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12)陈珪为何抱病救刘备?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路谈兵法·解三国”上期(11期)有述,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大将纪灵向袁术献计,吕布膝下有一爱女,可为袁公子求亲。袁吕两家喜结“秦晋之好”,便成不可战胜之势。袁术采纳纪灵的计谋,派韩胤带着礼品前往徐州提亲。</p><p class="ql-block">吕布征求女儿生母严夫人的意见,严氏高兴应允,吕布便痛快地许了亲事。在谋士陈宫的谏言下,吕布决定好事快办,第二天便鼓乐喧天地将女儿送出城外,前往寿春择日成亲。</p><p class="ql-block">眼见“和亲”即成,不料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原来,吕布手下谋士陈登的父亲陈珪养老在家,闻鼓乐之声,遂问左右,方知吕布与袁术联姻之事。他不顾病体,赶紧去找吕布,言说袁术名为求亲,实为骗取人质,随后就攻刘备而取小沛,小沛亡,则徐州危矣。并说袁术有称帝之意,一旦妄为,吕家则为反贼亲属,将为天下所不容!吕布听后大惊,急命张辽带兵前去追赶,在三十里外将女儿追回。</p><p class="ql-block">陈珪又劝吕布将袁术来使韩胤押赴许昌。曹操听说吕布绝婚袁术,心中大喜,遂斩韩胤于闹市。从此,袁术与吕布结下不解之仇。</p><p class="ql-block">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陈珪阻止吕布跟袁术结亲,真的是在为吕布着想吗?</p><p class="ql-block">其实,陈珪虽曾为吕布谋士,且其子陈登仍在吕布帐下,但陈珪此举完全是在为刘备着想,因为他一眼就看穿了袁术的“疏不间亲”之计,惊呼“玄德危矣!”。所谓“疏不间亲”,是指关系疏远的人,不容易离间关系亲近的人。</p><p class="ql-block">此前袁术派军攻打刘备,吕布从中作梗,让袁军无功而返。该计一旦成功,刘备将成为吕布和袁术的砧上之肉。而陈珪救刘备,完全是被刘备的仁义厚德所感染与征服,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危难之际像保护自己的亲人一样,拼尽全力保护他。后来曹操攻占下邳、缢杀吕布后班师回许昌,路过徐州时,百姓焚香漫道,纷纷请留刘备为徐州牧的场景,让曹操认定刘备乃为当今真正的英雄。</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计篇》曰:“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得“道”者得民心,赢“道”者赢天下。刘备最终能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方,一路佑护他的始终是一个“道”字。</p><p class="ql-block">刘备的成功之“道”告诉人们:以“道”服人者,关键时刻才会有人伸手相扶。</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