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伦台山水情

镜芝草

<p class="ql-block">  题记:上世纪60—70年代,根据国防科工委“靠山、隐蔽、进洞”的“三线工程建设”号召,无数三线建设者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深挖山洞广积粮,大分散小集中,一代代人用青春和汗水建起军工企业,肩负起“三线工程建设”的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 1968年,中央下命令,按照总后155号文件,筹建军区被服厂。选址新疆天山南麓腹地,四路人马齐聚巴伦台山谷,安营扎寨,齐心协力建设被服厂。7988安装营、军区后勤建筑队、兵团砖窑炉火旺、2772筹建处。2772筹建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7555工厂前身。</p> <p class="ql-block">  巴伦台,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北部山区,东接托克逊县,西低伊宁,南通和静县,北邻乌鲁木齐。巴伦台,蒙语为有沙红柳的地方。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三面环山,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黄庙”坐落于此,旁边紧挨着一所野战医院十四医院,山后腹地为和静钢铁厂,山沟深处有一家7555被服厂。</p><p class="ql-block"> 医院、工厂、厂矿企业遍布巴伦台的沟沟坎坎,群山绿水之中。巴伦台的山,挺拔险峻、神态各异,层峦叠嶂、山脉绵长,给人以钢铁般的震撼,给人以伟岸高耸的遐想......历经风雨洗礼,千锤百炼,岩石风化积淀于古老的土地,山体古朴沧桑而又青春靓丽。</p> <p class="ql-block">  解开时间的绳索,思想在跳跃。</p><p class="ql-block"> 沿着巴伦台向西的一条山路,那辆绿色解放牌汽车飞驰不停歇,拐进一条南北走向的山沟。路旁耸立着陡峭的山峰,硕大的岩体旁探出一棵生命力顽强姿态招展的小榆树。路旁下方冲刷出一条长满丛柳、布满乱石的山涧,滔滔的河水奔腾如野马,浑然一体的大山,碎石颠簸的小路,湍流不息的天山雪水,载人载物的解放车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拼力奔跑。</p> <p class="ql-block">  十四医院旁有座久负盛名的黄庙,每到庙会的时候都是人山人海。</p><p class="ql-block"> 风动,幡动,仁心在动。</p><p class="ql-block"> 黄庙,祈福吉祥,保佑平安;医院,救死扶伤,挽救生命。两者在历史时空的某一交叉点汇聚,相融相伴,却有它的溯源巧合。</p> <p class="ql-block">  路过“黄庙”、十四医院,看见那座钢架水泥桥,继续往山沟里走,绕过“大拐弯”,左侧低洼野杏子林、河坝草甸、大山,右侧山坡平坦,零星分布着座座坟头,远山隐隐绰绰,像几笔淡墨抹在天边,林木纵深。</p><p class="ql-block"> 山路漫漫,依旧往前行。不知过了多久,沿着这条路望去,映入眼帘的是厂子校,后墙墙面“发奋读书 振兴中华”的字样依旧清晰可见,它是进入7555工厂的“前哨”。往里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平房,生活区分为上、中、下三个片区,依地势而建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 一排排平房,砖混结构。门前土路,正对着煤房杂物间,每户冬季都要烧煤取暖,蒸馍馍的搪瓷盆靠在火墙旁在温热的催促下,发面已渐渐发酵酝酿。衣柜、写字台、高低柜都是“真材实料”,长卧沙发、单人靠椅都是请人“量身定做”,包吃包住。做沙发就像影片《芳华》里刘峰手里的活:实木框架、弹簧加固、麻绳相连、布料包裹、毯子铺设,既美观又耐用,深受厂里人喜爱。你家做完我家做,一直持续好几个月。</p><p class="ql-block"> 生活区靠近河坝的一排,房头有棵老榆树。不远处有旱厕,后面有浅水滩,夏天成群的鸭子和大鹅游来游去,水边湿地布满密密麻麻的脚印。踩过垫脚的石块,爬上斜坡,一片低矮灌木丛,芨芨草、黄刺梅过人高,有人家沿坡堆石砌墙,盖猪圈养家禽,生产自给自足。走过乱石裸露的荒滩,一条延绵几十里的河床映入眼帘。</p><p class="ql-block"> 河坝里的石头颜色深深浅浅,大致是土黄、灰白、青黑三种,证明着石头们之间的代际。万物都有表情,表情上都有历史,石头也一样。春天的融雪,遇到山中的大雨,雨水聚成山洪或泥石流,催拉朽木般泻入河道滚滚而来,一整夜轰隆隆咆哮的水泄声响彻整个山谷,春天的集结号角已吹响。</p><p class="ql-block"> 河水不分昼夜的冲刷,河床里的石头静静地趴窝,如打鼾细睡蜷缩的狗儿,清澈见底潺潺的冰川雪水缓缓流淌,岸边红柳茂盛,夏季一簇簇红柳抽枝展条开出紫红色的花朵,引来蝶飞蜂鸣。</p><p class="ql-block"> 靠近集体宿舍这边有一个压水井,冬天接水处结冰湿滑,提着铁桶排队接水做饭。集体宿舍旁有一个水泥电线杆,顶端加装了二个大喇叭,夏日午后十分,几个人蹲在墙角,端着搪瓷碗吃饭,听着单田芳的评书津津有味。</p><p class="ql-block"> 山谷深处传来嘹亮的军号声,顿时让人热血沸腾,高亢奋进。喇叭里传来舒缓的起床号,熄灯号不急不躁,伴着巴伦台的夜色安心入眠,这是属于部队军营里独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核心区有国营综合门市部、大礼堂、职工食堂、蔬菜经销店、理发店、澡堂、仓库、灯光篮球场,再往前一条马路一墙之隔就是拱形厂房的生产区,球场左侧联排对齐的女子集体宿舍,再往上走就是幼儿园、招待所、卫生所、养牛场,还有一间冒着热气腾腾蒸汽的豆腐作坊。</p><p class="ql-block"> 厂区里彩旗飘飘,“团结一心 力争上游”的红色横幅悬挂车间钢架横梁上方,车间内热火朝天,缝纫机“哒哒”马达轰鸣声震耳欲聋。通宵达旦赶制被服,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满载“军需品”后勤保障被服的解放牌卡车驶出大山深处,吹响胜利的号角。</p><p class="ql-block"> 生产、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后勤保障有力,老唐那辆专用蓝色三轮摩托车总是奔波在上游公社、焉耆、和静县拉片子放电影的路途中。</p><p class="ql-block">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亦工亦农,被服厂人自立更生,开荒种地。子弟学校左侧半山坡成片的麦子宛如“江布拉克”的麦田;河坝平房尾端田型旱地,纵横交错,一簇簇枝叶繁茂翠绿鲜活的土豆滋养在掺杂牛羊粪肥沃的土壤里,脆皮薄沙的土豆堪比南山脚下的马铃薯。裁剪车间拉布匹的“架子车”派上用场喽,借来运送成捆的麦子,成麻袋的土豆,穿梭在山谷羊肠小道上,“大自然的搬运工”勾勒出一幅山水人家“秋意图”。</p> <p class="ql-block">  从卫生所、养牛场,顺着厂区外围墙往山里走,趟过湍急冰冷的河水,每一道沟、每一座山都是草木茂密,兔子沟、韭菜沟、一道岗、二道岗、三道岗(山体岩洞里有仓库),再往里走,估计设卡真不让过了。</p><p class="ql-block"> 河水清澈,绕山环游,远眺群山,云雾朦胧。一山一个景,绿从脚下一直覆盖到山顶,草甸铺满高山,巨石上长满青苔,石缝里生长着花团锦簇的各色不知名的小花。你一朵,我一团,峰顶岩隙,落脚生根,顽强地生长着。</p><p class="ql-block"> 雨后放晴,野蘑菇、野韭菜、野蒜苔、老鸦蒜、野草莓、麻黄草漫山遍野,野兔、狐狸、雪鸡、呱呱鸡到处乱跑,此时此景真得就像北大荒富饶的景象,一瓢捞起尽是活蹦乱跳的鱼,够富足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大山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暑假里,去河坝里捉鱼就是最幸福的事。说是捉鱼,不如说是炸鱼。拔出导火索,雷管抛向河道,轰的一声,水柱窜起好几丈高,水花四起,浮起一片,鱼儿不是炸伤,而是震晕躺平了。</p><p class="ql-block"> 顺着溪流往西走,一路上不间断的轰隆隆,一滩滩被钢钎捣得稀碎的水蛇,说是为民除害。在十四医院不远草甸附近的一处水塘里,拿抄网捉到一条擀面棍般粗的乌黑狗鱼。水塘边有饮马放牧的牧民,池塘边偶尔冒出一两只水獭,不惧生。依着池边浸泡发黄干枯的树杆,油光发亮、膘肥体壮的躯干浮在草地岸边苔藓处,探着头用双鳍清理着弄湿的胡须。</p><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上,乌云密布。河坝的水中急速一闪而过的白光一定是一群群追逐的鱼儿。追是追不到的,玩了一天该回家了。在一整缸的鱼里,分到一罐头瓶的“精鲽子”(银色长条小白鱼),穿着凉鞋满心欢喜屁颠屁颠地跑回家。</p><p class="ql-block"> 对于动物的关注度,不仅仅停留在河流、草地、山林之中。河坝后面牧民阿拉盖一家门口靠近大山不远处,一棵孤零零的榆树站在山脚下,树腰分叉处一个鸟窝里盘着一条寄居佯睡的小花蛇;女生集体宿舍最前排房头一家窗户下用铁丝网豢养着一只机灵的刺猬;养牛场那只体格健硕的马鹿围着木栅栏四处奔跑冲顶,野性未减。</p><p class="ql-block"> 这是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融合在这片山水间,融入到一草一木中……。</p> <p class="ql-block">  山孕育着水,水滋润着山,山因水而长青,水因山而长流。山水有灵性、有活力,巴伦台的山水,包含了一种坚韧不拔、宁静致远的人文精神和质朴情怀。这里有三线情怀、军工情怀、大山情怀,无论有多少寄托和期待,这片山水,都承载得起。7555人曾在这片山水间奋斗过,生活过,巴伦台的记忆,那山那水的记忆,连同那些情感的记忆,早已刻印心底,无法抹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