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融合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 李改玲

素衣

国培计划 一、校园融合文化是什么 <p class="ql-block">  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种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文化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文化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p> <p class="ql-block">  此环节解读时李老师导入了电影《喜禾》,电影中一共出现了三条自闭症相关的故事线。片中有一幕非常让人触动,喜禾的舅舅敲击着笼子上的栏杆,金属的共鸣声似乎是他们共同的语言,隐秘地诉说着世界所不理解的话语。正如舅舅身上真实的枷锁,喜禾何尝不是戴着隐形的枷锁,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里,在学校中、社会里处处碰壁。片中田琳作为一个年轻的现代化家长,她既有现代的教育观念,也有更多了解和获取自闭症信息的渠道,因此无疑是片中对自闭症最具意识的家长,之于喜禾来说,他是幸运的。从电影中的2012年到今天已过11年光阴,庆幸的是这期间人们对自闭症和融合教育的认知开始有了曙光,正确的认知是打开隐形枷锁的第一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特教行业的事,这是全社会的事。</p> <p class="ql-block">  从舅舅的身上喜禾妈妈看到了未来儿子的影子,决心让儿子接受融合教育!融合教育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具体指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或活动,营造校园平等友爱、尊重差异、包容接纳、互帮互助的价值取向和文化氛围。</p> 二、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园融合文化 <p class="ql-block">  管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秉持"以特教促进普教的提升,以普教促进特教的发展"的理念,努力构建"五三一"的融合教育实验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使我们对融合教育有了新的理念,新的路径,新的模式,更明确了校园融合文化课程活动的目标,有了努力的方向。</p> 三、校园融合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p class="ql-block">  管城区实验第二小学在郑州这片土地上开拓出融合教育的新土地,正因为有了她们的勇敢和坚定,我们才有机会看到这世界上另一种美丽!</p> 四、七彩乐园里的故事 五、融合教育的误区 六、我们的期待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对她们学校融合教育的解读中,列举了一些孩子到她们学校后发生的变化。孩子们的《妈妈,我想成为你的骄傲》和《天之大》让我们看到了融合教育的曙光,同时内心却有种莫名的心酸。每个特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心碎的家庭,“星星⭐的孩子”需要一个家庭付出太多太多的爱。当"星星的孩子"已经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时,社会不应再使其孤独。社会不应给这些可爱的天使,贴上一个标签,我们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让社会更加个性化,多元化。愿整个社会的爱能照亮他们紧闭的心扉,让这些孤单的天使早日融入五彩斑斓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