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愛石頭才值得被尊重和銘記。

八百里

<p class="ql-block">  賞石在中國古代其實是一件非常雅的事情。賞玩的人群主要是文人墨客或者是比較文雅的達官貴人。那時候的打撈和挖掘石頭水平有限,所以玩的石頭品種也非常有限,大多是露在山土上面表層的一些山石。所以那時候應該沒有石商這個概念,玩石頭應該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金錢。主要憑個人的喜愛程度或者是對石頭寄託的情感的高低來判斷。</p><p class="ql-block"> 我們所知道的米芾就是一個典型的石癡。相對古人而言,他們玩石頭主要是出於個人喜號以及把人生的各種喜怒哀樂寄託於石頭,由此產生共鳴和情感升華,最後達到一種精神慰藉。為此有的古人會把這種過程用書法或者詩詞畫畫的途徑表現出來,就成為一種人生雅事,代代相傳。</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人們逐漸對這種高雅文化失去耐心,大部分所謂藝術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名和利。原本非常雅緻的賞石也變成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電視劇。為了顯示自己的賞石水平有多高,不斷的通過各種途徑標榜自己,然後開始洗腦,講故事把普通石賣成高價石,在他眼裡這是非常驕傲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還有某些人協助辦了一個展,做了一點事情,就每天發文章標榜自己,深怕別人不知道是他策劃的一樣,關鍵這展會我也沒覺得有多好,精品廳早上9點45才開門,收費600元石頭的間隔空間卻只有幾公分,標籤上手機號碼也不讓寫,深怕你們把石頭賣出去,自己內部人早早把最好的位置占好,讓你們外地人拼命擠來擠去。看到這種現象我想到今年的石家莊展,所有石頭統一收費300元,外地石友進去先選位置,外地石友擺完,然後當地協會才進去擺,收費300元一方的石頭擺的是博物館級別的獨立櫃,而且沒有任何人情世故。我不知道策展人看到石家莊展的做法會不會有一絲臉紅。</p><p class="ql-block"> 地方大不代表你們就高人一等,賞石水平就高人一籌。只有把普通石友的感受放第一位,別人才會發自內心的尊重你。憑身份或者致詞開幕就能掙錢的時代終究會過去。沉睡的人總有一天也會醒來。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愛生命和石頭的人才值得被尊重和銘記。</p><p class="ql-block"> 大半夜有感而發而寫,沒打草稿,沒有太複雜的出發點,單純的想說點什麼。有語句不通思路不對之處還請諒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