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河南省融合教育工作全貌 河南省教育厅基教处 贾祎祺

素衣

专家介绍 <p class="ql-block">  贾祎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博士生,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四级调研员,国务院“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个人”“河南省巾帼建功标兵”“青年岗位能手”“省教育厅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厅级重点课题。参与著作《学前融合教育理论与实务》(编委)</p> 课前小调研 <p class="ql-block">  智慧靓丽的贾老师首先对老师们做了课前小调研。</p> 一、前言 <p class="ql-block">  带着调研问题,贾老师开始了今天的课程解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全纳教育的指导方针</span>:融合教育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科文组织于2006年公开出版的《全纳教育指导方针》提出,融合教育强调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提倡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融合教育倡导尊重、接纳、平等的教育理念。因为每个人生而不同,所以教育也应提供不同的方式,尽量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p> 二、融合教育逐步汇聚凝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融合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span>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又称全纳教育或包容性教育。融合教育通过让特殊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适应教学常规、提升认知技能、增强社会互动等,帮助特殊儿童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促进他们的社会化发展。对于普通儿童,融合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平等、尊重、接纳、包容的思想,同时培养了他们善良、友爱、同理他人,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也为他们成年后对多元化世界的理解包容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是让特殊儿童和普通儿童相互成就的"双赢"教育模式。</p><p class="ql-block"> 贾老师列举了孩子的一些案例,通过分享,我的反思是:每个老师和家长都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给予更多的关爱,同时善于觉察发现极其细微的变化。具体应该1、爱的教育,润湿心灵;2、培养兴趣,树立信心;3、家校合作,共同努力。案例中的老师引导孩子帮他们解决问题,重新给他们树立信心,多宽容,多等待,更多的给她们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用上天赐予老师的神圣天职和使命去善待和欣赏每一位孩子,尊重人格的平等。</p> 三、政策的出台和落实 <p class="ql-block">  8年来,仅省级财政用于试点园资源教室建设、教师培训方面的经费就达到近3000万元。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个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学前融合教育服务体系的省份。</p> 四、搭建支持体系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成效与未来展望 <p class="ql-block">  成效与未来展望。河南省将立足"十四五"发展新起点,深入探索专业化发展体系的构建,不断优化融合教育各个要素,加强融合教育领域的国际国内合作,持续为实现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目标贡献河南智慧、河南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下一步发展举措 。启动实施"1+5+N"的区域发展模式,把全省试点园分为豫东、豫西、豫中、豫南、豫北五大区域,创新开展区域集中培训和辅导,甄选优秀的试点幼儿园,整合当地特殊教育学校或康复机构的资源,逐步培养5个区域学前融合教育资源中心,使其能为区域内N所试点园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扩大"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融合教育专业委员会"的专业研究能力,开放全省试点园作为国内融合教育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基地,进一步在融合教育理念、理论、机制与实践模式等方面开展专业化研究,开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p> <p class="ql-block">  贾老师对课程的解读给我的体会是: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权利,融合教育是当今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有效实施融合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配合。相信,不久的将来,融合教育之花会越开越盛,真的做到“一个都不能少!”</p>

教育

融合

贾老师

儿童

河南省

学前

试点

全纳

发展

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