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亲人——我的母亲

安闲如意(欧安如)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绵绵的思念</b></p> <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母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五年了。</p><p class="ql-block"> 这五年来,如水的时光虽然淡去了我许多记忆,但始终不改我对母亲的绵绵思念。</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是欧母胡闺秀。她是一位善良朴实,温良贤淑,乐观开朗,外柔内刚,通情达理,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p><p class="ql-block"> 母亲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兵荒马乱的黑暗年月,母亲自幼生活艰难,缺衣少食,饥寒交迫。作为家庭长女,从懂事开始就和外祖父母一起到田间地头劳作,共同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过早地饱尝着人世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一年与我父亲成家后,母亲相继生育了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子女。为了一个六口之家的生计,母亲和父亲一起披星戴月,呕心沥血,辛勤劳作。白天在田间地头忙农活,顶烈日,冒严寒,风里来,雨里去。晚上在昏暗的油光灯下纺线织布,缝补衣裳。 </p><p class="ql-block"> 我家成分高,在那唯成分论盛行的年代,母亲遭受了难以言表的屈辱和苦痛。为了能让儿女们能有读书升学的机会,母亲和父亲带领我们全家于一九七五年正月搬迁到了大毛家湖。刚迁到毛家湖时,到处是荒凉的景象,没有房屋住,母亲和父亲就昼夜忙碌,不久就搭起了几间茅草棚,让全家人有了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好住所。大毛家湖当时还是一个极其荒凉的堤垸,虽说是远耕田,其实连田塍都没有,到处是沙丘。母亲和父亲,与同时迁来的伯父等几家农户一起,日夜奋战,经过半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开垦出了一片近百亩的农田。那一年,母亲和父亲的辛勤汗水,终于换来了一个丰收年。</p><p class="ql-block"> 秋收后,母亲和父亲就请亲戚朋友帮忙,烧砖瓦,做房屋,冬季时终于建起了几间泥砖青瓦房,全家人欢欢喜喜地迁入新屋过新年。大毛家湖的生活是极其艰辛的,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年纪小,又正值读书时节,家里田地多,负担重,母亲既要操持家务,又要下地劳作。特别是农忙时节,母亲更是废寝忘食的劳动。那时父亲放养了一棚水鸭,这些鸭子产的鸭蛋,以及父亲捕到的鱼虾,水田里出产的高笋等家里出产的农副产品,全靠母亲一人沿着一条羊肠小道,挑到离家十多里外的荣家湾镇上去销售,次数多时,有时一天要跑三四个来回。可她为了省钱,从来不在镇上买东西吃。有时是饿着肚子,有时是待回家后炒点剩饭充饥。由于劳累过度,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好几次,母亲在劳作时昏倒在田间地头,不醒人事。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八年,为了帮我带养女儿,母亲和父亲又从大毛家湖迁到了荣家湾镇长乐村,他们为了减轻我的负担,还租种了一块菜地,一边种菜、卖菜,一边帮我带养女儿。从长乐村到中心市场有三四里路,他们总是头天晚上就把菜办好,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父亲先把菜挑到市场里,放个好位置后再回来照看我的女儿,母亲再去市场等天亮,销售蔬菜。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九九六年,为了上街更近一点,母亲和父亲又从长乐村迁到了友爱路的皮鞋厂院内居住,仍然坚持一边种菜卖菜,一边照看我的女儿,直到二零零三年四月三十日父亲离家出走后,母亲才没有再种菜卖菜了。</p><p class="ql-block"> 我的母亲像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对自己的儿女总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在那经济匮乏的年代里,母亲总是想尽办法让我们兄弟姐妹吃饱穿暖。那时,细粮短缺,母亲总是把有限的细粮和粗粮搭配,让儿女们能吃饱吃好,可她自己常常饿着肚子,或者背着我们吃点野菜充饥;那时没有新衣服穿,母亲就把破旧衣服缝补得平平整整,浆洗得干干净净,让我们穿得既温暖又舒适。</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当我们有点伤寒病痛时,母亲更是关爱有加,体贴入微。记得我小时候,有天半夜肚子痛得厉害。由于那时父亲不在家,在田间地头劳累了一天的母亲,一个人背着我,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哄我入睡,可我痛得一夜未睡,并不停地在母亲身上乱抓乱踢。天一亮,母亲就背着我踉踉跄跄地跑去看医生。那次由于医治及时,特别是母亲的细心照料,不久就康复了。 </p><p class="ql-block"> 我家迁到大毛家湖后的一九七七年,我在中学读寄宿,由于离学校有两个多钟头的路程,每次去学校,总是天不亮就要起床出发。母亲每次都是把饭菜准备好了,再叫醒我,那香喷喷的荷包蛋和白米饭,至今回想起来,还时时温暖着我。</p><p class="ql-block"> 随着岁月的推移,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都相继长大了,母亲和父亲又为我们的婚嫁之事奔波操劳,忙里忙外,直到我们都成家立业后,她们才稍稍舒了一口气。</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女儿竞芳出生后,母亲和父亲又主动为我带养女儿,从岁半一直带到她长大成人。期间付出的艰辛,是无法言表的。母亲晚年体弱多病,我们希望她与我们一起生活,好让我们方便照料她,可她总是怕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愿跟我们住,一个人独自过着寂寞的生活。每当逢年过节时,她早早就忙前忙后,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为儿孙们营造出温馨的环境和氛围。我可敬的母亲,就这样把她全部的爱都倾注在儿孙们的身上了。母亲的恩比天高,情比海深。 </p><p class="ql-block"> 母亲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童年时,社会黑暗,家庭贫困,从小就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直到成年,与我父亲成家后,又因为我家成分高,受尽了屈辱和苦痛。即使这样,母亲也从未失去对生活的信念,从未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让儿孙们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母亲和父亲带领全家,三次搬迁,东奔西跑,苦苦寻求全家人的幸福之路。母亲一生遭受了别人难以忍受的苦痛。本该安度晚年,谁料二零零三年,我的父亲又不辞而别,离家出走,母亲遭受的心灵折磨,更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母亲为了儿孙们的幸福,为了等待父亲的归来,默默忍受着煎熬。毅然快乐的面对生活,为儿孙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晚年时,母亲又遭受着各种病痛的折磨,但坚强的母亲,并没有被病魔吓到,而是苦苦抗争着,并闯过了一道又一道的险关。母亲用她的实际行动,为儿孙们树立了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只知付出,不求回报。只知关心他人,全然不顾自己。母亲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我们的身上,时刻牵挂着我们。当我们过得顺利时,她就眉开眼笑,当我们稍有不顺时,她就忧心忡忡。特别是远嫁的孙女竞芳,更让她牵肠挂肚。母亲常常烧香念佛,祈求神灵保佑儿孙们平安幸福。</p><p class="ql-block"> 对亲人是这样,母亲对待他人也是这样,总希望好人能一生平安。无论亲友,还是四邻,不论谁家,只要有需人帮忙的事,她总是跑前跑后,尽其所能,全力相助。她一生与人为善,宽宏大量,忠厚仁慈,乐于助人。她的美好品德,为儿孙们树立了典范和榜样。 </p><p class="ql-block"> 跨入新世纪后,整个社会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活早已苦尽甘来。咱家的光景也越来越好。儿孙们多想再侍奉您几年啊!可天不遂人愿,您一直被病魔缠身。记得您在二零一二年时,您被查出患有肝硬化,由于医治及时,特别是您的意志坚强,心态平和,您的病情虽有反复,但总体趋势平稳。特别是二零一六年下年,听您说,吃得、睡得、身体很好,你们不要为我操心。我还在心中暗自庆幸,我的老母亲终于可以迈过这个病魔坎了。那曾想,二零一七年中秋节前,母亲的病情恶化。儿女们投医问药,竟是徒劳无功。二零一七年八月二十日您丢下儿孙和亲人,踏上西去不归路。</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这样走了,带着无尽的牵挂和留恋,永远离开了我们。那个日子,那个时间,在我心里像一处无法结痂的伤口。您的深恩未报,儿孙们愧疚不安。心中只有无限的思念和悲伤。 </p><p class="ql-block"> 母亲啊,虽然您离开我们五年多了,但您的音容笑貌和美好品德,永远留在儿孙们的心中。儿孙们一定会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按照您的教诲和期望,正直做人,踏实做事,善待他人,回报社会。一定会兄弟团结,妯娌和睦。善诱孙辈,追求上进。阖家同心协力,振兴家业,以告慰您和父亲的在天之灵!我们祈求能常在梦中与您重逢团聚!</p><p class="ql-block"> 长子:安如 敬撰 </p><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二年十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