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湖花巷观鱼边上,在一株枝繁叶茂的硕大香樟树下,悄然伫立着一座纪念碑。碑以青铜为料,高1.82米,宽1.25米,镂刻的纹饰是一位女子的倩影。她短发齐耳,宽袖窄裙,双腿笔直纤细,气质温婉,知性唯美,这就是林徽因纪念碑。透过西湖湖光山色映衬出林徽因倩影的剪影,显得更加灵动,仿佛要从碑刻上袅袅款款地走下来。</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1904年生于杭州名门大书香世家。1924林徽因与梁思成赴美学习建筑学。</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我们最熟悉的恐怕是她的文学成就,如果以她的作品定义,最起码可以称之为作家、诗人。最被人们广为熟知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 <p class="ql-block"> 但林徽因最突出的成就是在建筑领域。她是我国第一位,也是到目前为止影响力最大的女性建筑学家。她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 1937年,当时有日本学者叫嚣,说中国已经没有唐代建筑了。要想看唐朝建筑,得去东京和奈良。一次,林徽因在敦煌壁画里发现了唐代的一座大佛光寺。她决定带着这幅画,寻找画中的唐代古寺。</p> <p class="ql-block"> 梁思成、林徽因夫妻二人在战乱年代,在炮火硝烟中,在动荡的局势之下,他们用脚步丈量了大半个中国,还要忍受睡荒郊,吃不饱,遭受蚊虫叮咬的流浪般生活,考察测绘2700多座古建筑。由于路途舟车劳顿,林徽因患了严重的肺结核,梁思成更是脊椎严重损伤。夫妻俩人为了寻访古建筑,几乎透支了所有精力,终于他们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佛光寺。</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穿着旗袍,爬上佛光寺高高的斗拱,高悬的大殿脊檩黑暗无光,蝙蝠盘踞。林徽因、梁思成借着手电光工作了数日,最终在高二丈的大梁底部读出全部题字,证明佛光寺建于公元857年,是中国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当终于看到保存完好的唐代建筑时,夫妻二人顿时热泪盈眶。</p> <p class="ql-block"> 他们在深山里寻找到了遥远的盛唐。直到今天,这座大殿依然保留了1100多年前的样子,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唐代殿堂式的木结构建筑。 巨大的斗拱式的屋檐伸出墙体之外两米多远,就像大鹏展翅一般鹰击长空,有一股胸怀天地,海纳百川的盛唐磅礴气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整理了《中国的文物目录》,为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物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她创建了中国的第一个建筑系,是中国建筑学系的开山鼻祖。</p> <p class="ql-block"> 林徽因还参与到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由碑身和底座两部分组成,底座有浮雕和花纹设计,其中的花纹就是由林徽因精心设计的,有牡丹花、荷花和菊花三种花卉组成,十分精致。林徽因在挽救即将失传的景泰蓝工艺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2006年8月,在林徽因去世52年之后,杭州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共同建造了这座林徽因纪念碑,让这位行走在最美人间四月天的女子与西湖为邻,这是西湖之幸,是杭州之幸,更是我们游人之幸。</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