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孩子从10岁左右开始进入从青春期,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父母会发现与孩子沟通越来越难。原来在孩子小的时候很听话,现在孩子开始有自己想法和主见,没那么容易沟通。原来关心他一下很简单,给点好吃的好喝的就很开心,现在说不定同样的话问过去,还会被怼回来。与孩子的心的距离也是越来越远,孩子与父母可能没有什么话好讲,心门完全是关闭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做,很想关心孩子,却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很想与孩子聊聊,不知道如何开始聊,可以聊些什么。这是青春期孩子父母普遍的困惑。</p><p class="ql-block">确实是这样,青春期的孩子,他有独立意识了,他觉得自己像个大人了,但是他的心理年龄其实还是个孩子,个子长得像成人,但是心里还是个孩子,他很想独立,却很多时候又很无奈,没有能力去独立,这是他很矛盾的地方。这个时候,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如果还简单地停留在吃喝拉撒上,他会觉得爸妈妈很烦,很唠叨,不了解他不能理解他,所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不能只停留在物质上关心孩子,而是能够真正关心到他这个人。</p><p class="ql-block">比方说孩子放学回家,往沙发上一坐什么都不干,或者还刷起了手机。父母如果只看的孩子坐在沙发上,放学后刷手机,也不做作业,只看到这个行为,可能心里就冒火了:嗯,只会玩。父母可能会说:赶紧做点正事儿啊。或者赶紧把饭做好,来吃饭吧,吃完饭赶紧要做作业。用打岔的方法想去改变他的行为。</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孩子把书包扔沙发一坐,他是不是很累呢?所以我们要关注他的情绪,看到他这个人。如果妈妈说,宝贝,你是不是有点累啊,想歇会儿啊?这时候孩子就会感觉很舒服,感觉被妈妈看到了,感觉在这个家里也是安全的,他可以躺平一下也是可以的。妈妈的这个做法就是从孩子的行为看到孩子背后的渴望,看见他真正的需求。</p><p class="ql-block">认真的倾听孩子,因为青春期的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稳定,周围的信息铺天盖地,或许他有的时候还分不清楚哪个是正确的。他有很多的想法,有矛盾有冲突。</p><p class="ql-block">当孩子跟你在倾诉的时候,你就耐心听就好了,你就简单地回应,嗯,啊,是这样吗,你为什么这么想呢?当他倾诉完了,或许他就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他并不需要父母去给他建议或者给他想办法。</p><p class="ql-block">比方说孩子觉得这个学科很难学,父母很着急,马上想出办法来,给他解决这个问题,去给他找辅导老师,或者买教辅材料。孩子他可能只是想跟你说一下,并没有需要你父母给他解决,而你积极给他解决,他反而会觉得很烦,或许下次就不再跟你讲类似事情了。他可能自己去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去认同孩子,尊重他的想法。孩子常常对新鲜的事物有好奇心,他可能刚刚买了一个新自行车,但没多久又出了一个新款,款式也是他很喜欢的。他回家对妈妈说,又出了一个新款的,我好喜欢哟。这个时候父母内心可能马上冒出来的想法:是啊,新款出来,你又要花钱去买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节约啊,这么浪费呀。</p><p class="ql-block">我们应该带着好奇去问他:是吗?又出新款啦,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啊?认真听他讲一讲他为什么对这么感兴趣的原因,去认同,对他的喜欢表示赞同,去赞同并不代表你会去给他买新款。他只表示喜欢而已,他也没说买。你也不用起这个话题,当然他如果说妈妈我还想换一个新的了,那你可以看孩子肯定说这话也是会犹豫的,他自己也知道刚刚买了一个还很新,现在再买,他也会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你就说:妈妈看到你想换新的,好像有犹豫,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就可以表示为难,确实是这样,刚刚买了新的车,再买一个妈妈是不愿意的,你表达你的感受,孩子他也会慎重考虑,从而想着如何实现他的想法,不一定非要当下买下这个新款的。</p><p class="ql-block">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带着好奇去倾听他,认同他的想法,少给建议或者评判,你就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也愿意与你交流,真正了解孩子,从而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协助到孩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