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追忆文苑 ·杨绛】一个最贤的妻,一位最良的母——我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月亮女神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再读杨绛先生的散文集《我们仨》,依然感动。先生讲述她那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经历时的沉重,让我几度哽咽;先生回忆"我们仨"在艰难岁月里的一些快乐的日子,让我感慨不已。杨绛先生,是一个最才的女——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被尊称为"女先生",更是一个最贤的妻、最良的母。她用她的睿智、爱和坚韧,让他们这个生活在一堆书籍、一间陋室里的简单朴素的三口之家,温情流淌,爱意绵绵,和和美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家,父亲钱钟书率真略带点"傻气",女儿圆圆则天真可爱,一家之长,当然是睿智、沉稳和意志坚韧的母亲杨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圆圆是他们唯一的女儿,父母视她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从小精心养护培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四五岁时,杨绛带着她住在上海辣斐德路。圆圆打小就肠胃不好,杨绛便尽量挑选那些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精细烹调,让孩子喜欢吃,吃多点。同时也不断尝试一些以前没吃过的食物(尤其是那些带凉性的食物)。一次朋友送给他们家一袋西瓜,杨绛试着切了一小块给孩子吃,吃后居然没事。她高兴极了:西瓜,我们圆圆可以吃!这以后,她就慢慢放手,让圆圆尝试着去吃一些以前沒吃过的食物,圆圆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强,体质也就越来越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物质的养育是精细的,精神的培育更是精心的。暑假了,已有两年多没回家的钱钟书从蓝田师范(当时在那边任教)回到上海度假,还特地带了一个外国橘子给圆圆吃,圆圆只是好奇地看着这个"陌生人",见他的行李放在妈妈的床边,很不放心,猜疑地监视着,并告诉他:"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俩人还一个劲地争执、申辩着:是自己先认识妈妈的(妈妈当然属于先认识的那个人)!显然,由于长年分居,此时父女关系已经疏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这些,聪明智慧的杨绛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不能让女儿在情感(尤其是亲子之情)方面有所缺失。于是她用心于給这个家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尤其是让钱钟书多逗圆圆玩,从此后,这对父女便经常在家里打打闹闹,弄出一些小恶作剧,继而父女竟结成联盟,以"兄弟"相称了!常常背着杨绛干些"坏事",比如偷偷弄脏特别爱整洁的妈妈的房间;吃完饭,就合计着给杨绛用浓墨开花脸。父女俩经常会像一对活宝,嬉笑玩闹,有时真闹出了矛盾,又分别去找杨绛"告状"。女儿告爸爸:"爸爸又干坏事了!"爸爸告女儿:圆圆欺负我!"弄得杨绛哭笑不得,最后也就做个"和事佬"——幽默风趣的几句"公道话",便让父女"恩怨"全消。父母与女儿,抱成一团,,笑在一堆。快乐,在这个三口之家荡漾,亲情在这里交融!他们彼此温暖着,幸福着,就像生活在美丽童话的世界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精细的养育,精心的培育,大见成效。他们将唯一的女儿钱瑗培养成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以至后来,杨绛骄傲地说:女儿圆圆,是我和钟书的杰作!</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出身书香门第的杨绛,爱好读书,钱钟书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他们这个家,很朴素;三个人,都单纯。女儿圆圆又正处人生的成长期,所以,睿智的杨绛根据他们的志趣和孩子成长的需要,确立了他们一家休闲的主要方式:读书。她总是把他们家那个简陋的小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家三口,安静舒适地坐在里面,各自读着自己的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杨绛看到可笑处不笑,看到可悲处不悲。而女儿圆圆和她爸爸一样:看到可笑处便痴笑,看到悲处便表情严肃,有时圆圆还会痛哭。偶尔他们也会交流几句,相视一笑。平平淡淡,温馨安适。仨人相守相知,心无旁骛,亲情爱意,在这个小世界里流淌,感觉这岁月静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家三口一起读书,乐趣多多,但生活也需多彩。一家人生活在一起,生活中总不免有些磕磕绊绊,于是杨绛倡议一家三口搞一种户外活动:"探险",他们的探险,就是于清晨或傍晚在家的附近散步(后来成了习惯,成了他们家学习工作之余休闲的另一种主要方式)。一路说说笑笑的"仨",尽显天真与烂漫。一条撒满温馨与爱的小路上,他们放松着心情,特别地愉快!生活的所有疙瘩都可以解开,所有麻烦事都可以笑着来解决。</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满腹经纶的大才子钱钟书,在生活上却是笨手笨脚,傻得可爱。工作学习之余,杨绛几乎揽下家里的一切杂事,洗衣做饭,爬窗修灯,无所不能。</b></p><p class="ql-block"><b>钱钟书在家时常闯"祸":台灯弄坏了,杨绛说"没关系,我会修"。墨水染了桌布,杨绛说"没关系,我会洗"。其实,她当时也沒有真正的把握去做好这些事,只是为了安慰这个让她又疼又爱的带着"痴气"的丈夫,让他安心、放心而已。</b></p><p class="ql-block"><b>面对生活里的各种艰难困苦,杨绛先生总能从容淡定地承受着,然后睿智冷静地一个一个地去解决问题,让自己和家人从这些困境中走出来。人说女子多柔弱,但杨绛先生这位柔者,却是百般坚韧!她的一句"没关系",伴随了丈夫的一生。难怪她的婆婆钱母夸她:"笔杆摇得,锅铲握得,家里什么粗活都干得,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钟书痴人痴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钱钟书是幸福的,也该是最满足的。他娶到了最懂他、宠他的妻子;而且这位贤妻用她的温柔和包容,滋养了他的一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慈祥父母,乖巧女儿,三口之家,和谐幸福。杨绛钱钟书,伉俪情深。却也曾有过夫妻磨合期的争吵不睦。只是他们不会像一般人那样,为了利益的分配而去争争吵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他们曾在回国的轮船上吵过一架。为一个法文"bon"的读音。俩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最后是杨绛请同船一位能说英语的法国夫人公断。说杨绛对、钱钟书错。事后,输了的钱钟书,当然不开心,但赢了的杨绛也很不开心!思前想后,她感悟良多:我们这样子争来争去,有何意义?改变不了读音的定规。却伤了夫妻之间的和气,无聊无趣!于是她与丈夫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没有争吵的必要。否则,赢了道理,但却输了感情。一个家,要的是和乐,而不是对错输赢。从此,他们之间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理念:理解尊重不争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此后的日子,他们并没有各持异议,而是遇事俩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不是全依对方,而是各退一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钱钟书的父亲让他去蓝田师范就职一事,杨绛是持异议的,但钱钟书本人愿意,她也就表示理解并同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个职位让钱钟书去,杨绛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希望他去,但钱钟书不愿意去那种地方,杨绛也表示理解,没有勉强他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改编成电视剧,一下子成了名人,前来登门拜访、想一睹这位才子风采的人络绎不绝,钱钟书不喜欢这种应酬(他说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稀奇怪兽),杨绛便为他挡门谢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份对人性的理解、个性的尊重和宽容,让夫妻俩相知相融,相亲相爱。女儿圆圆成长在这样和乐美好的家庭氛围中,能不人品端端正正、通情达理、学习工作成绩优良优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一位特别睿智、沉稳、坚韧的贤妻,成就了丈夫和女儿,也成就了自己和一个幸福的家!让人从心底敬佩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先生已去,但她用心筑建"我们仨"的甜蜜爱巢、用情构建"我们仨"的温馨港湾的贤妻良母形象,却永远永远地留在了后世人们的心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