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净空恩师学佛问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问 :「有人讲只有在临终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才是真的,但有些人修般舟三昧见到十方佛站在前面,请问这是否花开见佛、成佛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答:见佛,有真的见到佛,有魔变现的佛。从什么地方辨别?从你自己心里辨别。心里辨别也有程度上的差别,自己心真正到清净、一切不染著,会见到,会见到真佛。见到真佛也不必生欢喜心,一生欢喜心,那个佛就是魔,他把你的心破坏了,你的心不清净。像我们念佛人,我们的目标是「一心不乱」,他把你一心破坏了,你心乱掉了,一高兴欢喜告诉人:「我今天见到佛,佛怎样怎样」,你是见到魔,不是见到佛。世尊在《楞严经》跟我们讲:「见到佛的境界也不要理会它,就是好境界;如果一著相,一生欢喜,这个境界就是魔境界。」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面,是自己的心,自己心见到了还是跟没有见到一样,依旧是清净平等觉,没有受外面环境干扰,这是佛境界。佛这个话说得好!纵然见到魔,见到妖魔鬼怪、青面獠牙,你心里还是如如不动,若无其事,那个青面獠牙也是佛。只要让你起欢喜心或者起怨恨心,这都是魔,你的烦恼被他勾起来了,那个境界是魔境界;不生烦恼,心地清净平等,什么境界都是佛境界。这是佛在楞严会上教我们如何辨别佛跟魔的一个原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懂得这个原则,我们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你一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人,你看到的时候,你看到就讨厌,魔境界现前,你看到就欢喜,魔境界也现前了。能看到所有境界心不动,也就是说决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决定不执著「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更深一步的是,连这个念头都没有,那就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都没有,你的功夫成就了。所以真正修行在哪里?就在境界上历事炼心,离开境界到哪里修行!我们修行人到市场去观摩,观摩是修行。那个产品日新月异,样样看清楚、看明白,你问我,我不是不懂,我样样都懂,这是智慧;看了怎么样?如如不动,决定没有一个念头:「这个东西很好,我想得到一个」,你定没有了、慧也没有了。所以,在这个境界里面修定修慧。「定」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定,甚深禅定。「慧」是什么?样样清楚、样样明白,世出世间法一提起来没有一样不知道。绝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定慧等学,都在生活当中,穿衣吃饭点点滴滴都是戒定慧三学。所以见到佛,应当要保持见如不见,不必跟人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前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三次见到西方极乐世界,从来没有跟人家提过一个字。他到往生的时候西方极乐世界现象又现前,他才告诉大家:「西方极乐世界以前见过三次,现在又现前了,我要去了。」人家问他见到的境界相,他说:「跟《无量寿经》讲得完全一样。」慧远大师那个时代,经典翻译得很少,只有《无量寿经》翻译出来,《阿弥陀经》跟《观无量寿佛经》,他都没有见到,还没有翻成中文,所以最初他们所依靠的就是《无量寿经》,跟《无量寿经》讲得完全相同。所以不是到自己临走,不需要跟人家讲。以后祖师大德们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有境界可以跟自己老师讲,请老师印证,不能随便跟别人讲。为什么?你心里已经被污染了,有这个念头就已经被污染了。能够看到一切境界就像没有看到一样,那就好。看到了,事情我知道,心里不落印象,这个功夫高。十二因缘讲「爱、取、有」,「有」没有,这是最高的功夫,那个「有」断掉了,就是不落印象,是最高的功夫。</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wuwb8ve" target="_blank">黄忠昌——聪明绝顶的念佛人!</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d194dm" target="_blank">《来佛三圣永思集》之心中有佛足润身</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