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做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你若盛开

<p class="ql-block">  糖尿病患者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糖尿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据统计,我国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率为60.3%。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所致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也是最早出现的,贯穿糖尿病的各个时期。神经传导异常的发生率高达100%。糖尿病的病程越长,本病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p> <p class="ql-block">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p><p class="ql-block"> 周围神经分为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感觉神经受累最为常见,患者常表现为双侧肢端麻木感、针刺感、蚁行感、烧灼感。有的患者表现为感觉减退,四肢如戴手套、袜套,对冷、热、触、扎等刺激不敏感,甚至发生心肌梗死时也感觉不到疼痛(无痛性心肌梗死),极易被漏诊而延误救治;还有的表现为感觉过敏,甚至睡觉时被子的压力都会觉得疼痛难忍。</p><p class="ql-block">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往往具有双侧对称、下肢比上肢重、远端比近端重、夜间比白天重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内科二病区的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器,可以有效的判断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判断已合并的周围神经病的严重程度、判断经治疗后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恢复情况等。</p> <p class="ql-block">肌电图检查能够更好的评估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的情况,让医生能及早地对疾病作出诊断,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地治疗,延缓疾病并发症的进展。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p> <p class="ql-block">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做肌电图的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同时,控制好血糖,重视足部护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风险,延缓危险因素发展的进程,也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级预防策略。</p> 健康小贴士 <p class="ql-block">●控制好血糖: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血糖可以减少或延缓神经病变进展;因此,平时注意血糖监测,保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是防治并发症的基础。而2型糖尿病单纯控制血糖,并不能完全阻止神经病变发生。</p><p class="ql-block">●调节好血脂:有血脂异常者,可服用他汀类降脂药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2.6mmol/L以下。</p><p class="ql-block">●控制好血压:血压升高与神经病变相关,高血压患者用药将血压控制在140/80mmHg以下。</p> 健康小贴士 <p class="ql-block">有下肢疼痛症状,即使经过肌电图等检查找不到神经病变的证据,但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睡眠的患者,可以服用一些改善症状的药物,如阿米替林、普瑞巴林、加巴喷丁、曲马多等,来减轻神经病变造成的各种痛苦,提高生活质量。</p><p class="ql-block">长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引起患者失眠、焦虑、抑郁,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因此止痛治疗对这些患者同样重要。国际指南非常重视和推荐应用抗抑郁药物等各种减轻痛感的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不要担心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而不愿意用药。</p> 健康小贴士 <p class="ql-block">1. 注意自己是否有手脚麻木的感觉。</p><p class="ql-block">2. 足底是否有老茧,足趾是否有鸡眼。</p><p class="ql-block">3. 用大头针刺激足底皮肤,看看是否感觉不到疼痛,或痛觉过敏。</p><p class="ql-block">4. 看看自己的脚对热水的耐受力,水温超过40℃是否还不觉得烫。</p><p class="ql-block">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Yes”的话,很可能已发生神经病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