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和商老师的507班开心屋课,五七班是本级人最多的班级,我打算也做雕塑复活游戏。上节课502班的雕塑复活课堂上孩子们活泼而有序,我想或许与我平时带课熟悉有关系,尽管课堂圆满流畅但课后成长记录和受益确认书的填写却与平时学科作业一样被动,所以我们决定在不同的班级再试一次。</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五七班的孩子们不拘束,孩子们进了开心屋最喜欢做的就是跳起来摔地上然后大大地睡地板上打滚。木头人不许动环节我班宝贝有一半同学喜欢倒地板上,七班几乎全倒!只有零星三五个人站着。我问:"咦?木头人儿怎么全喜欢睡地板上?不许说话、不许动!″躺下那一刻只有少数孩子兴奋得叽哩哇啦叫。大多闭眼享受与地板的亲密接触。5秒定中,渐渐骚动了!孩子们期待下一轮的感受,他们想用各种姿势的摆拍来释放!</p> <p class="ql-block">宝贝分享,扮雕塑时身体很辛苦,希望快点复活。于是下一轮的木头人儿中,我有意加长了五秒,并提醒用调整呼吸感受身体变化,然后开始复活抖动放松。抖动放松中有孩子依然激动地做过激行为,抓个明星来表演,原来他们根本不怕抓明星,有人故意让被抓。ABB式词语接龙——水淋淋——绿油油——亮晶晶——白花花!然后变个大茶壶边扭边说比喻句"我是一个大茶壶,我的屁股( )</p><p class="ql-block">全班乐在表演中,其他孩子也开始扭着在下面做了起来!哈哈把小小惩戒也当开心游戏了!让受罚者也不难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神话雕塑我用动画片音乐″白龙马蹄儿朝西"引入的,音乐旋律让孩子们入境了,我也觉得很开心。开心屋不大,但孩子们总喜欢贴墙角,不知是与老师的距离还是与屋的距离?我想或许前者因素重一些!</p> <p class="ql-block">两个班的孩子课堂互动状况参与状况差异不大!七班宝贝在自由分组时有个孩子不愿和身边的任何人成组,我拉他来到我身边,问他想和谁一组,他指了指对面某个男生,我调换了下,他很愉悦,在我班里随机成组孩子们似乎没有什么不悦,或许有过我没发现。今天的暖场游戏是抓手指,训练觉察力和反应灵敏度的!我觉得作为操作师,我们每时每刻也得保持觉知,觉知自己,也觉知场内的每一份动静。</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作业中都有快乐-开心二字!这是开心屋带给孩子们的生命体验!</p> <p class="ql-block">文字间荡漾着快乐和喜悦,雕塑复活后的抖动中孩子们嬉笑声几乎淹没了我,没想到我轻声说了句,请在音乐中抖落你所有的疲劳、压力和不愉快的情绪,放松身心,尽情抖动。我以为没有人听到我在说什么,神奇的是竟然有那么多孩子竟然因这句话而喜欢那段抖动。</p> <p class="ql-block">雕塑复活,复活的是孩子们童年该有的活力和童真!有个孩子写道"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最快乐的一天啊!″看到这句话我有些难受!他们才多大?才十岁左右啊!雕塑复活,复活的是属于孩子们的童年的快乐!这复活意义沉重而深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