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寄托了我们对老人们健康长久长寿的祝福。重阳时节,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而这个时期做好保健养生的工作尤为重要。</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作为我们传统的节日,在这一天会有很多的习俗习惯,如:登高、祭祖、敬老、晒秋、赏菊、佩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吃羊肉面等。</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气候逐渐转凉,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因而这个时期做好保健养生的工作尤为重要。</span></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的习俗:全国各地各有特色,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p> <p class="ql-block"> 重阳节养生又属于秋季养生,秋冬养阴,因此,入秋之后也到了一年之中的进补时节,此时调养好身体,能为安然过冬打下坚实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精神调养</p><p class="ql-block"> 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情绪。秋高气爽,秋天是宜人的季节,但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登高赏景的习俗,也是养收法之一,登高远眺,可使人心旷神怡,一切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顿然消散,是调解精神的良剂。</p> <p class="ql-block"> 起居调养</p><p class="ql-block">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初秋,暑热未尽,凉风时至,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应须多备几件秋装,做到酌情增减。不宜一下子着衣太多,否则易消弱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容易受凉感冒。深秋时节,风大转凉,应及时增加衣服,体弱的老人和儿童尤应注意。</p> <p class="ql-block"> 秋季饮食</p><p class="ql-block"> 秋天容易出现的一种心绪和心态就是愁字,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所以秋天是一个养肺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 秋天养肺的方法:</p><p class="ql-block">1.调整饮食:食用具有清热润肺功效的食物,如雪梨、蜂蜜、百合、麦冬等,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量摄入刺激性食物。</p><p class="ql-block">2.按摩:通过按摩迎香穴、肺俞穴来进行补肺,并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增加肺部供血。</p><p class="ql-block">3.药物调理: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具有滋阴润肺功效的药物,如清燥救肺汤、补肺汤、沙参麦冬汤等。不宜擅自用药,需严格遵守医嘱。</p><p class="ql-block">4.定时开窗通风:加速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氧气充足、空气湿润,缓解肺部不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