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地标 洛阳人的情怀

田毅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得不说每名在洛阳生活工作过的人心中,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大厂情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新中国工业掘兴的地方,十个大厂的落地生根,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里也是承载洛阳人情怀的地方,当年一批一批的建设者们,从五湖四海涌向这里,把青春贡献给这里,把爱写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才有了洛阳今日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揭开藏在洛阳人心底里的记忆,回望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洛阳轴承厂毛主席纪念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与发小们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方红 第一拖拉机厂毛主席纪念塑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第一拖拉机厂,座落于河南省洛阳,是中国机械工业、农机工业的长子,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援建的“一五六”重点项目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第一个“拖拉机厂”建设始末,苏联支援,主席亲批:选址洛阳。主席笑了笑说,洛阳没有什么不好的。“洛阳九个朝代的皇帝都住下了,还放不下一个拖拉机厂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建设路只听名字就应该知道,又是一条无关古都风格的道路,不仅无关古都,甚至你会发现很多老式苏联建筑。早在建国初期,国家在这里建立洛阳的“十大厂矿”,很多东北、上海人随之来到了洛阳。沿着建设路走,看到的是洛阳作为工业城市的一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东方红农耕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11年4月,中国一拖东方红农耕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目前,一拖厂内保留了当年苏式建筑风格的原貌,厂内原冲压、工具、装配、发动机4个车间厂房,厂大门区域和厂区中央大道,有机相连、互相呼应,组成苏式风格工业遗产建筑群。经过对多条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教育意义的大型生产线的规划,以及对老机器设备、蒸汽火车头、坦克车、大炮等装备的重新设计利用,形成由10多个景点的工业旅游线路组成的 “东方红工业旅游景区”。这里有中国最大的 拖拉机覆盖件制造基地、中国最先进的非路面用柴油机生产线、中国最大的非路面机械驱动桥制造基地,全面展示了中国机械装备制造领域最完备的生产体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国务院文保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是指“一五”期间,苏联在洛援建重点工程时建造的厂房和生活区等,主要包括一拖、中铝洛铜等企业的厂房,以及涧西区2号街坊、10号街坊、11号街坊等苏式建筑。以一拖、洛轴、洛铜等为代表的工厂厂部大楼与厂前广场,雄伟开阔、气势磅礴,具有独特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宏大叙事风格,是中国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工业遗产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是新中国工业的标志性建筑群。2011年5月底,入选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涧西工业遗产街是历届唯一入选的工业遗产项目。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洛阳成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奠定中国工业基础的156个项目有7项放在了洛阳,其中6个都建在了洛阳涧西区,第一批建设的4个工程和10号街坊等配套设施沿建设路连绵5.6公里,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100多名苏联专家陆续来到洛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中国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技术人员、产业工人来到洛阳,激情澎湃地扎根于洛阳的工业建设。在洛阳的土地上,留下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最大的轴承厂、最大的矿山机器制造厂、最大的铜加工厂、最大的高速船用柴油机厂以及洛阳水泥厂、洛阳热电厂。洛阳的土地上,留下了一片见证中苏文化交流的“苏式建筑群”。如今的这些特大型工厂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改造。无人拖拉机,无人灭火车等世界领先产品畅销不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半个多世纪了,人们回望这段历史时发现,苏式建筑群是世界社会主义工业遗产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