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于新 情喛重阳

四季光明作品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爱在于新 情暖重阳</p><p class="ql-block"> . 文/窦四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起源于先秦。重阳节的名称源自于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古人认为万物有阴阳,数字也分为阴数和阳数,九为最大的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叫"重九",也称"重阳"。</p><p class="ql-block"> 重阳节还有一个巧妙的传说,南朝梁人吴均之巜续齐谐记》载:说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突然患上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患上这瘟疫病死。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p><p class="ql-block"> 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劳苦练。</p><p class="ql-block"> 这日,费长房记:“九月九日,瘟魔又要来,你可以回去除害。"</p><p class="ql-block"> 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p><p class="ql-block"> 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分给大家随身带上,瘟魔则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给每人喝一口,避免染瘟疫。</p><p class="ql-block"> 他和瘟魔搏斗,最后杀死了瘟魔。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日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喝菊花酒和妇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灾习俗由此而来。</p><p class="ql-block"> 1989年,中国政府将农历九月初九正式定为"中国老人节"敬老节"。</p><p class="ql-block"> 2006年,重阳节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2012年,将重阳节作为老年节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总刚中进一步明确,并于2013年7月1日实施。</p><p class="ql-block"> 港务区的发展,纺渭路拓宽,接着新农(龙王庙)村的拆迁,人们居住分散,有个别老人与子女住在一块,到外县或外地居住。那里没有亲戚朋友,更没有乡党,没有人相互聊天,闲时就多了。</p><p class="ql-block"> 闲则生烦恼,闲则多寂寞。</p><p class="ql-block"> 任何年龄段的人一旦闲下来,个人心中就会产生出无数的想法,头脑中就会生出太多烦恼,而当这些想法和烦恼无法得到排除和实现时,只会延生出更多的寂寞与烦恼。把自己的眼光聚焦于过往的美好和当下的不适之中,多了埋怨,多了抱怨,多了闷气,但一切却又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于新村两委会知道这种情况,召开两委会,研究讨论这一问题,又让党支部委员和村委会成员分别走访、了解。然后两委会作出决定。</p><p class="ql-block"> 今年重阳节,新农(龙王庙)和于家村,各村把所有70周岁以上老人通知到一块。让老人们相互见见面,聊聊天,然后村上召开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会场布置的相当的美观,室外彩旗飘飘,门上挂着横幅,上面写着:于新村2023年欢庆重阳节座谈会几个大字,舞台上:爱在于新 情暖重阳,八个大字闪闪光点,四周挂满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及关于重阳节的标语,里边摆着大红圆桌和红色椅子,给人们一种幸福祥和之感。</p><p class="ql-block"> 会前志愿者们,把各位老人有礼貌的安排到座位上并倒水倒茶。等人到齐席满后,端来水果,食品供老人们享用。</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开始,由政府领导讲话,讲重阳节敬老尊老的意义,要把这形成一个风气,让全社会人都来加入尊老敬老中来。</p><p class="ql-block"> 座谈会上,由两个村的文艺爱好者表演节目,有舞蹈、合唱、快板、清唱,他们利用各种形式,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丶赞美本村出现的新人新事。</p><p class="ql-block"> 会上又表彰了村里的好媳妇、好婆婆及五好家庭,为他们献花,两委会主要领导为他们颁发荣誉证书。</p><p class="ql-block"> 最后村里为老人们准备长寿面,让每位老人吃好吃饱,并祝老人们健康长寿。</p><p class="ql-block"> 活动结束后,党支书记于军武专门走到行动不便,坐在轮椅上的耄耋老人于吉智面前,与老人亲切交谈、聊聊身体健康状况,询问有什么困难没事,老人激动说:没有没有......。于书记还再三叮咛,养好身体,明年再聚......。党支委员黄家丽,见到年过八旬的女老党员高凤侠,亲切握手,祝福她健康幸福,并关心询问身体情况,欢迎常“回家”看看。高凤侠回答道:这次重阳节座谈会开的很好,很有意义。自拆迁后,我一年多都没有见咱两个村的老人,是你们给我们创造了这次机会,感谢支部组织的这次活动。也希望我们村的文明之花结出累累硕果,把“敬老节”的精神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p><p class="ql-block"> 最后大家在恋恋不舍中,相互告利离开。</p><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p><p class="ql-block"> 窦四明,西安国际港务区新筑街办新农村(龙王庙)人。已到古稀之年。自幼酷爱文学,愿以文字表达思想。</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