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一日

你说远吗

<p class="ql-block">  秋高气爽,出游的黄金时节,几位好友相约,去宁海小游一次。下高速后,我们首先去前童古镇。</p> <p class="ql-block">  前童古镇,始建于南宋绍定6年(公园1233年),据介绍,目前古镇里拥有明清道地150多个、房屋2000多间,有1200多座小石板桥,是浙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走过青石路,踏着悠远的历史,仿佛看到南宋末年那个官居迪功郎的童潢。在一次游历中他偶然发现这块“山环水绕、围而不塞、藏风得水”的“风水宝地”,于是举家从台州的黄岩迁徙到此,因居住在慧明寺前所以名叫前童。由此而始,历经数百年,至今,这里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童姓聚居地。</p> <p class="ql-block">  陌巷里的鹅卵石上刻满童姓人家曾经洒落的记忆,岁月的墙上,爬着新藤。明经堂的书香在历史里久久飘荡,职思其居里孩童的朗朗书声仿佛还在耳畔,前童邮局由古驿站而来,古老和现代的信息交织,还在没完没了的传递着。</p> <p class="ql-block">  前童古镇的每条街道,都是半路半水,这无始无终流动的水,年年岁岁,流走了多少旧人的笑与哭,而今,历史走进了新时代,无论是久居于此的童姓人家还是来此或小游或办事匆匆过客,脸上洋溢的,都是笑。</p> <p class="ql-block">  走出前童古镇,我们前往十里红妆文化园。</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建在低山缓坡上的恢宏建筑,占地面积78亩,建筑面积11800平方米,共设有三区十四厅,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婚俗”为主题,较为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浙东独具魅力的婚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能重点参观几个厅。在婚床展示区,一张清代万工床非常引人注目。该床长6.6米,宽3.9米,高3.18米,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飞檐三挑,五廊五进。据传,此床由各种工匠数十人用五年时间耗时万余工制作而成。在婚书展示区,展出的婚书基本上是民国期间和解放后的,其品种和数量稍逊于我的好友文君兄的个人同类臧品。</p> <p class="ql-block">  临近傍晚,我们又赶往上金谷。上金谷全名叫上金谷文化旅游风景区,位于岔路镇上金村。去过的人都说,这里的夜景比白天好看,如果白天去,在里边会无所事事,若是干等到晚上,那太浪费时间了。我们谨遵前人教诲,选择在傍晚时分赶到这里,这样既可以领略上金谷的白天风光,又可以看美丽的夜景,时间也不浪费。</p> <p class="ql-block">  据介绍,上金谷总规划面积8200亩,一期主景区项目规划面积约2800亩,已投资近20亿元,景区以古代商圣、慈善鼻祖范蠡为核心,打造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里边转了一圈,大概是由于天资愚钝的原因,竟感觉不到景区的主题所在,除了一条西施花街和晚上的一场演出以范蠡为主线外,景区里似乎没有其他范蠡的元素,西施花街给人的感觉也无非就是解决在景区里游玩的吃饭问题。我看到人家发的白天的照片千遍一律是门口和龙柱,至多还有一只聚宝盆。</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个在景区不找出一个不同点而不罢休的人,人家拍门面和龙柱,我把焦点集中在水面上。景区深处有一条河(估计是人工河),河不长,岸边种满绿植。我在河边徘徊,试图用手机拍出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虽说是傍晚,但遗憾没有夕阳。河边游人不多,他们的焦点不在于此处,这样也挺好的,没人跟我抢镜头。</p> <p class="ql-block">  大约7点半,上金谷的精彩时刻来了,百来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黑暗的夜空中勾勒出许多不同的图案,彩凤凌空、巨龙嗥翔、武圣关公等等轮番变幻,看得游人欲痴欲醉。不一会,水面上响起悦耳的音乐,随着音乐响起,喷泉踏着旋律在水面上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  由于来得不是时候,更精彩的“飞龙在天”出于“设备维护”的需要,我们无缘看到。</p><p class="ql-block"> 2023.10.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