展计划、研究人员分工这六个方面进行了分享。</p> 第二时段 <p class="ql-block"> 李宝红老师执教《四季之美》,本节课层次清晰,紧扣单元语文要素,立足新课标,注重对学生的启发拓展,引导学生发现美,收获美的体验。老师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朗读,充满激励的评价带领学生悟四季之美,品四季之韵,为我们探索大单元视域下语文单篇阅读教学提供了借鉴。</p> 第三时段 <p class="ql-block"> 我校特聘专家张丽霞老师点评引领,并做微讲座《大单元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张老师针对大单元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遇到的种种困惑,进行层层深入的剖析,全方位诠释了“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样态、教学的意义,并结合具体教材文本带领老师们解锁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具体实施途径。张老师的解析拨开了迷雾,为老师们进行大单元教学尝试指明了方向。</p> 所思所悟 <p class="ql-block"> 学无止境</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 王心宁</p><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进步,这正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p><p class="ql-block"> 第一时段通过贾利强老师和聂萌老师对课标的解读,我明白了教学革命文化题材的文章,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学”中受到思想熏陶和文化感染,言意兼得、文道统一,传承红色基因,给学生打好中国底色,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文学阅读及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则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丰富语料积累,在反复训练中习得其理、形成语感,最终实现语言智慧的增长。如此,既有语文能力的提升,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第二时段跟随着李宝红老师感受到了四季之美。整堂课脉络分明,在老师引导下,孩子们掌握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的妙处,体会到了动静结合写法的好处。为了感悟文字之美,李老师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景色图片的结合可谓是入情入境,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互动中启发智慧,在朗读中感悟四季之美</span>。通过深入文字的学习,孩子们看到了作家眼中的四季,也明白了这一切美是源于作者那份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教无涯 研不止</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 钱沫琪</p><p class="ql-block"> 最是橙黄橘绿时。如果说,秋之美在于积蓄与勃发,那么教之美,则在于钻研与提升。</p><p class="ql-block"> 今天听了李宝红老师的 《四季之美》第一课时的教学,李老师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优秀教师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在本节课中, 李老师有条不紊, 积极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从词语进入课文,在朗读中,体会叠词的作用;在对比中,发现作者的独特视角;在品读中,体会作者藏于细节处的真挚情感。李宝红老师在教学设计上紧扣第三段进行品读, 抓住其中的动态描写体会秋季黄昏的景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静结合的好处, 运用了动态与静态的对比, 使学生明白在描写景物时, 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会使句子更丰富、更生动,为句子增色。课堂通过配乐读,把听课老师和学生们带入美的情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张丽霞老师的引领下,我领悟到大单元教学是在一种整体的思路下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做的反思。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大单元视为一个“微课程”,通过学习任务群的开展,使一条脉络贯穿于单篇教学的始终,既能够减少教学时时间的浪费,又能够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思想,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达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提升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较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感受独特视角 触摸独特韵味</p><p class="ql-block"> 三年级 臧君丽</p><p class="ql-block"> 《四季之美》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之趣,语文要素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要素指向阅读;二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这一要素指向习作。</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教研课,李宝红老师用她那富有磁性的声音、充满诗情画意的唯美语言带领孩子们一起跟着文字去旅行,一步步去发现美、欣赏美。</p><p class="ql-block">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描写的景物是跟我们平时眼中的美景不一样的,是有着独特视角的,结合本单元的单元目标和语文要素,为了让孩子们体悟散文的语言文字之美,情境之趣,李老师没有按四季顺序平均用力去教,而是从当下孩子们能看到感受到的秋季作为切入点,抓住关键词,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急急匆匆”体会那一份归家的急切和动人,鼓励学生发散思维,保护想象力,大胆表达。孩子们的情感体验就在这样的实践中获得,从而入情入境地朗读,自自然然地背诵,从文字到画面、从静态到动态的学习难点得以突破。感受作者选材的独特视角,触摸文字中动静结合的独特韵味、文字背后的意境之美,都在李老师的教学中一一落到了实处。</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 “心”方向</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 吕碧贞</p><p class="ql-block"> 今天教研的第一时段是“我来讲课标”系列活动,贾利强老师和聂萌老师都是结合具体课例来讲课标,特别是聂萌老师讲了五年级民间故事单元任务群的设计,引发了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民间故事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复述能力从二年级的借助图片和关键词句讲故事、三年级的详细复述、四年级的简要复述再到五年级的创造性复述呈梯度上升。统编教材由易到难,层次清晰,螺旋上升的编排思想,促使学生在不断地复述实践中领悟方法,形成能力。我们四年级本周也已经进入了第四单元神话单元的学习,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听聂萌老师讲课标,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学生复述能力的训练重点以及他们所要达到的目标。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大单元活动实践,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个单元的课文、快乐读书吧和习作统整设计,创设真实场景,提高阅读活动的情境性。</p><p class="ql-block"> 第三时段特聘专家张丽霞老师的微讲座“大单元视域下语文课堂教学新样态”第一讲,为我们阐述了大单元的意义,让不一样的学生有同样惊喜的学习,让老师可以真正“幸福工作,快乐生活”。</p><p class="ql-block">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语文大单元教学是“心”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要我们持心而行,一定会走出大道。</p> <p class="ql-block"> 感悟课堂艺术 升华教育思想</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 宁丹丹</p><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全体语文家人再次相聚,开启了教研之旅。李宝红老师的《四季之美》让我感受颇深。 这篇文章看似简单,要讲好却绝非易事。在课堂中老师领着大家抓景色,找动态,想画面。初步体会作者描写归鸦、大雁的方法后,启发学生思考这部分的温馨之美。之后借助背景图和音乐,令学生不知不觉入境,沉浸于美的氛围中。在朗读中品味景物背后的情感,充分激发了学生情感。</p><p class="ql-block"> 李宝红老师的设计立足大单元整体观,构思巧妙、自然。学生们的的分享也抓住了点和面进行描写,语言生动、准确。在这一节课中我也是收获满满。 </p><p class="ql-block"> 教研是就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我们在思索中感悟课堂艺术。在交流中升华教育思想,不断进取,不断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一研一得 研有所获</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 宋丽珂</p><p class="ql-block"> 十月的暖阳,浪漫晴朗,在这秋意浓浓的美好时节,北二分全体语文家人相聚美茵报告厅一起学习,一起成长。</p><p class="ql-block"> 自2022年4月新版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老师们学课标研课标,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困惑。今天下午六年级贾利强老师、五年级聂萌老师分别针对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五年级第三单元民间故事,结合课标进行解读,让我们明白了大单元视域下教学设计的一些见解和思路。</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李宝红老师为我们带来《四季之美》的课堂教学展示。李老师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立足新课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课堂上学生的朗朗书声、妙语连珠的发言都呈现出作为学习者的快乐。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能从课标出发,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观察词语的特点到叠词的运用练习;从“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发言……处处充满着教学智慧,既达到了学——练——用的统一,也增加了课堂的情趣。课堂中的朗读,充满情感有梯度,从情感读到挖空读再到看插图背诵,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成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校特聘专家张丽霞老师就《大单元视域下的语文教学新样态》做了微报告。通过学习提升了我们对大单元视域下的教学设计意识。大单元视域下单篇教学怎么设计?大单元课堂教学是什么样态?怎么确定教学主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一课一得,一研一得,忙中有序,学有所获,学习的道路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爱在秋天,秋意浓。</p><p class="ql-block">人在秋天,心安然。</p><p class="ql-block">掬一捧阳光,岁月安然;</p><p class="ql-block">撷一束研语,沉香流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