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的创业路, ——聊聊早期的中孚公司

芮永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孚公司是现今上海染料化工厂的“前身”,作为上海最早的民族染料工业的企业,也是老闵行第一家现代意义的工厂,发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与那个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息息相关,它早期风生水起,踌躇满志,但一波三折、命途多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风起潮涌 应运而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中国染料市场上,化学颜料已经全面替代矿石植物颜料,尤其进口西洋颜料以色泽鲜艳,耐洗耐晒受到大众欢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化学工业在世界合成染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是染料贸易最大的输出国。最出风头的当是德孚洋行经销的“阴丹士林”染料,其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青蓝色,俗称“阴丹士林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阴丹士林染蓝染料的广告,以“永不褪色”为噱头,一件阴丹士林蓝旗袍几乎是太太小姐们不可或缺的时髦衣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的商标也很别致:一边丹日为晴,一边雨淋作阴,合二为一叫做「晴雨商标」,让消费者一目了然,烈日晒之,暴雨淋之还是「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英、法、美等染料商一般通过在沪的洋行进行推销,打开销路,获利丰厚。因此那些享有包牌经销专营权的染料字号在上海发展很快,至1912年较大的已有16家,其中瑞康、瑞泰两家染料行最有名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华德商已感到形势岌岌可危,怕成为敌对国侨民,纷纷返国,行前将大量库存的染料折价卖给瑞康、瑞泰等染料行。战事期间,日、美商人因本国需求纷纷来沪收购德国染料,导致染料价格狂涨10多倍,沪地染料商因此获得暴利,一时财富剧增,同时也孕育了一批有实力的买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19年一战结束,西方列强及日本染料商又重返中国市场,至30年代他们在沪洋行的销量占中国染料市场75%以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时中国染料商也已起来,渐成气候。1930年中国关税自主正式实行,硫化染料的进口税巨增,那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人买办不甘心列强垄断、利权外溢,萌生自立门户,趁势创办华厂之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9.18”事变,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爱国心,在全中国人民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浪潮中,赴美留学归来的浙江绍兴人<b>董荣清</b>立志自办染料厂,为消除人们顾虑,撰《答客书》,介绍国外染料产销情况,力陈国人办厂之可行,并变卖杭州居宅加上历年积蓄率先出资10万元,1933年联络同道好友集股50万元,在闵行镇东(今新闵路5号)创办中孚染料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全国第一批国产硫化元染料,以与“美孚”、“德孚”争雄。在工厂规模和装备设施方面,追步欧美同行,亲自擘画工厂择址、工程规划、设备引进乃至商标设计诸项事宜。建成后的工厂规模宏大、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居国内同行前列。日本《化学工业》期刊为此登载该厂全景照片,撰文提请日本化工界密切注意中国这一大型染料厂的建成投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董荣清可谓雄心勃勃,踌躇满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荣清(1884~1951)方志人物条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钟斧牌,国货硫化元染料商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孚公司采用股份制的现代治理结构,股东多达几十人,主要股东是董荣清、李叔彦、吴性栽、王鹏程、王子厚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事长 李叔彦</p><p class="ql-block">经理兼厂长 董荣清</p><p class="ql-block">工程师 马航宇(音),比利时留学归国,余不详。</p><p class="ql-block">副工程师 朱紫光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股东 </p><p class="ql-block">李叔彦(1894~),苏州人,染料业出身,瑞泰染料号、德和公记靛青号华人经理,后任上海染料同业公会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人名录 李叔彦条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性栽 (1904年-1979年) 浙江绍兴人,字鑫斋,笔名槛外人。著名染料商吴善庆之子,圣约翰大学卒业,1923年开始在上海经营颜料生意,曾是德孚洋行买办、公和来染料号协理,后转向投资电影制片公司和剧院及胶片材料等,如卡尔顿大戏院(今长江剧场)院主、恒记照相影片材料行行主,成为电影业界的翘楚。先后开过几家影片公司,如46年改组成立徐家汇摄影场,并独资创建文华影片公司,坚持一条比较严肃认真、注重艺术质量的制片方针,拍摄了《假凤虚凰》、《夜店》、《小城之春》等艺术精品。1948年在北平创办清华影片公司。1948年迁居香港。1950年在香港主持成立龙马影业公司。由他支持拍摄的中国电影开创多个“第一”: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影片《渔光曲》,第一部由梅兰芳主演的彩色戏曲片《生死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性栽和董荣清是染料业同道之人,又有同乡之谊,支持中孚公司开业,本在情理之中,他有多方面的生意要做,只是出资人,不管具体经营,仅仅是个投资者而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性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鹏程 上海染料商,是吴性栽长期合作的商业伙伴。两人的父亲在“一战”时靠经营进口染料暴发起家,又于1933年合资开办“协和行”,以经营化工原料为主业。“协和行”一直经营到新中国成立,公私合并后成为上海树脂厂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子厚(1881~1962)江苏苏州人,东莱银行经理,兼信托部经理、及信托部地产主任。(东莱银行创办于1918年2月,总部初设在青岛,上海为其分行。1932年9月股东临时会以上海为金融枢纽,将上海分行改为总行,行址在上海天津路八十五号,现夷为平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莱银行广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莱银行十周年同人摄影纪念1929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紫光(1905~1970),又名之光,杭州人。193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先后任职于上海江南造纸厂、浙江省立植物病虫害防治所。1933年经投考被聘为<u>中孚染料厂副工程师</u>。经试验提出用二硝基氯化苯高压水解法替代苦味酸方法生产硫化元,但未被采纳,即离厂拟集资自办工厂,1935年受聘到浙大同学吴光汉开办的上海华元染料厂(今染化十厂)任厂长。</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期间,辗转内地,先后任云南昆华炼铁厂工程师、重庆庆华染料厂厂长,曾在重庆报刊上发表高压水解法生产技术的发明,比德国拜耳公司的专利申请早一年。</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回上海,复任华元染料厂厂长,开发了用加压水解法制造硫化元新工艺,产品色光鲜艳,质量好,成本低而打开销路。1950年得到吴光汉资助在上海开设朱紫光染料研究室,开创我国染料中间体研究先例。1953年又与吴光汉合作创办华亨化工厂(今染化七厂)生产染料中间体,并担任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1951年10月,作为上海市工商界劳模工作者代表被邀请参加国庆观礼,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2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959年被选为中国化工学会理事。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1960年因而降薪。"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冲击,被抄家。1970年9月病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当头一棒 心惊胆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4月15日,中孚染料厂股份有限公司在闵行正式揭牌奠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出师不利,才过了一年,即遭打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5日下午2:30,在修理锅炉时发生了爆裂,“轰”的一声巨响,至使三死二伤,事故犹如当头一棒,打得厂长、股东心惊胆战,又如一盆冷水,浇的浑身冰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7月7日,《申报》登载一则有关闵行中孚染料厂事故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誊录原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闵行中孚染料厂</p><p class="ql-block">锅炉炸裂死伤多人</p><p class="ql-block">血肉横飞惨不忍睹</p><p class="ql-block">本埠西南乡闵行镇东市称中孚染料厂,於去年购地五六拾亩,建筑厂房,资本百万,规模宏大,今春始告工竣,一切机件,均由上海王顺泰机厂承造,口已布置就绪,现正在试办期间,故尚未正式开工。该厂经理董永清,近查得西北角所装之热水锅炉,略有损毁,即通知王顺泰派机匠无锡人王阿大(年二十岁),上海人张寿根(年二十四岁),二人於六月三十日前往该厂修理,前日下午二时三十分钟,该锅炉突然炸裂,轰然一声,附近警闻,时王阿大、张寿根二人正在炉下工作,不及逃避,致身首异处,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事后检验,只余骨头数根而已。当爆炸时,有厂中工人季浩溶(江阴人年十八岁)、董有法(绍兴人年二十八岁)、方林甫(萧山人年三十岁),亦被炸伤甚重。一时厂中秩序大乱,哭声震动,该管县公安第一分局长沈纶闻警,亲率全体武装长警莅场维持,而将受伤之工人三名,车送闵行医院救治,旋因伤势沉重,包扎后转送淮格路十字会救治,惟季浩溶一名,未及抵,即行毙命,董有法、方林甫现尚未脱险状态。已死之王阿大、张寿根昨经地方法院派员检验,尸交家属备馆收敛等候核办。厂中自出事后,职员众散,口厂屋,业已锁闭,不知何时开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又遭厄运 第一次歇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孚”尚在土建造房、安装设备,继而准备试车开工时,即遭外商联手打压,各国洋行结成“价格联盟”,竭力抬高原料价格、压低成品价格,立刻使“中孚”陷于困境,60公斤一桶的硫化元,市价仅10多元,不但无利可图,连成本也捞不回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荣清虽与技师研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仍无法摆脱亏损,75万募集资本在3年的基建和试产过程中消耗殆尽。万般无奈之下,只能于1935年冬停产歇业,资产盘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东山再起 改名易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董荣清和大股东们自然不甘心“出师未捷身先死”,不愿看着“中孚”就此倒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后,迨染料市场情况稍有好转,大股东们在东莱银行的支助下集资20万元,对工厂改造,购买了原料,筹划再度开工。董荣清也以6万元再度入股,出任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7年2月,“中孚染料厂股份有限公司”改名“中孚兴业化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复出开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司管理层也随之易人:由大股东王鹏程之弟王守澄出任董事长兼经理,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b>王守恒</b>担任厂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守恒,江苏苏州人。1932年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1936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历任上海市化学原料工业同业工会常务理事,中国染化工程协会理事,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总工程师、总经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的资料不多,查苏州东山王氏家谱中才得知,王鹏程、王守澄、王守恒原来是一家三兄弟,王鹏程名王守箴,字鹏程,1900年生,排行老大;王守澄,字湛然,1907年生,排行老三;王守恒1912年生,排行老四。王家弟兄(“守”字辈)有九个,父亲王季鈞,字乐平。三兄弟们有个伯父,也即王季鈞的哥哥王季堃,字子厚,就是那个出资支持中孚东山再起的东莱银行经理。可以说,此时的中孚,已是王氏的家族企业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追根寻源,以上几位原来都出自苏州东山的莫釐王氏家族,那是个历史悠久、家声显赫、实力雄厚、人才辈出的“望族”。“季”字辈是其第24世孙,“守”字辈是其第25世孙。有兴趣的话,可看本文后面的“延伸阅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再遭厄运 第二次歇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正当王氏兄弟信心满满、重振兴业时,孰料厄运再度降临,“8.13”上海淞沪会战全面爆发,11月6日,侵华日军飞机轰炸闵行地区,中孚公司遭受重创,上海沦陷,所有员工纷纷躲避,无法坚持生产,只得停工。不久厂房被日寇征用驻兵,机器设备,原材料随之被抢劫一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守恒等为了生计出路,在市内静安区的东京路383号(1945年后更名归化路,1957年起改为昌化路)觅得几间民房,作为作坊场地,挂起“中兴实业公司”的牌子,进行小规模地生产一些工艺简单、有利可图的“短平快”产品,如红丹、黄丹、锌氧粉等,勉强维持产业不倒,等待时局的转机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云开雾散 终迎曙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了,中孚公司收回了在闵行镇上的工厂,但经过日军的洗劫,工厂千疮百孔,厂房破烂不堪,设备严重残缺。王守恒、李民铸(李叔彦之子)等人,一方面筹措资金添加机器设备,组织人员重新整修,逐步恢复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在市区归化路上的公司加班加点,抓紧生产,获利资金及人员源源不断支援闵行老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孚公司把市区的公司称为沪厂,把闵行老厂称作闵厂。原厂长董荣清两次遭挫,此时已无意染料经营发展,彻底退出中孚,另外创办天一化工厂去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7年的上海行号路图录里有“沪厂”的地理位置标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张“闵厂”的老照片十分清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孚兴业化学制造公司广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闵厂修复完毕,重新开工,大部分工人从沪厂转移至闵厂,规模超过百人。蒋思荣等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招进中孚公司,充实了技术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后,德、日、意战败国退出远东的商品竞争,英、美等国也伤痕累累,自顾不暇,减轻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压力,给了上海染料市场喘气的机会。当时沪上的染料奇缺,硫化元每担(60市斤)市价合美金400多元或黄金10两。中孚公司抓住先机,较早恢复硫化元生产,获利颇丰。厂长王守恒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换成了人力包车,又换成吉普车、小轿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2年,沪厂关闭,迁入闵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历“三起两落”,中孚公司终于摆脱困厄窘境,步入坦途。此后虽然各类运动不断,但那些毕竟是沟沟坎坎,没有关门之虞。经过数度扩大合并,它华丽转身为沪上染料界的国企龙头老大,并迎来80年代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染化十一厂产品广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文字相片及视频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同事好友吴幼甫老师的《艰难曲折的五十七春秋》的部分材料支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延伸阅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州东山有座莫釐峰,相传因隋朝莫釐将军隐居且葬此而名。宋靖康年间有百三、百八者,生千七将军(百三、百八、千七均为人名),从汴梁护驾南渡,至洞庭东山。千七将军(王惇)感叹山水清秀,风物丰饶。由于不满官宦争斗,从而卸甲归田,在此定居下来,遂有莫釐王氏,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氏初到东山时为武将,然后以经商起家,最后以科举显名。十世孙王鏊成化十年(1474)应天乡试夺得第一,授解元。次年礼部会试又得第一,授会元。廷试时一篇《农商策》引发争论,主考官大学士商輅(lu)自己是三元及第(即乡试,会试,廷试均第一),不想本朝再有一个后生三元及第,就说本朝考试题目是《国策论》,而《农桑策》不属于国策,只授一甲第三,探花。遂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让之前寂寂无名的莫釐王氏声誉日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鏊深信家族要兴旺起来,光靠有钱不行,还得读书。“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鏊父子修纂《莫釐王氏家谱》,立下读书重教、立品立德,忠厚世家、安分守己,忠君爱国的家规、家教。并效仿古人设立“义庄”,用以接济族中鳏寡孤独与贫穷之人以及协济族人读书应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嘉靖三年(1524),王鏊于家中病逝,享年75岁。世宗追赠太傅,谥号文恪,故后世称王鏊为王文恪,以文恪公称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王鏊高风亮节的影响下,明清两代,莫釐王氏在科场上的成绩大放光彩。值得一提的是王鏊八世孙王世琛高中状元,弥补了王鏊只取探花的遗憾。明清两代,王氏裔孙考取甲榜进士12名,乙榜举人15名(不含进士);近现代,这个家族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了120多名高级知识分子和师、局级以上干部。这其中以王鏊十三世王颂蔚一家最为突出,其子女王季烈、王季同等是当时著名科技专家、教育家,孙辈王守武、王守觉兄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外甥女何泽慧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丈夫钱三强是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有资料表明,王氏族人六次修谱,最后集成28册,20册由王季烈主持修成于1937年,8册由王守青主持修成于2014年,每次修谱都立有家训若干条,主要内容有读书、修身、积德、忠厚、为官、忠诚、清廉等。完整记录了王家背后的大家族“莫釐王氏”家族变迁史。共记录族内男性近5000人,女性近3000人,可谓数量庞大、分支芜杂,浩如烟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上文所述,查找中孚公司王家三兄弟身世的需要,沿着七世伯英、九世光化、十一世尚宝、十二世两峯、十七世奕邕的分支脉络,最后查到三人的族谱位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釐王氏家族1~25世主要人物世系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世百三、百八—→2世千七将军—→3世万八—→4世胜五—→5世福十二—→6世廷宝—→7世彦祥(伯英)—→8世逵—→9世琬(光化)—→10世鏊(文恪)—→11世延喆(尚宝)—→12世有嘉(两峯)—→13世国承—→14世永祚—→15世式—→16世斑—→17世奕邕—→18世世瑚—→19世朝伯—→20世仲源 一</p><p class="ql-block">一一(以下分两支)</p><p class="ql-block">↗21世希晟—→22世仁溥—→23世叔楏—→24世季堃(子厚)—→25世守勤(功达)</p><p class="ql-block"> ↘21世希顺—→22世仁煦—→23世叔蕃—→24世季鈞(乐平)—→25世守箴(鹏程)守澄(湛然)守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釐王氏家谱第一册劵一封面及扉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世至五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世至九世。七世彦祥(号伯英)生五子,择隙地,“斩草莽,披瓦砾”,定居在东山陆巷口,成为王氏家族开枝散叶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釐王氏彦祥公支7至9氏世系分支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八世逵,九世琬,王鏊之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鏊(文恪),十一世延喆(尚宝),鏊长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世王鏊图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世有嘉(两峯),子国承,孙永祚。</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五世式,子斑,孙(十七世)奕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釐王氏家谱第二册劵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七世奕邕以降,至二十世仲源分支。其一,廿一世希晟,廿四世季堃(子厚),廿五世守勤(功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二,廿一世希顺,廿四世季鈞(乐平),廿五世守箴(鹏程)、守澄(湛然)、守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釐王氏家谱第十册劵十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晟支下四代简历,廿三世叔楏排行老大,享年26岁,妻享年20岁,早殇,无子,以弟叔蕃之子季堃为嗣,故季堃季鈞实为嫡亲兄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希顺支下四代简历(4页),廿四世季鈞(1882~1926),生子九女四。守箴大夫人生;守澄、守恒等七子二夫人生;幼子守俭三夫人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守勤、守澄各有两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及子女和王季鈞及子女上海居住地的家谱条目</p><p class="ql-block">(西摩路即后来的陕西北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陕西北路535弄大同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陕西北路535弄大同里2号,王家花园。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其中有一幢建筑面积760平方米的三层西式小洋房,很有特色。整个花园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花园里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假山池塘、小桥流水分布甚美。1927年,王季堃(字子厚)家族入住此幢花园别墅,这里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王家花园”,他和他的后人就一直生活在里面,直到他1962年离世,他的后人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全家扫地出门,搬离此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家族谱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夫妇与曾孙王民则于上世纪50年代摄于王家花园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长子王守勤夫妇于上世纪40年代摄于大同里2号大门口,背景为王家花园与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长孙王义本、郑静琴夫妇于上世纪50年代摄于王家花园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长孙王义本、郑静琴夫妇与二女儿王民瑜于上世纪60年代初摄于王家花园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季堃夫妇与孙辈、重孙辈及其他亲属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愚园路469号(后曾是上海沪剧院院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00年家谱意外揭露“孔祥熙旧宅”真正主人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二十五世裔孙王守青历十年,续修《莫釐王氏家谱续集》中续订“家风家训家教家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文完结,到底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