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三磨展锋芒,一味三情润心间——王永芬名师工作室第十九次活动

悬崖上的斑羚

<p class="ql-block">  一棵开花的树,只有放自己给时光洗练,才能用热烈又厚重的红花,给予驻足的游人最虔诚的信仰和最美的情感体验;一把穿越千年的古剑,只有千百次的锤炼,才能带着岁月沧桑的秘密和历史悠远的记忆,献给千年后的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深沉的依恋。每一次的磨砺都是在为下一次的锋芒蓄力,物如此,人亦然。</p><p class="ql-block"> 没有一堂课是完美的,可只有在一遍遍的打磨和尝试、总结反思后,我们才能提升自身的素养,进而显露我们锋芒。</p><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工作室开展第十九次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听评课为主。工作室文豪、余艳云、樊艳,郑皓月四位老师上示范课,工作室成员认真听课,最后在王永芬老师的带领下开展评课活动。本次活动旨在让工作室成员于听评课的过程中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学,并学会评课的方法,尤其在于对准备公开课、示范课的相关要求和课堂呈现形式的具象化。本次活动既是对上次活动学习理念的践行,又是提升青年教师综合素养的一次重要尝试。</p><p class="ql-block"> 三位上课教师在示范课前认真备课,做好教学设计和学案,并在备课组内不断磨课,在不同的班级试课,一遍一遍的改,再上,再磨,无论是郑皓月、文豪老师的新课,还是余艳云、樊艳老师的复习课,四位老师都在磨砺中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语言,不断加深自己对教材和语文教学的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郑皓月老师示范课——《声声慢》</p> <p class="ql-block">文豪老师示范课——《小二黑结婚》</p> <p class="ql-block">余艳云老师示范课——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p> <p class="ql-block">樊艳老师示范课——议论文语段分析句的写法指导</p> <p class="ql-block">  听完四位教师的示范课后,王永芬老师组织工作室成员对这四堂课进行评课。首先,由工作室成员秦何雷老师主评,秦何雷老师从每位教师的课题的选择,目标的设定,教学设计,课程的完成度,学生的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等方面出发,陈述了自己的看法及所思所感。</p> <p class="ql-block">秦何雷老师评课</p> <p class="ql-block">  接着,工作室成员郑皓月老师对四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知识,以及环节设计的紧密度,推进的合理性等方面作了细致点评,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提出四位教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号召工作室成员一起学习。</p> <p class="ql-block">郑皓月老师评课</p> <p class="ql-block">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王永芬老师作总结。王老师先对两位点评的老师作评价,并以此来指导工作室成员在评课时应该注意什么,评价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王老师还高屋建瓴地提出,无论是工作室是上新课还是复习课,都应该落实“一味三情”,一味即“语文味”,三情即“激情,才情、考情”。所谓“语文味”,应当是读写品三者结合,落实“核心素养”,教真语文。所谓激情当是语文教师对课堂的热爱和对学生的热爱,当是从备课、到上课,再到反思调整的整个过程的酣畅。所谓才情就是语文老师“旁征博引,博闻强识”的才学魅力。所谓考情,当是语文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必须落实的考情问题,依照课标要求,回归课内教材,落实各类考点,采取创新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将教学落到实处。王老师的总结,让工作室成员若临秋水,如沐春风。</p> <p class="ql-block">王永芬老师总结并指导</p> <p class="ql-block">  磨,方显坚韧,方可吹尽狂沙,方能尘去光生。评,方知山高路远,芳华待灼,砥砺深耕。“一味三情”牢记心间,做一名在考情路上蹀躞,用才情与激情种一颗星星,赠一轮明月的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的柔光里,尽情的徜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