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关注 全方位进步——魏都区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小学语文一至三年级主题教研活动

许昌市光明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秋风乍起天渐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为引导教师从多个角度关注课堂教学和自身发展,助力魏都区全区语文教师全方位进步,10月20日上午,在魏都区教研室的小学语文教研员陈喜玲的组织下,魏都区一至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齐聚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参加了“多角度关注,全方位进步”主题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项,由许昌市光明路小学副校长夏俊丽和许昌市健康路小学教师王莹带来的微课《解读新课标》。</p> <p class="ql-block">  夏俊丽老师从语文课程标准、课标描述以及案例解读三个方面分享《我眼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教学》。夏老师提出文学阅读旨在帮助学生积累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提高审美品位,而创意表达则是多种形式呈现,表达个性思考的读写活动。并以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为例,通过学习任务群形式进行案例解读。</p> <p class="ql-block">  王莹老师提出随着学段的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呈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梯度进阶过程。并以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及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为例,分学段展现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梯度。王老师强调,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只有看到它在各个学段的进阶变化,才能准确定位思维能力培养的落脚点和提升点。</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二项,由许昌市健康路小学教师袁帅带来精品课例分享《静夜思》。袁帅老师两个课时通过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从读懂诗题、识记生字、读好古诗三个学习任务落实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目标。第二课时则设置三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学习任务,分别为以画绘诗,明诗意;以笔写诗,传诗情;以声诵诗,润诗心多种形式展示古诗学习成果,以文化人。在任务群的引领之下,让学生感受诗在眼前、诗在课堂、诗在当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节好的精品课,不仅内容精,还要形式精。魏都区小学陈喜玲从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制作和规范上传四个方面为老师们分享精品课录制上传需注意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项,由许昌市健康路小学副校长潘亚楠分享《教师专业能力测试分析》。潘老师从试题类型与分值分布、试题分析两方面进行交流,潘亚楠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好似拨云见日,让我们对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四项,许昌市文化街小学教师罗菲菲分享《观摩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展示活动心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老师从朗读展示、书写展示、才艺表演、课堂教学展示和知识素养现场答题这五项内容进行展示。从罗老师简短的分享中,感受到参赛老师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教学能力,无不展现了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精神风貌和专业水平。行稳方能致远,千里源自跬步,这精彩和从容背后是深厚的文化知识和理论知识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由魏都区小学教研员陈喜玲对近期听课视导进行总结,提出宝贵意见。教研员陈喜玲强调教师应从情景创设、任务驱动、活动支架、课内外资源、教学评一体化、思维这六个词入手,重点关注解读新课标,为教师课堂教学及专业水平发展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教以潜心,研以致远。此次教研活动,犹如教育道路前行中的一道光,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契机。未来,魏都小语人将带着教研活动的所得,带着新的启发思考,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革新教学方式,共研共享,凝智共进!</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议婉</p><p class="ql-block">审核:夏俊丽</p>

魏都区

老师

语文

教师

小学

许昌市

活动

教研

陈喜玲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