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游苏浙杭 心神更舒畅

盛世豪杰

<p class="ql-block">夜游大善寺塔。大善寺塔,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解放路城市广场,是南宋时期的古建筑,始建于梁天监三年(504年)。大善塔高约40米,塔底宽约4米,六角七层,砖木混合楼阁式。绍兴大善塔历经风霜,依然保存完整,2019年10月16日,大善寺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红字桥碑“晋王右军题扇桥”,是著名女书法家萧娴(1902~1997年)题写 。她13岁时就有“粤海神童”美誉。隶篆楷皆精,行楷大字气韵沉雄、结字精微、峻洁雅健,独步当代,有“女书圣”之谓。</p> <p class="ql-block">题扇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蕺山街。因王羲之在此为老妪题扇而得名。据嘉泰《会稽志》中载,现桥始建于宋朝嘉泰以前,道光八年重修。该桥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弧型桥栏。桥长约20米,宽约4.3米,东阶17级,西阶19级。桥的拱圈石上有石栏,上有浮雕“蛟龙喷水”等图案,因年代久远,浮雕已漫漶不清。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苏州七里山塘景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每当夜幕降临,这里的街道灯火辉煌,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沿街的店铺和摊位热闹非凡,你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购买到各种手工制品,更重要的是可以体验到苏州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丰富的夜生活。</p> <p class="ql-block">看到墙壁上的“墨池”两字,说起来还有个历史典故,谈到这里,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人,他创造了美观流利的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为“书圣”。王羲之家门前有一个水池,他从七岁开始习练书法,每次练完书法都会在此清洗毛笔,练字二十年,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他把门前原本清澈的水池都洗成了黑色。之后人们便把那水池称为“墨池”了。</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鲁迅故里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昌坊新台门内,占地面积50公顷,有绍兴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鲁迅祖居、土谷祠、长庆寺、鲁迅笔下风情园、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一大批与鲁迅有关的人文古迹。</p> <p class="ql-block">绍兴鲁迅纪念馆外景。</p> <p class="ql-block">思仁堂是鲁迅故居中的一道景观,额枋悬挂着“思仁堂”牌匾。每逢祖宗忌日或红白喜事,贵宾到来就在这里聚会。</p> <p class="ql-block">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兰亭书法博物馆建于1988年,依山傍水,里面陈列着中国书法简史,和美籍华人陈亦尧捐献的各种瓷砚收藏,并不定时举办各种书法展览。</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章寺遗址,具体位置是在兰渚山兰亭右后方,始建于北宋至道二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沈园,沈园景色秀美,入门便是一个小湖,放眼望去,湖水碧绿如同翡翠,近前细观,又像一条透明的绸缎,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这仅是沈园景区内经典的景点缩影。</p> <p class="ql-block">鹅池是兰亭其中的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书鹅的传说。池边立一三角亭,即“鹅池碑亭”。亭中之碑建于清同治年间,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p> <p class="ql-block">人生不容易,就在这里留个影,以示当年我来过。</p> <p class="ql-block">陆游触景生悲,怅然奋笔而题《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p><p class="ql-block">唐婉郁郁寡欢,临终前,以泪研墨,蘸着点点相思附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历史名流陆游唐琬遗憾终生的千古绝唱……</p> <p class="ql-block">平湖秋月是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处名胜古迹,也是中国园林建筑和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西湖夜色,游人如织。</p> <p class="ql-block">雷峰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内。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现存建筑以原雷峰塔为原型设计,重建于2002年。雷峰塔是西湖十景之一、中国九大名塔之一,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是一座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重要古塔。</p> <p class="ql-block">立足山顶,举目遥望,雷峰塔顶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树高林密,透过林荫间隙,可见远方的雷峰塔顶。</p> <p class="ql-block">登临雷峰塔顶环顾,四周风景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断桥是杭州西湖名胜之一,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早在唐朝断桥就已经建成,宋代称保佑桥,元代称段家桥。</p><p class="ql-block">断桥之名得于唐朝。其名由来,一说孤山之路到此而断,故名;一说段家桥简称段桥,谐音为断桥;又说,冬日雪后,桥的阳面冰雪消融,但阴面仍有残雪似银,从高处眺望,桥似断非断……伫立桥头,放眼四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欣赏西湖雪景之佳地。</p> <p class="ql-block">华严经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span>位于杭州孤山山顶平面正中,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p> <p class="ql-block">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p> <p class="ql-block">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p><p class="ql-block">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p> <p class="ql-block">这是寒山寺中的景点缩影。</p> <p class="ql-block">不悔人生,这个景点我来过。</p> <p class="ql-block">普济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灵鹫峰南麓,是普陀山主要的佛教活动中心,一切重大的佛事活动都在这里举行。</p><p class="ql-block">普济寺规模宏大,前有水后有山,左有屏右有挡,山环谷抱,藏风聚气,环境优雅。</p> <p class="ql-block">这是普济寺门前的永寿桥,相传是明朝张髓大太监为督造普济寺皇家寺院扩建工程,特此建造了这座文武百官走的专用桥,预示着走上去步步高升,走下去永远长寿。</p> <p class="ql-block">普济寺门口的瑶池桥,也叫平安桥,预示着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南海观音圣像建于1996年,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这尊观音圣像通高33米,铜像高18米,采用仿金铜精密铸造,既是普陀山的地理性标志,是朝拜者心中最正宗的观音,也是指引众生迷途知返的精神导师。</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普陀山旅游胜地,重点旅游景区之一。每天观海、朝拜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茫茫人海,众生普渡,愿我们祖国强大,天下太平,让百姓安居乐业,福寿康宁。</p> <p class="ql-block">旅游胜地,景色宜人,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点开这个美篇的亲朋好友,顺心如意,一生平安。你若喜欢欢迎点赞、打赏与转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