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 <p class="ql-block"> 刘新学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获评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曾主编《学前心理学》、《特殊儿童发展与学习》与《学前融合教育》等,主持江苏省一流课程一门,参编教材多部,翻译《特殊儿童体育教育》等。主持江苏省哲社重大项目1项。</p> —、特殊需要儿童的分类 <p class="ql-block">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标准中,将残疾人分为七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中每类残疾按其程度分为1-4级。</p> 二、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 <p class="ql-block"> 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是指特殊需要儿童从孕育到出生后的身心发展与知识经验习得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遵从人类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span></p> <p class="ql-block">1.从低级到高级与从简单到复杂</p><p class="ql-block">2.遗传、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p><p class="ql-block">3.潜能与可塑性是学习的基础</p> 教育万能论 <p class="ql-block"> 康德认为,人之所以成为人,完全靠教育。莱布尼茨说,如果给他以教育的全权,不需要一百年,就可以使欧洲改观。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他在《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中,反对天赋观念,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遗传素质不存在差别,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人的性格、气质和精神都是教育的结果。</p> 环境决定论 <p class="ql-block"> 华生:"给我12个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不论他们父母的才干、爱好、倾向、能力和种族如何,我保证能把其中任何一个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美术家、大商人,以至于乞丐或强盗。"(《行为主义》1921年版)。在同年发表的《婴儿心理的研究》一文中,他说:"五岁以前婴儿的人格,可任我们的意志造成或毁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关键期/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span></p> <p class="ql-block"> 没有一个关键期会突然关闭,它们会逐渐停止。 键期只限于第一个三年的说法也不对,那些有关键期的学习种类都有不同的关键时段。在很多情况下,窗口似乎从来都不完全关闭,学习虽然更困难,但会一直延续到成人。基于此原因,研究人员宁愿用"敏感期" 这个词。</p> (三)儿童的发展阶段 <p class="ql-block"> 阿普加量表诊断标准:一般测试两次:出生后1分钟接受阿普加的各项分类测验;5分钟后第二次测试。其内容:最高为10分,表明新生儿非常健康;7分~9分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正常;4分~6分表明新生儿健康状况较差;获0分~3分的新生儿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抢救。得分不仅与胎儿生活有关,而且与新生儿以后的发展有关系。</p><p class="ql-block"> 13121 结果判断:1.异常 ①2个或更多区有2个或更多项迟缓;②1个区有2个或更多项迟缓,加上另1个或多个区有1个迟缓,并且该能区切年龄线的项目均失败者。22.可疑 ①1个区有2项或更多迟缓;②1个或更多区有1个迟缓,并且该能区切年龄线的项目均失败者。3.正常 无上述情况者。民仅供考生计时参考,考试时间以考00E国 天主AN 如谐RO9有McP福州出酒4中通安出中中人顺星轩中以意文化10平等V具玻油161</p> (四)格瑞斯藩的功能情绪发展 <p class="ql-block"> 他把儿童情绪发展分为六个不同的阶段,他的情绪发展阶段理论不同于皮亚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阶段他们在对发展阶段划分时都有一个时间段而且不重叠,而Stanley Greenspan的情绪发展阶段有一个重叠部分</p> <p class="ql-block"> 发展阶段简易记法 :一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走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学扶走捏小物,一岁说话会迈步。二岁跑跳上下楼,吃饭坐盆会洗手。三岁歌舞骑小车,画画折纸搓泥球,辨色数数认形状,待人接物有礼貌,穿脱鞋袜和衣裤。</p> 三、特殊需与健全儿童的教育差异 四、家庭应对方式与特殊需要发展 (一)家庭ABCX应激模式 <p class="ql-block"> 希尔对二战后老兵展开了研究。他设计了一个叫做ABCX压力模型(Hill,1958)。如果一个孩子被诊断出残疾在,这个模型中A代表家庭每天面临的压力以及随着危机所带来的压力。B代表家庭的资源,用以减缓和解除它的压力,C代表家庭的评估或定义它所面临的危机。基于Hill的模型,A,B和C彼此互动而产生X,这是家庭遇到危机后的反应。</p> (二)家庭FAAR模式 <p class="ql-block"> (Family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Response Model)。在FAAR 模式中,帕特森强调了家庭的调整和家庭对压力的适应性的重要作用,而不是简单机械的处理问题。她解释说当整个家庭接收到有一个残疾儿童作为家庭一员的时候,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开始意识到一个新的任务的开始。</p><p class="ql-block">▲家庭FAAR模式分成两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是所谓的调整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二个阶段是适应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 调整阶段一种是情境意义上的(situational meaning)和全局意义上的(global situational meaning)。在情境意义中,家庭针对他们对残疾的限定和他们自己的能力采取主观的态度。在全局意义中,家庭成员之间分享信仰、意义以及面对残疾的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 适应阶段 可以采用积极的方式帮助家庭认识和接受残疾儿童,同时,帮助家长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达到平衡。在应对模式中,有一个特殊的时期是需要家庭意识到残疾儿童的存在。在适应和满足残疾儿童的要求方面,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需要不同长度的时间来调整和适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