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夏博士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电影理论研究和中外电影评论,尤以“女性电影”研究见长。</p><p class="ql-block"> 她认为:“投身艺术是一种爱的转移,也有转移痛苦、释放压力、身心疗愈的作用。内心有一种挡不住的激情要表达才可能成为艺术家。”她所说的,属于艺术创作心理学的范畴。</p><p class="ql-block"> 一部作品摆在面前,是急功近利的还有感而发的,是生编硬造或无病呻吟的,还是“内心有一种挡不住的激情要表达”的,一看便知。</p><p class="ql-block"> 惟创作者有真情实感,“内心有一种挡不住的激情”,在创作中才可能“下笔若有神”,才可能与读者和观众形成心灵共振;反之,必文思枯竭。像挤牙膏一样硬挤出来的东西,想感动读者和观众很难。</p><p class="ql-block"> 这里所说“像挤牙膏一样硬挤”与唐代诗人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和贾岛的“推敲”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古人的“苦吟 ”和“推敲”是在文思如泉状态下的精益求精,而“挤牙膏”式的创作则是鲁迅先生所批评过的“写不出来硬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