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看书有感

会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天气好晴朗,气温也不高不低,上午宅在家,去K歌平台上混点,把老房东查铺再唱录一下,仍然是A,勉强及格,朗读发布了一首诗意的中国,另外把前天在东湖步道单车上骑行时随摄的秋景,把它当更新的美篇视频发布了,有五百多的点击,不算多也不算少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午后仍然是独自出去遛遛,先打算去光谷尝试坐坐才开通的,也许是全国首辆正式运行的空中客车,看是个什么滋味儿,后来想干脆哪天把老哥约一起去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悠哉悠哉地朝省图走去,约三点多进到馆内,在三楼文学书籍外借区,随机选了几本书,有季羡林、方方、贾平凹…几位著名的,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家写的散文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蜻蜓点水般地,把这几本书'断章取义'地翻阅了一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印象较深的,一是季老约九十多岁时写的一篇散文,题目是时间,大意是讲他从书房内时钟的秒针一跳一跳,引发他的心也随之一跳一跳,因之强烈感觉到了时间,就是这样子在不停地流逝着,再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和柳树的叶子,随光线的移动,其叶色也在慢慢地由浅入深地变幻着,联想到过去古人没有钟,完全靠观察总结出一套掌握时间的,二十四节气的实用经验,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月亮的阴晴圆缺,春雨夏阳秋风冬雪四季的轮回,有诗写道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岁中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这些古人谓叹岁月流逝的诗句,更加激起老人对时间一往直前永不回头之韶华易逝,不觉老之已至的无奈…,可一但认识到这些哲理,对于天命难违,生死有命反倒更为坦然地接受,一切顺其自然的话也就脱口而出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二是本市著名作家方方的一篇,谈某年以作家身份应邀访美,而写的游记体散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因为她多年前曾得到过老作家徐迟赠送的,他翻译的梭罗的世界名著<凡尔登湖>一书,並叮嘱她好好看看这本最值得读的书,自打她看了后,除了收获满满外,对此书的作者及书中的背景地凡尔登湖,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无奈远在天边,只能心向往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恰好这次访美机会难得,正好去拜谒一下心中的那个'圣地',…当美方得知她的这一额外要求,便破例热情的安排了这一行程,当她真的到了那里一看,心目中的凡尔登湖原来只是一面很小的湖,好在周围的森林倒是郁郁葱葱广大无边,作者梭罗自己亲手建造的,並在里面自食其'果',並创作出这本名著的小木屋,因考虑到方便来访者参观,将原屋拆了,然后在一条公路边,按里外原样重建了一栋,还在屋旁摆放了一尊梭罗的雕塑像,供人瞻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一切为满足旅游所需这个问题上,看来中外都差不多,作者写道虽然有点'失望',但必竟见到了如假包换的凡尔登湖及沉思中的,心中的偶像梭罗,引发了一阵思'古'之幽,足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这中国作家崇拜一位外国作家,千里迢迢去圆自己的梦,这则故事本身,还是蛮感人的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以上内容嘛就权作是今天进馆看书后的,一点点读后感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首鼓浪屿之波,请欣赏!</b></p> <p class="ql-block">图片源自网络,鸣谢!侵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