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城”罗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无数的镜头和画面不停地展现着城市美丽的片段。其中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奥黛丽 赫本的《罗马假日》。今天,不必跟随赫本的脚步,我们也享受了自己的“罗马假日”。<br><br> 晚饭之后,我们来到圣彼得广场,一番流连,在夕阳的斜晖中慢慢走向台伯河,那里有一座圣天使堡。落日映照下的圣天使堡,是罗马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和记者乔的“罗马一日游”是在圣天使堡下的一场游船舞会结束的。而我们的“罗马假日”正好相反,从圣天使堡前开始。 <p class="ql-block"> 圣天使堡是罗马皇帝哈德良亲自设计及指挥建造的陵墓,建于公元二世纪。此后因为建筑的坚固而成为了阻止“蛮族”入侵的军事要塞,然后又做过监狱。到公元6世纪时又改建成罗马教皇的离宫,曾作为教皇的避难所,从圣彼得大教堂有一条地道直接通到圣天使堡。现在的圣天使堡,已改建为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圣天使堡的得名是因为一个传说,公元590年罗马发生大瘟疫,教皇格利高里一世声称在城堡上方看到插剑入鞘的天使长米迦勒,随后瘟疫就结束了。于是格利高里一世在城堡上竖起米迦勒像,并将它更名“圣天使堡”。通往城堡的哈德良桥也改名为圣天使桥。</p> 贝尼尼的天使塑像,每一个都是翩翩美少年。 圣天使堡前的圣天使桥,是巴洛克装饰艺术的杰作。桥上有十二尊塑像,代表着耶稣的十二门徒,塑像每人手中拿着一件耶稣受刑时的刑具或相关物品。桥南两尊分别是圣彼得和圣保罗,后来由巴洛克艺术大师贝尼尼设计了十尊天使像,其中两尊由贝尼尼亲自塑造,另外八尊由贝尼尼的学生们塑造。贝尼尼的两尊原作现已收藏在博物馆,桥头伫立的是复制品。 贝尼尼亲手制作的天使像。 <p class="ql-block"> 这尊天使像也是贝尼尼亲手所制。</p> 一对新人在桥上拍婚纱照,应该是中国人。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是圣天使桥最销魂的时分。漫步台伯河岸边。两岸灯火逐渐亮起,倒映在深蓝色的河水之中。此时此刻,你会想起《罗马假日》中那场“大打出手”的浪漫舞会吗?</p> <p class="ql-block"> 开舞会的游船不见了,河岸的咖啡座灯火通明,等候着客人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来到纳沃纳广场,据说这是罗马最美丽的广场。广场的轮廓呈长椭圆形,原来是罗马皇帝图密善于公元86年建成的竞技场。文艺复兴时期,广场上先后修建了一座教堂和三座喷泉。中间的”四河喷泉“是贝尼尼的杰作,被公认为罗马最美丽的喷泉。文艺复兴时期,自尼古拉斯五世(1447–1455)以后,几乎所有教皇都在施行旨在使这座城市成为世界艺术和文化中心的各种举措,纳沃纳广场是其中的一项。</p> 与喷泉面对面的是圣阿涅塞教堂,由著名的建筑师博罗米尼设计。 这是代表欧洲的多瑙河神 <p class="ql-block"> 四河喷泉的四角分别坐着一位河神,各代表一个大洲的一条大河:欧洲的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美洲的拉普拉特河与亚洲的恒河。这一切象征着教皇的光芒照亮着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福泽天下。</p> 这是拉普拉塔河神,代表美洲 除了四河喷泉,纳沃纳广场还有两座欢快的喷泉。广场北端的是海神喷泉,最初由建筑师波尔塔完成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在喷泉中央增加了海神与巨型乌贼搏斗的雕塑,“海神喷泉”之名由此而得。 <p class="ql-block"> 广场南端的摩尔人喷泉,表现的是一位摩尔人捉住一只海豚的场景,周围有4个特里同。在古希腊神话中,特里同是海神波塞冬未成年的儿子,半人半鱼的人鱼,身上总会带着一个海螺壳,每当父亲要出巡时,他便在一旁吹响海螺,吹动海浪为父亲开路。每当此时,大海就会洪波涌起。</p><p class="ql-block"> 据说,最初建成的喷泉只有四个的特里同,一百多年之后,贝尼尼在中间增添了摩尔人雕像,使整个喷泉更有生气。后来,摩尔人塑像被移至博格塞别墅保存,这里展示的只是一尊复制品。</p> 9月14日,我们第二次来到纳沃纳广场,全体团员在四河喷泉前合影留念。摄影师正要按下快门,一位意大利帅哥一个箭步跃上前来,摆了一个张扬的造型,所有人开怀大笑。 <p class="ql-block"> 沿着灯火通明的老街,我们前往许愿池。</p> 路上经过意大利总理府奇吉宫。大楼前面的广场上矗立着一根巨大的圆柱,这是奥勒留纪功柱。<div> 奥勒留纪功柱,是为了纪念罗马皇帝奥勒留在公元168年越过多瑙河讨伐日耳曼人的战争,大约建于公元180年前后。柱高约39米,底部有10米高的基座,基座以下还有一段已埋入地下的3米高的平台。柱身为空心结构,内部螺旋楼梯通达顶端平台,现楼梯已不对公众开放。<br></div> 奥留留纪功柱浮雕细部。 柱身共有21个螺旋状浮雕带,每个高约130厘米,描绘了奥勒留率罗马军队征服日耳曼人的战争场面。我对这种历史遗物很感兴趣,但因为黑夜经过,无法近前细看,殊为遗憾。 来到特莱维喷泉,它还有一个名字更为人们熟知-许愿池。<div>特莱维喷泉所在地,是古罗马引水工程的一个出水口。当时,罗马皇帝屋大维统一了罗马,开始大规模建设罗马城。他的女婿阿格里帕是罗马城建设的总指挥,主持建造了两个著名的建筑,一个是万神殿,一个是引水槽(又称罗马水道)。引水槽将20公里外的河水引入罗马,解决了当时150万罗马市民的饮水问题,特莱维喷泉所在的位置就是当时市中心最大的出水口。</div><div> 特莱维喷泉的主雕像是罗马神话中海神尼普顿。尼普顿是罗马神话的十二主神之一,对应希腊神话的海神波塞冬。他身旁有两位女神,一个代表健康,一个代表富足。海神脚下有两匹骏马,被两个人身鱼尾的男人所牵引:一匹桀骜不驯,象征海的残暴;一匹温顺,象征海的平静。在海神上方的屋檐处,有4个女神,象征着四季。泉水从雕像之间、礁石之间喷出,射向四面八方,气势磅礴。</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据说只要背对池子心中许愿,默念”重返罗马“,然后默默许愿,同时右手拿着硬币越过左肩抛在池中,你的愿望就会实现。</p><p class="ql-block"> 据说这个风俗起源于古时罗马士兵出征时的祈祷。重返家乡是在每一个征人最直白的企求。一代又一代,从战争到和平,热切的祈祷就变成了浪漫的一掷。</p><p class="ql-block"> 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了这里,都乐于拿出一枚硬币许愿,据说一天之内水池内累积的硬币金额便可达三千欧元。这些钱由当地一家清洁公司打捞上来,其中的一半会被转交给一家天主教慈善机构,其余的用于正常运转。</p> 许愿池旁边有两家意式手工冰淇淋的百年老店,产品花色繁多,琳琅满目。放心挑选任何一款都不会踩雷,口感柔滑、浓郁、绵密、纯粹,区别只有好吃和更好吃。<div> 很少吃这种食物的本人,两次来到这里都没有”空口“而过。这次意大利之行,从北到南,遇冰淇淋必吃,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div> “圣母无染罪纪念柱”,矗立在米尼亚内里广场上,西班牙大使馆的对面,这是一个罗马式圆柱,1857年12月8日落成,精美异常。每年12月8日,教皇都要来到这里举行圣母始胎无染原罪瞻礼,向圣母无染原罪像献花致敬,在圣母态像脚下祈祷,然后向聚集在广场上的信徒发表讲话。 圆柱旁边的这幢建筑,是西班牙大使馆,它的右手边又是一个广场,就是西班牙广场。<div> 西班牙广场周围曾是世界著名文豪和艺术家的聚居地。济慈、拜伦、雪莱、司汤达、巴尔扎克、瓦格纳、李斯特、勃朗宁、易卜生、萧邦等大文豪和大艺术家都曾在这一带居住过。</div>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广场上的”破船“喷泉,又是贝尼尼的大作。罗马,到处都是贝尼尼!</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说的贝尼尼是两个人—父亲彼得·贝尼尼和儿子洛伦佐·贝尼尼,两个人都是著名的雕塑家,当然儿子更伟大,是世界级的。</p><p class="ql-block"> 广场喷泉雕塑是贝尼尼对罗马城市最显眼的一个贡献,而破船喷泉是贝尼尼设计的第一个广场喷泉,也是父子俩合作的唯一一个喷泉。</p> <div> 《罗马假日》的经典桥段。安妮公主(赫本)坐在西班牙阶梯上吃冰淇淋,乔(派克)假装邂逅。<br></div> 在西班牙广场宽阔在阶梯上留个影,再同“安妮公主”一样享受一支美味的意式冰激凌。但是现在已经不许游客坐在阶梯,更遑论像赫本那样吃冰激凌了。<div><br></div> 圣三一教堂,前面的方尖碑来自古埃及。 <p class="ql-block"> 经过著名的共和广场,广场对面是一片废墟,看起来很古老,这是戴克里先浴场遗址。戴克里先是著名的罗马皇帝,在位期间他建造了当时罗马帝国规模最大的公共浴场,可以容纳三千人共浴,现在的遗址面积仍然很大。</p> <div> 眼前这个废墟一样的入口,看上去是断垣残壁,里面却是一派富丽堂皇,这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1563年,88岁高龄的米开朗基罗接受教皇委托,利用戴克里先浴场部分残余结构兴建了这座教堂,第二年大师就辞世了。</div><div> 这里是罗马一个神圣的处所,意大利王国时期,大殿是正式的国家教堂,后来也经常在此举行国葬。</div><div> 我们擦肩而过,没有进去,可惜了。</div> 戴克里先浴场遗址的对面是共和广场,广场中心有一座大型喷泉,仙女喷泉,喷泉的水源曾经是罗马最著名的水渠之一。<br> 仙女喷泉的中心是格劳科斯,鱼尾人身的海神,代表着男性征服自然。四周的雕塑分别是:湖泊仙女,河流仙女,海洋仙女,地下水仙女。<div> 雕像看起来锈蚀得很厉害,却也有一种别样的美感。</div> <p class="ql-block"> 走过共和广场,来到“真理之口”。真理之口就在眼前这座教堂之中,教堂名字叫做科斯美汀圣母教堂,很小很安静,“真理之口”就镶嵌在教堂门廊的一面墙壁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堂是6世纪兴建的,朴拙的外貌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p> 真理之口是一个大理石圆盘,上面雕刻着海神波塞冬的儿子特里同的面孔,张着一张大嘴。相传,人们把手伸进他的口中,谁若说谎,它就会咬住那人的手。由于《罗马假日》的巨大影响,真理之口成了名扬遐迩的罗马“测谎仪”。游客都会把手伸进口中试一试,千千万万只手在真理之口中伸来伸去,这张大嘴已被人手磨得锃亮。<br> 其实,真理之口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于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 正是《罗马假日》的这个经典桥段,让真理之口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 排队的游客不少,队伍一直排到教堂外,大家似乎都很有耐心。 朝中兄是那样的平静和坦然,他的手肯定不会被咬住。 罗新本根本不敢把手伸进去,假装大笑掩饰心中的恐惧。 罗新本:”自从在这里拍了照片,不知有多少夫妻已经反目了!“<div> 张旭夫妇拍照前,是这个样。</div> 测谎之后,是这个样。 没过多久又和好如初了。据知情者透露,是张旭上缴了数目可观的私房钱,得到从宽处理。 这一对有无隐情喃?不得而知。 教堂外的“真理之口广场”,有一座“特里同喷泉”。两个孔武有力的“特里同”背靠背,双臂举起巨大的海螺。可惜当时喷泉没有喷水,缺了些灵动。<div> 罗马素有“喷泉之都”的美称,据说全城有3000多座喷泉,在市内几乎每个大型广场或者十字路口都有喷泉。在罗马的众多喷泉中,最负盛名的有4座,即特莱维喷泉(许愿池)、四河喷泉、破船喷泉、特里同喷泉。至此我们已经全部看到了。很是满足!<br></div> "真理之口"的对面有一座独特的建筑,像是一把撑开的雨伞,这是方特纳神殿遗址,据说是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遗址。 方特纳神殿遗址不远处,是波图努斯神庙,始建于公元前75年。 离真理之口广场不远,是威尼斯广场,这是罗马城中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广场。 祖国祭坛群雕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广场南面,有一座巍峨壮观的白色大理石建筑,这是为纪念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的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又称祖国祭坛,始建于1885年,1911年落成。祖国祭坛是意大利举行重要国家庆典的场所。每年意大利国庆,意大利总统都要亲自主持向祭坛前的无名英雄墓敬献花圈。</p><p class="ql-block"> 祖国祭坛是由许多件精美的浮雕、圆雕、群雕堆砌起来的艺术宫殿。祭坛顶部两端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边的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边代表“劳动的胜利”。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最为精彩,中央的骑马青铜雕像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意大利国王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台阶下两组喷泉象征着亚平宁半岛两边的大海,右边的象征第勒尼安海,左边的象征亚得里亚海。</p><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不够,我们没有登坛,只是远远遥望了一眼便离开了。</p> 威尼斯广场左侧的这幢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特式建筑是威尼斯宫,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大使馆所在地,因此有这个名称,后来教皇也在这里住过。二楼那个挂着欧盟旗和意大利国旗的阳台是著名的“墨索里尼阳台”。法西斯时期,这里是墨索里尼的官邸。这位独裁者经常在阳台上向广场上的狂热的人群发表演说,被称为“阳台演说”。<br> 现在这里已改建为艺术博物馆。 祖国祭坛的后方是一大片废墟,这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废墟—古罗马遗迹。从祖国祭坛出发,有一条通往罗马斗兽场的宽阔的大道,把遗迹分割为两半,这就是著名的帝国大道。<div> 帝国大道是一条刹风景的大道。它的建造者,是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1922年,意大利的法西斯时代开始,墨索里尼所推崇的法西斯美学也伸向了古罗马遗迹区。1924年,根据他的命令,帝国大道开始修建,1932年完成,宽35米,长近一公里。道路把古罗马遗迹区粗暴地撕成两片,碾压、毁坏了无数地面和地下的文物遗存。帝国大道建成之后,墨索里尼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阅兵和其他大型活动,展示他的法西斯美学盛典。1945年法西斯政府倒台,帝国大道却成了罗马遗址难以愈合的伤口。 </div> 帝国大道 <p class="ql-block"> 罗马城建在七座山丘之上,故号称“七丘之城”。其中最重要的帕拉蒂诺山一带,是古罗马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变成了古罗马遗址。这里的历史遗存极其丰富,随着导游漫步走来,帝国大道两侧,残垣断壁、毁坏的石碑、突兀耸立的圆柱,古遗址一处接着一处,都是昔日神圣的殿堂,元老院、凯旋门、神殿、圣道、纪功柱、古市场,一一和那些震烁千古的名字相连接:凯撒、奥古斯都、图拉真、哈德良……目不暇接之际,不由得神越千古。</p> <p class="ql-block"> 《罗马假日》的开头,记者乔深夜回家,经过古罗马广场遗址,邂逅了昏睡在路边的安妮公主。</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罗马广场,自共和国时期到帝国末期,这里一直是罗马政治、商业和宗教的核心部位。也是罗马帝国文明的发祥地。</p> 图拉真广场和图拉真圆柱,是古罗马遗址上最壮观和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div> 罗马帝国有所谓”五贤帝”,是指从公元96年至180年期间统治罗马帝国的五位皇帝,分别为: 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庇乌斯、奥勒留。这五位皇帝皆“仁德聪睿,刚柔相济”,深受臣民爱戴。五人先后相继的近一百年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被称为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又叫作五贤帝时期。<div> 图拉真是“五贤帝”的第二位,文治武功都颇有建树。他在位期间,罗马帝国的疆域扩张到历史上的最大范围。图拉真最为得意的武功,是公元101年至106年间对达契亚(今罗马尼亚)的两次战争,通过战争,罗马征服了达契亚,将其变成一个帝国行省,还掠取了极其丰厚的战利品,据说有近25万公斤黄金和近50万公斤白银。</div><div> 为了纪念这场胜利,图拉真于公元107年下令修建了一座广场,宽阔的广场周围建有柱廊、两座图书馆以及宏伟的市民集会场所乌尔庇亚会堂。同时兴建的还有图拉真纪功柱。</div><div> 广场和纪功柱于公元112年和113年先后落成。纪功柱高38.2米。柱身由20个直径4米、重达40吨的巨型大理石垒成。柱身上环绕着长达200米的饰带浮雕,绕柱共二十三圈,总共刻画了2600多个人物,详细表述了图拉真率军征战的真实经历。纪功柱的内圆是空心的,柱内安装了螺旋式梯子,共有185个台阶,可抬级而上达柱顶。纪功柱顶原来立有图拉真的镀金雕像,16世纪时换成圣彼得青铜雕像。 </div></div> 图拉真浮雕细部 昨天晚上经过奥勒留(五贤帝之一)纪功柱,因为天黑无法近看。今天经过图拉真纪功柱,却因时间不够无奈离去。又是一个遗憾。 <p class="ql-block"> 亭亭如盖的地中海松下面,伫立着一个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罗马皇帝,凯撒、屋大维、图拉真、哈德良……</p><p class="ql-block"> 奥古斯都塑像。盖乌斯·屋大维,后世公认的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意为“至尊至圣”,是罗马皇帝的尊号,屋大维是第一个获得这个称号的罗马皇帝。他统治罗马长达40年,不仅是古罗马,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p> 屋大维身后的废墟是图拉真市场。图拉真市场的主体建筑是一个多层的拱廊商铺建筑,正面对着一个半圆形广场。图拉真市场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集市。当这座市场全面运作的时候,有不少于150家店铺和办公处在此同时运营。现辟为帝国广场博物馆对外开放。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虽然恺撒只是罗马共和国的独裁者,但并不妨碍后人尊称他为恺撒大帝,因为他的文韬武略远远超过了任何一位罗马皇帝。在后世的欧洲,“恺撒”一词甚至成为皇帝的尊号。 恺撒广场。千年逝去,只留下三根残柱。 凯旋门是罗马帝王为纪念战争胜利而创造出的纪念性建筑,后来为欧洲多国所沿用。古罗马曾有21座凯旋门,现仅存3座。分别是提图斯凯旋门、塞维鲁凯旋门和君士坦丁凯旋门。<div> 提图斯凯旋门,兴建于公元81年,是现存建造时间最早的凯旋门,为纪念罗马皇帝提图斯征服耶路撒冷而建造。</div> <p class="ql-block"> 提图斯凯旋门上的浮雕,表现提图斯的军队正抬着从耶路撒冷神庙里缴获的重要战利品——黄金圣案、烛台和银喇叭,兴高采烈地走在凯旋门前。圣案上的灯台和橄榄枝正是以色列国徽的图案。直到今天,许多犹太人仍拒绝从提图斯凯旋门的拱门下经过。</p> <div> 从斗兽场上可以望见提图斯凯旋门,右边高处的废墟是“维纳斯—罗马”神庙,始建于121年。由哈德良皇帝亲自设计、监督建造。</div> 塞维鲁凯旋门,兴建于公元203年,是为纪念塞维鲁皇帝和他的两个儿子在194年和197年两次战胜帕提亚 (中国古称安息,今伊朗和伊拉克两河地区)而建造。 <p class="ql-block"> 帝国大道的尽头,君士坦丁凯旋门赫然在目。 </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公元315年。公元312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尔维安大桥战役战胜强敌马克森提,得以在日后废除“四帝共治”旧制,成为罗马帝国的不二君主,君士坦丁一世也因此被称为君士坦丁大帝。凯旋门就是为纪念这一胜利而建。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罗马城现存的三座凯旋门中年代最晚的一座,却是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p><p class="ql-block"> 千年逝去,君士坦丁凯旋门虽已是残迹斑斑,却仍然恢弘大气,巍然矗立在蓝天之下,与古老的角斗场共同见证着罗马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来到大斗兽场。</p><p class="ql-block"> 罗马,这座“永恒之城”,有着数不胜数的古迹。但是只有大斗兽场,才有资格称为古罗马的象征。罗马斗兽场又称为大竞技场,是古罗马遗迹中最宏伟而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建于公元72-79年。它是罗马帝国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后,为了庆祝胜利和显示帝国强大的威力,强迫8万名犹太人俘虏用工8年修建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 斗兽场使用大理石以及其他几种岩石建构而成,巨大的体量耗用了海量的石材。公元6世纪以后斗兽场被弃用,此后的漫长岁月中,斗兽场成为罗马的“采石场”,宫殿、教堂和各种民宅要使用石材,都到这里拆取,以至斗兽场的外层竟然被拆掉了一半。直到十八世纪中叶,罗马教廷宣布对斗兽场实行保护,才禁绝了这种偷盗行为。否则,真不知道现在看到的角斗场是个什么模样。</p> <p class="ql-block"> 踏入斗兽场,就会被它的壮观和辉煌所征服。斗兽场呈椭圆形,共4层,高达57米,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多可以容纳8万观众。斗兽场是古罗马时代角斗士和角斗士之间,角斗士和猛兽之间厮杀的表演场。角斗最后至一方死亡或同归于尽,场景极其惨烈。这种惨绝人寰的演出活动一直延续了四百多年,直到公元523年才被完全禁止。据历史学家和动物学家估算,其间至少死亡了上百万只动物和50万名角斗士。</p> <p class="ql-block">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p><p class="ql-block"> 体现着伟大罗马荣光的大斗兽场,经历了多次地震、战争和岁月的侵蚀,曾经的壮丽辉煌现在只剩下大半个骨架。然而,断壁残垣,荒烟蔓草,在这里仍然营造出一种雄奇和磅礴的残破之美,给人的感官形成强烈的冲撞,久久不能释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