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伴曲入境,走进名著。</p><p class="ql-block"> 1.欣赏《三国演义》主题曲,了解它是杨慎的词作《临江仙》。</p><p class="ql-block"> 2.一曲新词,引出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它英雄辈出,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文臣武将;它烽火连天,再现了一个个惊心动魄,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它谋略滔天,彰显着中国古人的智慧艺术······它就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p> <p class="ql-block">二、创设情境,关注人物。</p><p class="ql-block"> 1.《三国演义》中塑造了1191个人物,其中有我们的,也有我们的。请问你最崇拜谁?你敬佩谁?你崇拜谁?你喜爱谁?你讨厌谁?你痛恨谁?你呢?好,把名字写在黑板上。</p><p class="ql-block"> (学生纷纷写出自己心中的人物)</p><p class="ql-block"> 2. 这些鲜活的人物,无非三类,雄霸天下的帝王、运筹帷幄的文臣、骁勇善战的武将。</p><p class="ql-block"> 人物众多,内容太长,语言深奥,小学生读得很费劲,于是梧桐老师准备编著《三国英雄传》系列丛书,他打算招一批小编辑,一同参与编写。这样以儿童的视角,儿童的语言编写,易于你们的学弟学妹捧读。请看招录启示。</p> <p class="ql-block"> 3.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三国》中的人物。《三国》中你们最崇拜的是谁?异口同声:“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我也崇拜他。</p> <p class="ql-block">三、聚焦人物,品悟形象。</p><p class="ql-block"> 导语:同学们,有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诸葛亮?(学生说诸葛亮的生平)这是对他高度概括性的评价,下面我们具体来聊聊他——</p><p class="ql-block"> 1.看外貌,揣摩仙化形象。</p><p class="ql-block"> (1)诸葛亮一出场就不同凡响,不妨我们一起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guān]巾,身披鹤氅[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p><p class="ql-block"> (2)指名学生朗读。</p><p class="ql-block"> (3) 看了这些文字,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诸葛亮?</p><p class="ql-block"> (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温文尔雅、气宇轩昂······)</p><p class="ql-block"> 师:难怪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总的归根于一个“仙”字。</p><p class="ql-block"> (4) 齐读片段,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2.聊情节,感悟神化形象</p><p class="ql-block"> (1)不仅外貌深入人心,他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你们知道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小组内分享自己熟知的故事,并交流:从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怎样的诸葛亮?</p><p class="ql-block"> (3) 推荐优秀学生讲故事。(4) 学生互评。</p> <p class="ql-block"> 3. 读评论,丰满人本形象</p><p class="ql-block"> (1)从同学们所讲的故事中,我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诸葛亮,那就是——神。</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苏东坡赞曰:“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卧龙也!”</p><p class="ql-block"> (2)看来,同学们都是诸葛亮的粉丝。历朝历代,也有他的追星族,粉丝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的点评:</p> <p class="ql-block"> (3)这些都是赞誉。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对人物的评价也得一分为二:</p> <p class="ql-block">四、指导编写,推进阅读。</p><p class="ql-block"> 1.如何编好《诸葛亮传》呢?</p> <p class="ql-block"> 2. 播放片尾曲,擦净人物名字。</p><p class="ql-block">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岁月的浪花淘尽了无数英雄,我们唯有用自己的手去书写英雄的传奇故事,传承中华儿女的智慧、担当、胆识和精神。</p><p class="ql-block"> 祝愿大家成功应聘,好书早日问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推进读编一体 传承中华精神</p><p class="ql-block"> 经过反复地研读《三国演义》,根据名著特点,立足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有效开展读书的方法,推进学生的阅读向深度挺进,努力实现乐意阅读、享受阅读、读写同步的目标。在微课教学中,我是这样实施着自己的设想的:</p><p class="ql-block"> 一、创设有效情境,激发阅读兴趣。</p><p class="ql-block"> 教学伊始,我以小说的三要素中的“人物”为切入口,设计编写《三国英雄传》的学习情境。这样学做一体,诱发学生热衷读书的激情,并能读以致用,既收获读书的快乐,又享受自己编写《三国英雄传》的成功;既能掌握阅读之法,又能化整为零地体会人物形象,深入人物的世界,感受其深层内蕴。我重点以传奇人物“诸葛亮”为例,分三步来感受他的形象:1.看外貌,揣摩仙化形象;2.聊情节,感悟神化形象;3. 读评论,丰满人本形象。从而努力引导学生多角度、立体式地体会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的神奇之处,为后期编写《三国英雄传》奠定基础,积累素材。</p><p class="ql-block"> 二、紧扣教学目标,推进“教学评”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既是出发点,又是归宿。在开展第二个环节时,我制定了“聊情节,感悟神化形象”活动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熟悉的故事,其他组员按照评价表进行针对性地评价,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学生在说客与评客的角色转换中,能力得到提升,语言得到凝练,表达更为精准、流畅、活泼、生动、传神……</p><p class="ql-block"> 在分享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能慢慢体会到,无论阅读故事,还是讲述故事,都要抓住人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一系列要素,进行揣摩、模仿,才能使故事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才能使读者爱读,听者乐听。</p><p class="ql-block"> 三、品读多维评价,明析人物本色。</p><p class="ql-block"> 我深知大多数的学生是诸葛亮的粉丝,于是我顺水推舟,博引出历朝历代的名人雅士对诸葛亮的褒评。以朝代为线轴,代表性地一一呈现,既有他的领导,又有他的宿敌;既有文人墨客,更有帝王将相。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评论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诸葛亮的高度评价,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和神机妙算。</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辩证地去分析诸葛亮存在的不足。我主要出示了司马懿、毛泽东的评价。读司马懿的评价,引导学生了解三国后期,之所以司马懿能与孔明之抗衡,就是因为他们都是“知己知彼”,才会“百战不殆”。而毛泽东一针见血的评价,却侧面体现了一代伟人雄韬伟略的军事才能和超凡脱俗的政治敏锐感。</p><p class="ql-block"> 通过三个环节的活动,水到渠成地引向编写《三国英雄传》这一实实在在的学习情境之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读以致用。</p><p class="ql-block"> 微课已过,却留给了我诸多的思考:故事分享,老师是否参与其中;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真的激起学生参与编书的热情;人物的智慧、担当、胆识和精神,学生真的能否去传承???没有经过真正的课堂教学活动,一切皆有可能,同样一切皆是未解之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