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位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是一所美国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1853年建校,次年命名为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以纪念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 1976年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董事会为避免歧义,在校名里加了“在圣路易斯”"in St. Louis"的后缀,但学校法人名称依旧保留为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p> <p class="ql-block">2008年孩子入校时,学校U.S.News 美国大学综合排名全美12名,孩子到了学校发回来的照片,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这所学校,综合活动中心看上去富丽堂皇,既可以举行一些活动,也可以用餐,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盛顿大学学生在圣路易斯市有两个 “特权”,一是学校会给学生配免费的城市交通卡,平时直接出示学生证也可以坐公共交通车。二是校园电话打市内电话是免费的,这一条今天也许不太重要了,但是,至少能看出圣路易斯市对学生的关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校内有7个食堂,味道都很不错。有美式、墨西哥式及中餐窗口。中餐还能点菜,尽管厨艺谈不上太高级,能有这么个窗口,学校也算用心了。</p> <p class="ql-block"> 华盛顿大学综合活动场所之一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校的宿舍分为单人间、双人间和三人间。学生可以自己带一些家电,一些美国学生会带电视、冰箱等放到宿舍,我建议孩子选择三人间,室友最好是外国人,这也许有利于对外国文化的理解,更快的融入校园与社会的生活与学习。孩子在学校的四年,节俭生活,三人间房租不到6000美元/年,是最低标准。四年学习和生活不易,遇到问题主要靠自己解决,有些困难也没和我们说,也难为他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学校不远就可以看见弗朗西斯体育场,这是为1904年世界博览会修建的。同时,作为历史上第三届夏季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让人惊叹。这是第一次在西半球举办奥运会,100多年前的赛场还能保留下来,本身就是个奇迹。要是在国内,还真的不敢想。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校的体育设施很多,只要你喜欢,篮球馆、游泳场、锻炼场所,总能找到适合你的项目和场地。</p> <p class="ql-block"> 弗朗西斯体育场 </p><p class="ql-block"> 华盛顿大学的温暖体现许多小地方,又很难让人忘记。走出这么远去读书,家长对美国校园了解有限,自然会有些惦念,有些事情爱莫能助,但是,学校做的一些事情,至今想起来,还是感觉难忘。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东北到圣路易斯市路途遥远。几经碾转,终于落地。当他一个人走出机场时,国际部的老师已经在等他了,这是特意接他一个人。开车送他到学生宿舍,两位学长又帮助搬运行李,热情照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孩子和其他三位同学应邀到驻地w先生家过节,w先生亲自开车来接他们,他们围着火炉聊天,吃着火鸡,度过了一个温暖的节日。在学校期间,孩子多次受邀去不止一家里做客,就在昨天,孩子还和我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十年过去了,我们还一直难以忘怀。 我们后来才知道,这是华盛顿大学马克·莱顿校长夫人发起的一个活动,学校周围的一些住户家庭,自愿参加的一个公益项目,他们利用节假日的时间,邀请出门在外学习的孩子,到家里做客、交流、并给予帮助,他们这一做法,温暖了无数学生和家长。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w先生父亲八十岁多岁了,早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母亲是白人,w的夫妇都毕业于哈佛法学院。三个女儿都是排名前几位的文理学院学生。一家人真是出自名门,和他们在一起,不但感受到了那份关爱,自然有很多可学习的东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