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北立交桥

清晨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邯郸古城北铁路立交桥,往西是古城北路,往东是学院北路(老南环路)。别看现在这座桥破破烂烂的不起眼,可在八十年代建设这项工程时,那场面可是轰轰烈烈,到处都是红旗招展。现场不但有各个管理部门,还有广播室,遇到开会或者领导布置工作,都是通过广播来进行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约是在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们从新市区“滏临大桥”撤回邯郸的第二年,市政公司接到了建设古城北铁路立交桥的施工任务。这座铁路箱涵立交桥只有铁路桥,没有公路桥,没有桩基任务。可能是我在峰峰工地的工作表现,得到工长王金堂的认可,在古城北工地抽调质量检查员时,王工长就推荐我,所以我才在古城北立交桥这个项目担任质量检查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一个操作钻机十几年的体力劳动者到技术人员,我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同时对我也是一种挑战。好在那时我还年轻,精力旺盛,不懂就问,我白天跑工地,晚上在家熟悉图纸,甚至在图纸不足的情况下,把图纸拿回家晚上用绘图铅笔按比例描下来。因为在那个年代没有复印机,施工图纸都是公司工程科绘图员用氨水晒出来的,所以在工地上只有施工工长才有一份,我要想熟悉、掌握图纸的知识,就得自己动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铁路箱涵立交桥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铁路有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得先在建桥的铁路附近挖好预制箱涵的地槽,再分项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先浇筑箱涵底部,再浇筑箱涵的中墙和边墙,最后才浇筑顶部。这几道工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需要较长的时间,这给了我充分熟悉图纸的时间,使我在检查施工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工程质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随着工程的进展就到了八六年的冬天,由于要赶工期,浇筑混凝土箱涵要在冬天进行,这给施工带来很大麻烦。冬季浇筑混凝土对现在来说不算啥事。可在那个年代施工工艺落后,没有商品混凝土,没有早强剂,没有防冻液,搅拌混凝就是工地上人工操作的小型混凝土搅拌机。上料(各种石子、砂子、水泥)都是人工用手推车装到搅拌机上的,混凝土搅拌后再用小翻斗车(一顿翻)运到浇筑现场。像箱涵这种大型的分项工程,每个部位都要不分昼夜连续好几天才能浇筑完工。由于是冬季施工,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工地施工会议就研究制定了冬季施工的方案。所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工地也采取了一些防冻措施,一,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加了一些盐水;二,在箱涵混凝土整体完工后,在箱涵的外部搭起了帆布棚,箱涵内部三个部位(一个快车道、两个慢车道)按比例摆放着几十个蜂窝煤炉子,由工人不分昼夜轮流看管,保持混凝土在凝固期的温度。我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测量箱涵的内部、墙体、顶部的温度并记录,记得有一次我骑着自行车冒着小雪去测量箱涵的温度,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好像是春节期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说着八六年春节就过了,混凝土箱涵的养护时间已到,完全具备了箱涵顶进(移入)铁路下的条件,可天公不作美,春节过后天气依然寒冷。因为箱涵顶进需要挖铁路下面的土,冻土施工在当时全靠人工挖土的情况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办法工地会议决定,暂缓箱涵顶进,等到土融化了再进行。费了这么大劲,浪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也没能提前顶进,当时施工现场的领导就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等到春天再浇筑箱涵混凝土。这时市政公司又接了人民路铁路立交桥,这座桥有公路桥,有桩基工程,我又被调回打井班,我换工作的事又泡汤了。</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