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东大地 探索中华文脉——阳光摄影团沿黄行第三站采风纪实(三)

飞儿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宅门女人一把相思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庭院深深几度风雨情</b></p><p class="ql-block"> 上午在河津大梯子崖游走得十分尽兴,亢奋驱走了疲累,不过比预计的时间延长了半个小时,下山来到停车场已经12点半,司机小闫很热情地联系景区饭店,但只有人家内部餐厅,不具备接待团队进餐条件,不得已我们只好驱车向万荣进发,推迟进食大家并无怨言。</p><p class="ql-block"> 万荣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在运城市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年以前曾经来过一次,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三白瓜。三白瓜在当地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万荣县的特产之一,说是甜度高、口感好,是瓜中白富美。可我慕名吃到嘴里的感觉是酸涩无味,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同行的人跟瓜农还大吵一通,明明就是生瓜么。结果被人家一顿奚落,不是山汉是市汉,么见过世面。瞧瞧,万荣笑话就这么来的。印象之二是万荣笑话,以富有地方特色的幽默形式,形成万荣人日常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让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万荣独有的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奔着万荣的李家大院来的。大院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它深深植根于山西的乡土之中,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人文风貌。我们常去的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等几个大院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了山西大院文化的代表。而万荣李家大院更是有着极其丰厚的内涵,以善构成了内在渊源。我们在李家大院看到除了恢弘的建筑、精美的雕饰外,映入眼帘最多的是“善”字。大致浏览一下介绍,知道历史上这里曾涌现出许多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善人。这种慈善传统也影响了李家的家风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在建造大院时充分考虑到了善的因素。李家为当地提供便利的交通,修建村庄的道路,提供生活和生产上的便利。这种善行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也使李家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p><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大院文化中,“善”字是它的精髓所在。无论是乔家大院的仁义、诚信,还是王家大院儒学、礼义,或者是常家大院的历史、人文,都突出体现了一个“善”字。善字不仅是一种道德标准,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大院文化这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品质和人文风貌。其中,“善”字是它的精髓所在。了解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的五位美女一进大门就被路边悬挂的明清服装吸引住了,不知谁带的头,每个人花168元租一套穿戴起来。单反大爷们一看,得,这一下午甭打算再去下一景点了。走在李家大院,神情、体态,与环境的和谐以及即兴表演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五位美女身着明清时期的华美服装,走在李家大院中,瞬间就穿越到百十年前,将那个时代的生活场景重现。她们神情专注,体态优雅,走在石板路上,一颦一笑都极具那个年代的妇人,一举一动都活脱脱流露出宅门大院优雅富态的老夫人、待字闺中的千金小姐、婀娜娇媚的大家闺秀或唯唯诺诺的伺奉丫鬟。只是走路少了那份三寸金莲该有的轻盈。服装的华丽与环境的古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女性的娇美。这种明清装扮,为她们增添了几分古韵。大院的环境与她们的服装、神情、体态和谐共存,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停滞。阳光透过院中的古树,洒在她们的身上,形成一片光影交错的美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古香,让人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环境很容易激发表演欲望,我们阳光团的女人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天分,她们即兴表演,或打情骂俏,或深情对视,或笑语嫣然。坐在花轿里那台词不用你设计,应景的角色词汇立马就脱口而出,走在庭院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不用你导演,那种情感把控,那种眸子里投射出的顾盼神飞,那种锁在深闺的幽怨哀伤,都非常到位的给你演了出来,那种生动的画面,把人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此时,大院内的所有事物都为之倾倒,连同我们这些拿相机的大老爷们。</p><p class="ql-block"> 李家大院场景就像是一首美丽的诗篇,将过去与现在、古韵与现代风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论是画面中的色彩、光线、人物的表情与动作,还是环境的营造,不仅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为着装的情景环境人像创作开启了新的思路。</p><p class="ql-block"> 一下午兴致异常高涨,直到大院闭馆。</p> <p class="ql-block">  大观园的佳丽何时跑到了李家大院?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先得问问本导,大院古韵悠长,只要身着一袭绸缎,游走于雕梁画栋、秦砖汉瓦的古建院落,电视剧中的古装情结还要你刻意营造么?看我们这帮美女们,衣裙披挂起来瞬时就回到了百十年前,一招一式还用你指拨?活脱脱的红楼金钗,只不过以刘姥姥的年纪演出宝钗晴雯来,也实在牵强了点,好在俺们就是逗乐搞笑,168元一套租俩小时,感觉一下就算爽到了,谁说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  田财主这一角色早在东北行已经盖棺定论,当时也就只有三个姨太太,大太太作为原配地位不可憾动,三太太文琴比较受宠,无争议,只是二太太人选尚不明确,此行玉曼不知何故充当了二太太一角,自诩田财主给其一套四合院,炫耀于其它姨太太,也不怕家产分赃不匀起内讧。不过从南洋归来之田财主,因总是没完没了纳妾,还娶什么洋妞,在先前的姨太太太面前未免理短,最终落个柴房下榻,也还亏了这帮姨太太念旧情,不然叶落归根落个家徒四壁,老小子最终混个没结果。</p> <p class="ql-block">  格格,这一名儿咋听有一种影视剧里皇亲国戚的感觉,后来听说,人家谷娟娟家族还真有一点满清皇家血统,搁多少年前,真就高不可攀,娟娟入戏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以格格之名做噱头引出故事,很容易把时代感轻松带入,一种自然流露的落魄放在格格身上显得自然贴切,楚楚可怜的神态让人物的情感顺理成章,还有那种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的内心倔强,让人物性格有血有肉的发挥。我想,这就是人性的必然走向,花他田财主银子去——成为一种封建社会受压迫妇女的反叛和呐喊,是一种积极的挣脱封建枷锁的精神体现。</p> <p class="ql-block">  这个视频用了田财主的航拍和小灵眸各一段作品,很清晰流畅。谭晶的《远情》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主题曲,演唱的磅礴大气,荡气回肠,很喜欢这段音乐就配上了。我们沿黄行到了李家大院,女士们换上特定的服装,那一刻,穿越感让人时而朦胧时而清晰,时空交替变换着,我们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表演欲让时代定格,即便是插科打诨也把年代气息自然融入到情境中,这种即兴的环境表演让我们犹感兴奋。其实,不需要刻意的表演,水到渠成一气呵成成,那是最自然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