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道墨脱,缘于我最爱的作家庆山的小说《莲花》。书中男主徒步4晚5天,遭遇暴雨,风雪,泥石流,滑坡,浑身爬满蚂蝗,为了寻找他那个走遍世界后在墨脱留下支教的女友,当他终于走进女友在学校的简易宿舍内,留给他的只有几封尚未寄出的信,女友已于四年前,因送下雨回家的学生,在返校途中遇山体塌方,消失在雅鲁藏布江中……</p><p class="ql-block">他说,她写信给我,说那里到了春天山花烂漫 满山遍野有上万只蝴蝶🦋,难以用言语描绘。</p><p class="ql-block">我没能等到春天来临,在这个金秋出发。从昆明,途经大理进入怒江,夜宿小山庄:老姆登。</p> <p class="ql-block">清晨去了老州府知子罗,只有这些旧建筑安静的记载着逝去的历史。为寻怒江文化遗产纹面女,走过怒江最美公路(G219)297.66公里。它是全国单体最长的绿道,沿怒江峡谷边而建,穿越了三个气候带:六库-老姆登干热河谷气候,老姆登—贡山高原暖温带,贡山—丙中洛高原寒温带。如能在绿道举办一场超级马拉松赛,应能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吧。</p> <p class="ql-block">独龙江水如翡翠般清澈透明,沿岸植被茂密,空气干净到透明。全乡仅剩8位纹面女,平均年龄70岁以上,未能寻到她们的倩影,却买到二只放养土鸡,一只黄焖,一只清汤,饱了口福。</p> <p class="ql-block">离开人神共居的丙中洛,进入西藏地界,踏上传说中的“一生必驾丙察察”神路,颠簸到骨头🦴快散架,沿途黄尘飞扬,恍惚行走在沙漠中。在恐怖的“大流沙”处遇堵车,右侧山体在滑坡,左侧是汹涌翻腾的怒江,胆战心惊驶过这片危险地,又翻山越岭近4小时,驶向4700米海拔高的悬崖峭壁路,大腿都到发紫,下山再换乘摩托车,到达3700米海拔的甲应村。梅里雪山西坡赫然出现在眼前:雪山,草甸,溪流,牛马,沙棘树,伴着夕阳下的雪山入梦,一切辛劳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丙察察,系云南丙中洛—西藏察瓦龙乡—察隅。路窄,湾多,全线贯穿在峡谷巨石中,路面坑凹不平,风景峻,险,奇,秀,被广大越野车爱好者推崇,有了“此生必驾丙察察”。</p><p class="ql-block">秋天的西藏,似上帝打翻的调色板,每一帧都惊艳。堵车是进藏常态,家当搬出来,火腿洋芋闷饭做好,配起茄子醡,卤腐,苦菜汤,吃饱喝足后,通车了。经然乌,顺利到达波密县城,品尝当地正宗藏餐。明天就能进到墨脱,有些小激动。</p> <p class="ql-block">走进墨脱: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沿路青山绿水,云雾缭绕 恍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墨脱县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植被最好的地方,生态保存完整,有高等级植物3000多种 珍稀动物种类繁多。这里有世界最深最长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海拔从100米到4600米,它号称: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行从昆明出发,行驶7天共1668公里,来到这个修了50年才通公路的神奇地方。这个平均海拔1200米的小城,终于让我在西藏醉氧了,在城里找着地道川菜馆,补补睡觉吧。</p> <p class="ql-block">背崩乡,是西藏离印度最近的我国乡镇 。格林村有20多户人家,主要居民是门巴族和咯巴族,天气给力时,能看到南迦巴瓦峰。解放大桥,不允许通行,对面是印度边界。桥下是滔滔的雅鲁藏布江,它记载着戎边战士建桥的毅力和心酸。走过桥边地堡,地道,碉楼,打开墨脱红色记忆之门,了解一代代墨脱人面对艰辛,克服重重困难,历经50年修筑了这条戎边天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爱我中华!</p> <p class="ql-block">因道路狭窄,多有塌方,泥石流,我们在双号进,单号出墨脱的规定中,依依不舍离开了这座莲花秘境圣地。进来时山路十八弯,下了二天雨后,出去时山路十八滩。遇到了暴雨,山洪,塌方,大雪,堵车……一天走过了三季。这就是墨脱,温度从25℃降到0℃,海拔从700米上升到4400米。进隧道是五彩的秋天,出隧道是白雪皑皑的冬天,无法想象当年进出墨脱的人们,用脚步翻越多雄拉山的艰难和危险。祝愿这个美丽的地方越来越好。珍惜拥有的和平盛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