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在辽博看辽金历史的时候,看到辽博一个制作非常逼真精细的奉国寺大雄殿模型,就算是作为模型都已经相当壮观了,木榫拼接构造都几乎缩小复刻,门都能一扇扇开合,是东北唯一一个保存最完整的辽代木结构寺庙,也是全世界最大最古老的木制彩绘佛像群。当时我看看锦州义县,又想去看看又觉得这么偏门的地方多半不实际不会去。昨晚提前买票时,突然意识到,就是这座神奇的辽代寺庙建筑,又充分记录了唐风遗存,我居然还是来了。</p><p class="ql-block"> 只能说,太震感啦的! 同时也是一代宗师的拍摄场地,叶问的故事,有一段章子怡在佛前求祷的故事,可惜我还没有看那个电影。难怪梁思成说它是千年国宝,无上国宝,罕有的宝物。</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城内东北区域,大凌河南岸。寺中大雄殿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八座辽代木构建筑之一,奉国寺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距今超过1000年,无上的千年国宝历尽劫难,如今雄姿依然。</p> <p class="ql-block"> 奉国寺中大雄殿是中国目前仅存的八座辽代木构建筑之一,始建于辽开泰九年(1020年),是奉国寺最重要的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通高20余米,庑殿顶。大殿高踞于三米台基之上,出檐深远平缓,七铺作斗栱硕大豪劲,颇具唐风。</p><p class="ql-block"> 大殿的门框柱子都是自外向中间的方向微微倾斜,符合力学原理,更能对抗地址和岁月,古人的智慧不可小看。</p><p class="ql-block"> 奉国寺是辽朝圣宗皇帝耶律隆绪为已故的母亲萧太后所造,就在萧太后安葬之地医巫闾山山脚下不远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日光静静地照在斑驳的门上,时光如同一下子停滞下来。</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大雄殿内七佛</p> <p class="ql-block">经历千年了,金灭辽时,它在;元灭金时,它独存,(元大德七年(1303年)碑刻记载:“兵起,辽金遗刹,一炬列殆尽,独奉国寺孑然而在。”)</p><p class="ql-block">公元1290年,元朝大地震,遇到历史上发大水的几年,它也大雄殿也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1日,辽沈战役有炮弹落下,奉国寺大雄殿殿顶被一枚炸弹击穿,炮弹落在佛祖释迦牟尼佛双手之中,有惊无险的是炮弹没能爆炸,另有两枚炸弹落在寺院中也成了哑弹。炮弹砸坏了佛像的左臂,后来修补的手臂怎么看怎么生硬僵直,少一份圆润灵动,今人的手工技艺还真是比不上古人。</p> <p class="ql-block">殿内梁枋、斗栱上依然保存大量辽代彩绘原作,内容包括最为精美的42幅飞天和各类纹样,虽有褪色、漫漶,但仍可想见当初的色彩绚烂,线条流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p><p class="ql-block"> 梁房底下的飞天图可与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图相媲美,每道梁两幅飞天,这些彩绘飞天图,属国家一级文物,还原古代上千年的男像飞天,炫彩生动。</p> <p class="ql-block"> 以下几幅是网上用专业相机拍出的高清照片,我用手机拍出来比较模糊。</p> <p class="ql-block"> 墙上的彩绘佛像有唐卡喇嘛教的要素,在左右两边依稀可见,漫漶之中,尚可辨认颜色形状,而后墙上的壁画已经全部破坏了。因为古时候奉国寺香火很旺,在香火中燃烧产生的化学物质会对壁画颜料产生破坏性影响,所以大殿佛像也是正面颜色没有佛像背后颜色鲜艳。如今为保护文物彩绘,已经禁止在殿内烧香,替换成专用竹签插入香炉。</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大雄殿主尊后,有一尊明代重修彩色泥塑倒坐男相观音像,高3.8米。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的镜头就是在这里取景的。</p> <p class="ql-block"> 后面有看书法绘画作品的地方,历代名人才俊辈出的义县,积淀了丰富的艺术珍品,历代书法绘画名家,传世者有清嘉庆进士赵廷熙,其书法古老人称“刘墉第二”,擅长兰花绘画,因其画风幽雅、惠质兰心,故号“兰友”,驰名京师。清咸丰举人李树春,其字画有“美女簪花”之誉,其手书“弥纶宇宙”牌匾仍保存在奉国寺大雄殿内。清代光绪年间的刘钟麟喜善书法,尤以行楷而闻名,义县奉国寺山门门额上的“大佛寺”三个大字为刘钟麟所书。吴延弼的楷书、段文涛的篆书、吴家象、王及时的隶书,以及许长龄的竹、李斗寅的螃蟹、张脱尘(张姑子)的蝴蝶、王明德的白菜等,这些书法、绘画作品都曾红极一时、驰名关内外。特别是“关东三才子”之一的王光烈先生,是近代东北书法篆刻的第一大家。</p> <p class="ql-block"> 遇到一位撕纸民间艺人,撕纸作品很好看,他做的挂画我也超级喜欢的,只是他用的化石碎料片比较难得,撕纸我没本事学,但是找到合适的石材,或者用其他材料,这样的挂画我是很方便自己画的,创意很好!</p> <p class="ql-block"> 出口处有用素斋的地方,强烈推荐奉国寺的斋饭,买过全价门票都可以一元钱用餐,是我吃过最好吃最精致的一顿素餐,在缓缓的古琴音乐中,静静地品尝食物本身的味道,可以尝出准备食物的人的用心。黑米粥格外醇香,太好吃了,粥菜一粒都不浪费地品尝完。</p> <p class="ql-block">游万佛堂石窟的建议是:1 门票提前在网上买好,会比现场优惠一些。这里直接把网上订单号给入口处就好。</p><p class="ql-block"> 2出租车到凌河湿地公园吊桥的万佛窟后门,会省一半车费,正门五十左右,后门25到30。</p><p class="ql-block"> 经吊桥进万佛窟,同时看了凌河湿地风景,而且离参观的石窟区比较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万佛堂石窟位于辽宁省义县西北大凌河北岸。当初石窟规模宏大,分为上中下三层,因有雕佛造像万尊,故名万佛堂,里面壁画精美,是东北地区惟一北魏时期佛教石窟遗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说是万佛堂石窟,实际上大多数石窟都空荡荡雕像无存,可看的只有几个窟而已,残缺,损毁的地步真让人可惜。和同一时期的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相比,万佛堂石窟古迹保存是最残缺不全的。景区还搞了些新的佛像充数,山上也开始大动干戈地搞人工景点,这点很无聊。</p> <p class="ql-block">锦州义县 万佛堂石窟 西第一窟的佛像</p> <p class="ql-block"> 万佛堂石窟 千叶莲花。</p> <p class="ql-block">第六窟中的交脚弥勒佛,高3米,是万佛堂中最大的雕像,交脚倚立,水波状发髻,长眼细眉,高鼻薄嘴,笑容可掬,形象生动,具有北魏造像的特点,是整个石窟造像的典型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这尊身穿甲胄的将军雕像,这位就是鲜卑族后裔,拓跋氏元景将军,当时是营州(今朝阳)刺史,万佛堂西区正是他为孝文帝祈福而主持开凿的。</p><p class="ql-block"> 这尊铁像铸造于明朝,曾经因为旁边的大凌河发洪水而被冲进了河里,直至近年才被附近的村民发现并打捞了上来,也算失而复得。</p> <p class="ql-block"> 万佛堂石窟最有价值的古迹还属这块魏碑,这是一处国宝级的文物,康有为称之为“元魏诸碑之极品”,梁启超称其为“天骨开张、光芒闪溢”,这就是魏碑里面著名的“平东将军营州刺史元景造像碑”。</p> <p class="ql-block">古塔夜市很冷清,人气不行,东西也不行,吃了最难吃的一次烤生蚝,蚝肉缩得很瘪,基本上在吃粉丝而已。</p> <p class="ql-block">吃了土豆饼,梅花糕,五花肉泡菜,买了螃蟹回酒店吃,回去路上经过上海路,觉得好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