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思考何为道?何为道心?道自然是天地之道,庄子说,道在屎尿,实则应该是说道是生活,吃饭喝水是道,连饭都吃不上也就没有求道的必要了,又或者说连饭都吃不上还依旧能保持道心不改,方为见道。当然我更倾向于后者,古往今来多少人求道而不得,多少人又将道引至仙综幻想,然离道之本源远矣!真正的道应是求得内心的超脱,世俗纷扰,道心既是洪流奔涌依旧静若清风。无论生活怎样依旧乐观面对,道是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时候保持快乐!有了能力多去帮助更多人,所谓道在屎尿矣,有了能力去帮助底层的人,帮助有困难的人,帮助吃不上饭都人。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而更难得的是困难时依旧保持乐观,让自己解脱痛苦,保持快乐!正如“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内心喜乐,见万物可爱,赤子之心常驻,你不能见喜乐之心,自然不能见鱼之乐,鱼之乐实则是我心之境界。无此境界则无法见世间喜乐。老子说道者有、无,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道的规律是无常,天地的不公平是道的本源,然世人见道既是见不公能为之付出一份力,既是有道有规律,有无相生,有无相存。圣人不仁是圣人也无力拯救世人,只能摆在哪里却无能为力,故而需要跟多的人去帮助别人。《逍遥游》中以大境界为道,境界足够大则遨游天地,畅游于大海,亦可以高翔于九天,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境界的大小决定了所能容纳事物的大小,大境界可容天地万物悠游天海,小境界则容不下草芥,麻雀难以理解,鸿鹄的喜乐,也难以明白其境界,境界既是道心的喜乐,和面对天地不仁而行其仁,面对圣人不仁而仁心不改。道可道也,非常道也。天地运行的规律就那样运行着,可是修道的根本并不是遵循那无情的规律啊,而是去弥补规律所不能极的地方,让我们得心温暖,让世界温暖,那才是大道的本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