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

小玲

<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是个敬孝祖先的国家,逢年过节,有许多人烧香拜佛敬奉先祖故人,怀念先祖,祝愿他们在阴间享尽荣华富贵,也希望得到他们的保佑和庇护,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取得成绩或富贵发达会说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让人更能体会到祖先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血浓如水的亲情能超越时光和生死的界限,让人怀念又备感温嗳。</p> <p class="ql-block">  为了了解家族史,许多家庭备有族谱,一般家谱都会记载家族祖先一些基本信息,如姓名、生卒年月、婚姻和子孙情况、甚至坟墓所在的方位。这些为子孙提供了确切的文字依据。通过家谱可以让后代子孙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家谱中都会为本家族取得荣耀的人增加文字篇幅记载,如获得功名,入仕,或受到某些封敕,为家族做出什么贡献之类等等这些都是要入谱的,对后世子孙也是种极大的荣耀,增加自信,也时刻激励着他们向祖上看齐,更进一步。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尚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p> <p class="ql-block">  在民间有江湖乱了套,各依各的叫的说法,例如有的父母和子女对于同一人同吋叫阿姨的,象我父母一幢楼的儿子罗伟比我上学早两届,我喊她妈赵姨,而我妈也叫她妈赵姨,可能她大姐比我妈小不了多少的缘故,但这样叫学别人听,大家也不以为然,只当笑料而已,生活中也司空见惯,不以为然。</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是一个祠堂的亲人不能乱叫了,姑姑比姐姐小,再小也是叫姑姑是长辈,特别是过去的人很讲究,吃饭分上下席,无论你官多大,年纪再大,但你辈分低,长辈年纪小,你也不能坐上席。否则是不明事理,被人耻笑。</p> <p class="ql-block">  编辑族谱真的有很重要的意义,民间有乱亲不乱族的说法,现如今的人,一个祠堂的祖先因为战乱或移民迁居各地,像一棵大树,分了许多枝丫,若干年后也许又会相逢,虽然一个姓,但许多人信奉英雄不问出处的处世原则,认识几年了,只知一个姓,还不知名,哥呀妹的叫,当某一天知道了竞然是一个祠堂的,那么他们的祖上多少年前还是一家,这时也不能乱叫哥妹了,如果两个人隔几辈,年纪再大辈分低的也叫年纪小的长辈或自己的。</p> <p class="ql-block">  日本电视剧巜血疑》中主人公相良光夫和大岛幸子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妹,但之前不知道却相爱了,幸子的妈妈把她送了人远走巴黎,而幸子的爸爸又娶了人,又生了儿子,但某一天这二人又相遇生情,幸子得了白血病,通过输血引起身世怀疑,这时很痛苦但也不能相恋,这种现象生活中还不少,当然也有许多同姓的人结婚,但这时如果有好感,真的要调查族谱的,否则如果是近亲,不能结婚的。而族谱就是更能了解我们的身世。</p>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我特别怀旧,总会怀念我逝去的亲人,从我小时候出生到大点记事,最早接触的最长的长辈是我老爷爷,我几岁吋,他已经70多岁了,和太太一起生活,而我太太不是我亲太太,我亲太太去世后,老爷爷另娶。</p><p class="ql-block"> 我爷爷奶奶都很辛苦勤劳,养育十个儿女,我最小的姑姑才比我大三岁,我时常当姑姑们的小跟班,在亲人的关爱中我一天天长大,对他们有很深的感情,我时常会追根求源,也想我的前世今生,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也会想我的祖上又是谁?住在何方?</p> <p class="ql-block">  我老家是万店泉水村李家庄,小时候就知道许多人姓李,但仅我们一家和村子里的其他的李姓字派不一样,长大了听我姑姑们说我老爷爷辈亲弟弟有三人,他们和后代有的住应山(现广水),还有住岩子河的,还有什么"强盗冲″我竞然不知这三个字是哪几个字,听我六姑说是冼觉庙下的一个村子,按理说这里的亲人还很亲,只是分布远了,那时我爷爷自己的孩子都多,竞显得疏远了,这些亲戚过年或是大事去世赶情才会去,而且都是我小爹去的比较多。轮到我们这一辈弟弟大了,顶爸爸的门户,和他们有点来往,而我们女儿是基夲不来往的。人到中年又听姑姑们说我们和淅河是一个李,还知道广水也是,,又说是从河南来的,听了糊里糊涂,但也一一记在心上。</p> <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我喜欢骑车,走过随州各个乡镇,到过广水界河,前不久也去过淅河金屯,也会打听这一带李姓字派,真的和我是一个祠堂的。</p> <p class="ql-block">  昨天我又在妈妈家看见了有夲族谱书,《李氏宗普》,绿色的封面,我们的祠堂名叫李寨堂,厚厚的有411页,果然一个祠堂的人分布许多地方,出生年月还写在里面,因为字派一样,同名的人特别多,还有个人,经商发达,还有科技以上干部光荣事迹,这也是一个家族的荣耀,要永留后人,我万店大家的族谱在263页。</p> <p class="ql-block">  据我二爹介绍,写族谱要由有文化造谐人编写,我们这个族谱由一个宗亲委员会叫李先发的人负责,他是湖北省劳动模范老家淅河人,在土管所退休,主任李光军,是我爷爷辈,开车走访出资,耗費人力资金,故而入族谱人还需交一百元钱,用于摄影,编写费用,打印,印刷,排版,还要开宗亲大会,我二爹和我爸爸都去参加了,那些人讲了族人的先进个人介绍,如何发财致富,然后再把族谱打印成书,发放到个人。</p> <p class="ql-block">  我的爸爸兄弟4个,一家一夲,共四夲,里面有一个祠堂的树德光先永,国恩家庆长,依高到低不同辈分人的姓名,按字派分类,分别居住随州各市区,乡镇,而我们家族的由我爸爸提供信息,从我老爷爷光字辈开始写,如今已是恩字辈,他们名字,出生名字,一代代后代包括儿媳,姑娘,女婿都有,连姑娘嫁在何地也有记载,我老爷爷嫡亲兄弟三个,分支应山界河,岩子河,万店,我老爷爷四世同堂,还算幸运,他出生应山界河,说一口应山话。战乱时期,抓壮丁逃跑到万店落藉,,故而我老家万店,我二老爷很不幸,天生眼睛不大好,住在界河,我去过界河老街,那里老房子残垣断壁,还有许多炮眼,我问过当地人真的有许多我们家族字辈的人,我三老爷先觉庙修水库时,搬迁到岩子河,那吋叫水灾户,现在叫移民。</p><p class="ql-block"> 我亲太太娘家是淅河人,姓沈,廿多岁生了爷爷和小爷爷二人,住在万店。我太太英年早逝。小爷爷岁把时,村里来了日夲人扫荡,兵慌马乱时,老爷爷和太太带着孩子逃难,太太把小爷爷藏在树林里,之后不见了,太太伤心,家人又责怪,上吊去世了,,残酷的战争岁月刀光剑影,炮火连天,弄得亲人们妻离子散。一大家族人各分东西,如今健在的都没出五福。</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族平平淡淡,清清白白,没有什么特别的光荣史,也没有什么劣迹和名声不好的事,但印象很深的是我老爷爷给了我们家许多关爱,他少时读了十年书,在那个时候也算是文化人,他多才多艺,很善于编词编曲打鼓,作顺口溜,我亲太太去世后,我老爷爷很喜欢唱,吸引了我现在的太太,她们才结了婚,我太太是个有钱人家的小姐,印象中八十年代人们的思想很封建落后,老爷爷到处打鼓被人称丢人现象,如今的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因为有各种爱好也活出了开心,活出了风采,这时对老爷爷也更加理解和敬佩,而我喜欢写作,也许遗传到我老爷爷。</p> <p class="ql-block">  一遍遍看着族谱,百感交集,亲人们的形象一个个在脑海中浮现,昔曰战争的残酷,让我的亲人们经历千疮百孔的创伤,颠沛流离,重振家园,令人忧伤叹息,而如今的国泰民安又让亲人们享受世事静好的甜蜜,欢聚一堂,绵绵亲情,令人喜笑颜开,。</p><p class="ql-block"> 但愿我们李家后继有人,继续编写族谱,永远勤劳善良,团结和睦,互帮互助的精神不断得到传承和发扬光大,我们的后代子孙前程似锦,光耀门楣,我所有的亲人们生活越来越好,事业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 感谢宗亲委员会亲人们无私奉献,孜孜不倦地编写忙碌!才让我们有了这难得的簇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