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 徐海兴排长

戴望天(夏云松)

<h1>海兴排长走了,带着与病魔作出顽强斗争的豪情走了。</h1><h1>在几年中,病魔伸出魔爪时时刻刻欲要把他带走,他凭着坚强意志,斩断魔爪硬是挺过来了。比一般的病人多挺了好多年,他在学生时期是学校六十米与百米的短跑冠军,还是跳高冠军,近几年与病魔作出斗争取得胜利的病友中,他也是冠军无疑。这是海兴排长的坚强意志所决定的,也是因为有经历过大兴安岭和大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所决定的。</h1><h1><br></h1><h1>当年支边大兴安岭时,正值青春年华时,他是我们二排的排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是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也是海兴排长的行为准则。他嘴上从来不说这些感动人心的话儿,总是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这一美德。</h1><h1><br></h1><h1>在平时工作中,他总是走在第一个,干最重最累的活儿。为了方便大家锻炼身体,他用桦树小杆作为单杠,两边两根坚实的落叶松木头作为立柱。从此,我们几个体育爱好者可以在单杠上做引身向上或前后滚翻动作。喝水不忘掘井人,单杠上翻滚不忘海兴排长。</h1><h1><br></h1><h1>记得,1971年,我妈病重,我寄回家一百元让她动手术,其中二十元是海兴排长慷慨借给我的。</h1><h1><br></h1><h1>前几年,我写过《初入兴安十二首》小诗,其中第八首就是写海兴排长的。在学校他跑步比我快,跳高比我高(跳高我不服输,拼命起跳,最后还是落后两个名次),他是我心中的榜样。</h1><p class="ql-block"><br></p><h1>海兴他走了,但是他那与病魔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使人难忘,他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美德永远留在我辈心头。</h1><h1><br></h1> <h1> 1971年6月摄于图强筑路队西坡</h1><h1><br></h1><h1>10月14日上午听岭友讲,海兴排长快不行了。中午前我前去探望,海兴的妻子顾女士介绍说,准备后天出院。我坐在病床边和海兴,海兴的妻子聊了好多。海兴指着自己的胸口部位说很疼。我看到顾女士的手不断地在给海兴轻轻地按摩。</h1><h1><br></h1><h1>我和海兴排长谈起1972年他得黄疸肝炎长期生病的事情,他非常清楚的纠正说:“是急性肝炎”。</h1><h1><br></h1><h1>我还跟他谈起做单杠大家一起锻炼的事情,他眼睛中闪着光芒。我送了两只今年十月上旬从大兴安岭朋友那里不久寄来的灵芝。海兴排长的妻子顾女士说:“五年前你们几人一起来来看望时,你也带来两只灵芝。谢谢你。”并且嘱咐坐在椅子上的女儿,准备熬汤给海兴服用服用。谁知六天,六天不到海兴排长就离走了。</h1><h1><br></h1> <h1><br></h1><h1>想写些什么,写下上面的一些感受,又写下一首小诗怀念海兴排长。</h1><h1><br></h1><h1>翱翔大岭一雄鹰,</h1><h1>转战大庆破厚冰。</h1><h1>今日高飞云彩外,</h1><h1><b>天堂宫殿亮明灯。</b></h1><h1><br></h1><h1><br></h1><h1>附:</h1><h1><br></h1><h1>清晨梦里掉冰窠,</h1><h1>睁眼浓霜结被窝。</h1><h1>忽觉房中烟雾起,</h1><h1>海兴排长火柴磨。</h1><h1><br></h1><h1>注:初入大兴安岭,担任排长的徐海兴等干部很辛苦。那天后半夜三四点钟,大铁桶中的火不知何时灭了。枕边已经浓霜斑斑,周身好冷,好像没有盖被子似的。卷缩着的我,没有想到要爬起来点火的念头。一会儿,帐篷里有烟雾腾起,翘首看到徐海兴排长抖着双手在点火柴。由于引火柴太潮,点了好久,才点着。好感谢当年认真负责的徐海兴等干部的辛勤付出。</h1><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