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逐渐转凉的深秋十月,我们却迎来了几天的温暖如春的晴好天气,也喜迎了武汉市洪山区初中化学教研活动。</p><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新课标落地,加速化学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2023年10月18日下午,在武汉市英格中学举行武汉市洪山区初中化学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莅临指导的有洪山区教科院江薇老师,英格中学李申庆校长,英格中学教务处主任陈雅洁主任,各兄弟学校的化学老师们以及湖北师范大学的学子们。</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英格中学化学备课组组长陈格格老师主持。陈老师首先对所有到场人员表示了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然后对本场活动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介绍。</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一项:英格中学青年教师倪韵涵老师进行项目化教学课例展示,教学内容是《项目化学习——自制简易制氧机》。</p> <p class="ql-block">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建构主义理论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它主张学生通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复杂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完成一项源自真实世界需要深度思考的任务,在过程中逐步习得包括知识、可迁移技能、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即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倪韵涵老师先让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与统计,了解了制氧机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此情境下,提出了自制简易制氧机这一挑战性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 class="ql-block"> 再通过项目规划、设计制氧机、制作制氧机、总结与拓展、项目评价、课后拓展等六个教学环节,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制氧剂,自主设计制氧机的结构并绘制成图,小组合作动手制作制氧机并检验成果,总结工业产品的制作流程,最后由学生自主进行项目评价,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并以“氧烛”这一简易制氧设备作为课后拓展,以进一步启迪和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合理,教学语言简洁流畅。在倪韵涵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交流讨论和动手实验中,完成了自制简易制氧机这一项目任务,课堂氛围热烈,课堂秩序良好。</p> <p class="ql-block"> 课后,倪韵涵老师对本节课的设计理念、设计过程和教学内容进行了简要说课。</p><p class="ql-block"> 首先,倪老师依据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强化实践性这一新课标要求,确定本节课的项目化学习目标。 </p><p class="ql-block"> 再以江老师提供的一堂微课为原型,将它进行整合和创新,如改进装置,用铜丝和茶包调节反应速率,使装置结构和功能更为优化;然后从项目目标出发,设置六个教学环节,在每个大的环节下,分别以小的任务进行驱动,使课堂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连贯在一起;从制氧原理和制氧装置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用化学实验开展探究活动,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学习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项目过程中,体会工业产品制造的一般思路和流程,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倪老师对教科院和化学组的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由衷感谢!</p> <p class="ql-block"> 郭老师认为,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点突出,设计合理,对本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重点如下:</p><p class="ql-block"> 1本节课项目规划贴近生活,自制制氧机有用、适用;</p><p class="ql-block"> 2在设计制氧机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设计就地选材,安全、便捷、易得、节能环保;设计图样百花齐放,各有所长,及时展示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 3制作制氧机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p><p class="ql-block"> 4有创新,创意符合新课标课改理念——化学生活化;</p><p class="ql-block"> 5学生参与面广,讨论积极,交流大方得体,总结及时恰当,思路中不时闪耀出创新灵感的火花,表现优异。</p><p class="ql-block"> 同时,郭老师对本节课也提出了两点建议:</p><p class="ql-block"> 1进一步打磨细节,精益求精;</p><p class="ql-block"> 2走出去多学,引进来多做。</p><p class="ql-block"> 通过郭老师精彩而详细的点评,我们对本节课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也从其中学到更多,同时“走出去多学,引进来多做”,这样言简意赅又生活化的语言让我们获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三项:武汉市洪山实验外国语中学王亚萌老师进行2023年化学中考试题分析。</p><p class="ql-block"> 王亚萌老师首先从试题导向、知识点考查这两个方面对2023年中考试卷进行了整体分析,认为2023年中考化学试题着重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聚焦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试题命制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注重试题应用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从“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从“解答试题”向“解答问题”转变,充分发挥中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p><p class="ql-block"> 对试卷进行整体分析后,王亚萌老师又通过对武汉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全国各地近几年中考试题等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的方式,对2023年的中考试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分析过程中,王老师把同类型的题目归纳到一起,对题目的考查内容、题型特点和结构、解题方法和思路进行了详细而又重点突出的归纳和总结。</p><p class="ql-block"> 在试卷和试题的分析基础上,王老师对后期教学给出了宝贵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1、精研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的核心价值;</p><p class="ql-block"> 2、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3、构建知识体系,凸显学科素养目标;</p><p class="ql-block"> 4、注重科学探究;</p><p class="ql-block"> 5、强化信息获取、分析处理、逻辑推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6、作业精准设计,做到减负增效。</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四项:武汉市育英中学涂燕老师进行化学教学、备考经验交流。</p><p class="ql-block"> 涂燕老师首先从教师情况、生源情况两个方面对学校概况进行了介绍。</p><p class="ql-block"> 然后,涂燕老师从备课、课中、课后等三个方面和在场老师们分享了宝贵了教学经验。涂老师强调,课前要备好课,要动手制作拥有自己思路和逻辑的课件,青年教师要多刷题,通过“记谐音”“编口诀”“改进实验”等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课中要求关注,教师应关注全体学生是否参与课堂,学生因“被吸引”而关注老师的教学内容;课后要抓落实,要保证家庭作业的质量,利用碎片化时间各个击破,争取达到“人人清”、“日日清”。</p><p class="ql-block"> 最后,涂老师建议老师们在中考复习中主攻中档题,避免题海大战,让学生多讲老师多听。涂老师的意见中肯而易于模仿和实践,给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p> <p class="ql-block"> 活动第五项:洪山区教科院江薇老师进行项目化学习课程报告。</p><p class="ql-block"> 江老师首先对倪韵涵老师的示范课进行了高度赞扬,认为该课教学方式新颖,教学过程精彩流畅,为后期项目化学习打下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然后江老师通过对北京市中考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指出化学学习在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衔接不仅是知识的衔接,更多的是要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从而为高中阶段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在此基础上,江老师鼓励教师们从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学会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具有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 接下啦,江老师对项目化教学的涵义、特征进行了重点介绍和解读,认为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融合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同时为项目化教学提供了设计思路,即问题聚焦 →项目准备→ 项目设计 →作品实现→ 分享反思。江老师还鼓励老师们将跨学科学习和项目化学习融合到一起,进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p><p class="ql-block"> 最后,江老师以教育家杜威的名言结束了本场报告:“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式教育现在的学生,那么我们便会掠夺他们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江老师的报告,内容丰富而深刻,又佐以大量的教学实例,让我们在获得理论指导的同时,又有大量可参照的案例,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她对后辈教师的关爱和指导,让老师们如沐春风,深受教诲,激励着大家为化学教学工作而不懈努力。</p> <p class="ql-block"> 学海无涯,行者无疆,唯积跬步,方致千里。两个半小时的教研活动,理论和观点、知识和方法互相碰撞,闪耀出绚烂的灵感与思维的火花,给在场的老师们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位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在洪山区初中化学各位老师不懈努力下,洪山区初中化学教育事业必将蒸蒸日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