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区整改——清平镇中心幼儿园中一班

艳艳

<p class="ql-block">近期我们中班年级组对建构区进行了教研活动,根据教研后的思路逐步对建构区进行了调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p> 建构区 中班搭建水平 <p class="ql-block">1.能够使用各种材料进行建构活动,可以将这些材料组合成各种形态和结构。</p><p class="ql-block">2.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规划,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结构和形态等。</p><p class="ql-block">3.能够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一个作品,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p> 引导性的环境创设 <p class="ql-block">调整前:调整前的墙面中,对建构的方法不够多元,易让幼儿陷入自己的惯性思维,没有创新,更难有突破,不利于幼儿灵活思维的发展。同时,建构材料提示方法的种类不够丰富,遇到问题板块没有及时引导幼儿,导致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消减了幼儿的探究兴趣。</p> <p class="ql-block">调整后:</p><p class="ql-block">调整后的墙面出示了更多材料的搭建方法及技巧,包括混搭技巧,这样丰富了创造内容,激发了幼儿的建构兴趣,极大提高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求。在对幼儿的基础经验提示中,选择了对幼儿稍微有挑战的图片,以让幼儿能够突破已有经验达到更高水平。</p> 材料投放 <p class="ql-block">调整前:</p><p class="ql-block">材料的投放过于随意、盲目,缺乏有序性,不便于幼儿幼儿收取操作,也不利于培养幼儿有序归类习惯的养成,材料也不多,导致幼儿很容易失去兴趣。</p> <p class="ql-block">调整后:</p><p class="ql-block">我们把材料有序的存放,同类的、是的,集中就近存放,便于幼儿的取放。并且我们增加了塑料杯子的数量,以塑料杯子为主要材料,孩子们都非常感兴趣。</p> 记录倾听分享环节 <p class="ql-block">调整前:</p><p class="ql-block">没有让幼儿以绘画的形式表征,只是口头表征,导致幼儿在搭建方面只是想怎么搭就怎么搭。没有什么主题,遇到问题就放弃了,没有让孩子进一步提升搭建技能。</p><p class="ql-block">调整后:</p><p class="ql-block">老师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以绘画和口头表征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幼儿能够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使搭建技能逐步提升。</p> <p class="ql-block">通过教研活动对于建构区区域材料的投放,我知道了既要结合基础经验和主题经验又要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在搭建技能方面,要及时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以后工作中我会认真跟其他老师学习,把区域环境一步步做好,让孩子们经验逐步得到提升。</p>

幼儿

建构

材料

搭建

调整

教研

经验

表征

能够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