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聊文化》南宋/杨万里《晚归遇雨》附篆书欣赏

徐宏书房

<p class="ql-block">编者按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代大诗人杜甫笔下的一场春雨,来得及时,下得通透,润万物,得民心,成为文学史上人人称赞的好雨。杜甫不愧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想百姓所想,知百姓冷暖,因而他笔下的诗多具有烟火气。他的《春夜喜雨》一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咏雨的千古名篇。除他的这首诗外,唐诗宋词中还不乏咏雨名作。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晚归遇雨》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p> <p class="ql-block">缕缕轻烟飘过小草最先徐徐低头,刚下的蒙蒙细雨伞最先知道。</p><p class="ql-block">溪水回绕,山谷纡转,正忧愁着前方已经无路可走,忽然见有梅花已开了一两枝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略略、初初——一种很羞涩的情境,写出草和雨的徐徐与缓慢。有一种身在画中的动态感。</p><p class="ql-block">后两句——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相似,很能给人一种出其不意和绝处逢生的喜悦-溪水回绕,山谷纡转,正忧愁着前头已无路,忽然见有梅花已开了一两枝在前面。</p> <p class="ql-block">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p> <p class="ql-block">【徐宏档案】生于1966年。中国原创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风水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古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周易研究院院长、粤港澳文化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澳门国际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海外多家文化机构特约国学教授。澳门国际电影节指定艺术家。澳门国际儿童电影节终身荣誉主席。</p><p class="ql-block">五岁开始书法临贴,犹喜篆书(遍临秦李斯、汉蔡邕、唐李阳冰、宋徐铉、元赵孟頫、明李东阳、清邓石如的篆书贴)。多幅篆书作品被海内外藏家推崇和收藏。十岁学习《周易》。曾从事教师、记者、编辑、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策划、创业教育、投资等多种职业。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周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接受过《中国新西部》、《重庆文化》等杂志十多期系列专题采访(被媒体报道为预测大师、风水大师,书法大师)。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二台,中国都市报、湖南卫视、重庆卫视、重庆电视台、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各大媒体进行同期报道。有著作多部。被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评为「影响力文艺家」。百度"徐宏书房",“徐宏周易”,“徐宏风水”,“徐宏篆书”可赏更多作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