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14日,一座穿越千年的“皇宫池畔”、天府文化公园核心区重要项目之一——成都摩诃池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公园建设项目第一期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以西、西华门街以东、实验小学以北、西御河沿街以南,占地面积约63亩,拆除和修建共花了16.6个亿。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摩诃池湖区开挖及水生态、林荫步道建设及文物保护展示等。</p> <p class="ql-block"> 摩诃是梵语,为大之意,毗罗为龙,意为此池大而有龙,故名为摩诃池。</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摩诃池仅是在部分遗址上重建,并沿用其历史名字,未能全部重现它以前的景色。</p><p class="ql-block"> 整个园区分为柳桡台 、摩诃挹翠、信步花道、宫墙遗址展示、白果苑、芙蓉阁、摩诃池演变七个部分,七个景点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让市民感受摩诃池的千年历史。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是柳桡台。柳桡台位于人民中路体育中心对面、成都市房地产大厦左侧。</p> <p class="ql-block"> “花重锦城风光好,摩诃池上柳色新。”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于摩诃池留下诗词名句,柳桡台取唐代高骈《残春遣兴》中“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之意境。</p><p class="ql-block"> 立于柳桡台,可观看到摩诃池公园大部分景色。</p> <p class="ql-block"> 明蜀王府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第二是摩诃挹翠。“挹翠”的意思像是能把天上的晚霞拉到碗里做晚餐,又像是能把周围的翠林,如杯中美酒般舀动一样。古代摩诃池畔有饮酒赋诗的活动,如花蕊夫人在《宫词》中所描述:“才人出入每参随,笔砚将行绕曲池。能向彩笺书大字,忽防御制写新诗” 。“春日龙池小宴开,岸边亭子号流杯,沈檀刻作神仙女,对捧金尊水上来。”</p> <p class="ql-block"> 古人利用此处的自然地形地貌,在古树树荫下形成小憩畅饮之地,享受碧水吟诗之乐。</p> <p class="ql-block"> 第三是信步花道。信步花道环湖全长570余米,复刻了宋代拼砖路面的样式。依照《宫词》中有关春有海棠、夏有荷花、秋有芙蓉等记载,花道两侧种植了高山古城、宝墩古城和金沙等遗址的活态植物和各种花草数10种。</p> <p class="ql-block"> 信步花道上专门铺了一块写有“宋代摩诃故径”字样、有点像地砖一样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 第四是宫墙遗址展示。图为复原的明蜀王宫墙遗址,为“蜀王府”宫城之北垣,转角展露原宫墙制式。</p> <p class="ql-block"> 明蜀王宫墙原址。</p> <p class="ql-block"> 2000多年来城址未变的成都,中心城区脚下的每一片土地都沉淀着历史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第五是白果苑。白果,又名银杏。成都市市树,中国特产,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摩诃池公园留存10余株百年银杏,其中一株已有400年树龄,历经风雨洗礼,见证岁月变迁。</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在此地留下关于摩诃池的诗词名句。</p> <p class="ql-block"> 成排的银杏树。摩诃池公园修建前这个地方就叫“白果苑”,已有40余年的历史,承载着无数老成都人的烟火记忆。</p> <p class="ql-block"> 第六部分芙蓉阁。芙蓉阁原址处在摩诃池比较适中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相传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芙蓉花。孟昶为讨爱妃欢心,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花。九月芙蓉花盛开,孟昶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的成都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图为摩诃池公园里的芙蓉阁。</p> <p class="ql-block"> 第七是摩诃池演变。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公元589年,隋统一全国,隋文帝杨坚将他的第四子杨秀封为蜀王,镇守成都。杨秀来到成都后修建都子城,建城自然需要取土,而后取土之地便形成了池塘。摩诃池建成之初,依靠贮蓄天然雨水。唐代,节度使韦皋开解玉溪,并与摩诃池连通;唐宣宗大中七年(公元853年),节度使白敏中开金水河(禁河),自城西引流江水入城,汇入摩诃池,连接解玉溪,至城东汇入油子河(府河),从而为摩诃池注入了充足水源。随着杨秀在湖畔修建的散花楼建成,摩诃池声名鹊起,成了无数文人骚客们的梦想之地。摩诃池也成为泛舟游览胜地,真正变成一个开放的城市公园。此后,五代十国,前蜀皇帝王建修建新皇宫时,将摩诃池纳入宫苑,改名龙跃池。王衍继位后扩建皇宫,为龙跃池注入活水,并扩建面积,改名为宣华池。朝代更迭,但摩诃池盛景依旧。公元934年,孟知祥建立后蜀,孟昶即位后,将湖面再次扩展,龙跃池又改回摩诃池,面积也拓展至1000余亩,达到鼎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元1371年,朱元璋之子朱椿封蜀王,蜀王府就建在前后蜀的王宫旧址之上,摩诃池被填平大半,成为蜀王宫的一部分,而剩下部分,则在修缮后,收纳进了蜀王府的后花园。民国初年,摩诃池全部被填平,成为演武场。至此,有1000多年历史的摩诃池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 图为御河原址。御河是成都城内的一条河,“御”代表皇家御园,“御河”代表成都“老皇城”周围的护城河。1970年,御河被改造成了防空工程,至此,在成都城区流淌了585年的御河消失,埋于地下。追溯御河之源,只能依靠一些街道名称了,如东御河沿街、西御河沿街等。“御河沿街”,就是“御河边上的街道”之意。</p><p class="ql-block"> 现在地面上已经看不到御河了,附近正在修建地铁10号线3期、18号线3期骡马市站,呈现一派工地景像。</p> <p class="ql-block"> 修复后的摩诃池水面碧波荡漾,池水清澈见底,倒映着湖边的海棠花、垂柳,微风吹过,水面泛起层层波纹。宋代大诗人陆游在成都宦游居住期间,就曾写下了“摩诃古池苑,一过一销魂。春水生新涨,烟芜没旧痕”的诗句,抒发了对摩诃池的情感,让人无不神往。</p> <p class="ql-block"> 公园里处处都展现出唐代元素。园区以考古发掘为依据,采用定制青砖及古法工艺复原唐代的游园步道,让人走在上面仿佛有穿越千年之感。</p> <p class="ql-block"> 融入了瓦当纹和美人靠等唐代元素的景观座椅,点点滴滴都渗透出了古代皇家园林的美。</p> <p class="ql-block"> 庭院灯和路灯的式样,也提取了唐代古画里宫灯的意象。</p> <p class="ql-block"> 各种“井盖”表面都复制了唐代砖雕莲花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公园里有很多挂牌树木,原有的黄葛树、法国梧桐、桉树及挂牌国槐、罗汉松等,均长势良好,体现了施工中注重对既有树木的保护,通过对水岸线、铺装等进行实地放线调整,利用半岛地形对乔木进行保护。</p><p class="ql-block"> 图中这棵造型美观的黄葛树,就是原有的树木,原来在成都市24中学内,后来24中更名搬迁后,这棵树保留下来并受到了很好的保护,现在成了摩诃池公园的标志性树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三棵“法桐"树,又叫“法国梧桐"。“法桐”冠大荫浓,是世界优良的庭荫树和行道树,有夏季降温、滞尘、降噪音、吸收有害气体等作用。</p> <p class="ql-block"> 图1是国槐树,树龄200年。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花期在夏末,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p><p class="ql-block"> 图2是桉树。桉树可高达20米以上,生长速度极快,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树种。该树也是原24中保留下来的。</p><p class="ql-block"> 图3是香樟树。香樟树形雄伟壮观,四季常绿,冠大荫浓。川西地区广泛分布,是西蜀园林传统树种。</p><p class="ql-block"> 图4是垂丝海棠。垂丝海棠是西蜀园林传统花木,落叶小乔木,嫩枝、树叶均带丝红色,花粉红色,早春开花,为海棠四品之一,果实可食用。</p> <p class="ql-block"> 图1是朴树。朴树冠大荫浓,秋季叶色变黄,川西乡土植物,用途广泛,种子油可制肥皂或作润滑油等。</p><p class="ql-block"> 图2是榆树。榆树原产中国,是重要的城市绿化树种。其木质坚硬,坚实耐用,其果实“榆钱”可食用。</p><p class="ql-block"> 图3是紫薇。紫薇又名痒痒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其树干高,树皮平滑,姿态优美。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达3个月,为西蜀园林传统花木。</p><p class="ql-block"> 图4是乌柏。乌柏是中国特有经济树种,根皮叶可入药。树冠整齐,叶形秀丽,秋叶经霜时如火如荼,十分美观。陆游曾诗曰“乌柏赤于枫,园林二月中”。</p> <p class="ql-block"> 图1是天竺桂,常绿乔木,树姿优美,抗污染、观赏价值高,常被用作行道树或庭院树种栽培,其根和树皮有一定药用价值。</p><p class="ql-block"> 图2是泡桐树,落叶大乔木。树干直,生长快,适应性较强。先花后叶,花期观赏效果极佳。在工农业上用途广泛,其叶、花等也可做药用。</p><p class="ql-block"> 图3是构树,高大落叶乔木,果实及根、皮可药用。构树繁殖力强,生长速率块,适应性强,适合用作矿区及荒山坡地绿化。</p><p class="ql-block"> 图4是罗汉松。罗汉松别名土杉,常绿针叶乔木,分布于中国多省区、日本也有分布。材质细致均匀,易加工,可作家具、器具、文具及农具等。</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里的树木品种繁多,还有金桂、垂柳等,挂牌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有些树在草坪中间,隔的太远看不清楚(草坪不准踩踏),有的被包的严严实实,我们也叫不出名字,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 在花草植被的选择上,园区更是提取了唐宋诗歌对摩诃池的描写,以红绿色为基调,种植了各种各样我们叫不出名字的花草,鲜花盛开时,整个公园仿佛变成了一部五彩缤纷的画卷,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有一座小石桥,造型美观,桥栏杆上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p> <p class="ql-block"> 从对岸拍摄小石桥,拍出来的倒影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湖水、小桥、喷泉、草坪、大树和游人,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图。</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风景也不算最秀丽,但一座东华门,半部成都史,抬头瞥见现代都市的繁华交错,这意义已经大于本身。</p> <p class="ql-block"> 摩诃池,一个湮灭在历史长河中的千年皇家禁苑,历经历史变迁的演变,终于重获新生,焕发出绚丽的光彩,走进老百姓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沧海变桑田,今天的摩诃池,不仅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而且成为了承载蜀地千年历史、丰富公园城市内涵表达的文化载体。</p><p class="ql-block"> 开放的摩诃池,欢迎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三年十月二十三日于成都</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