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晨,我坐在自家院子里的野山竹树下,仰望着天边那一抹冉冉升起的曙光,想起《梦回龙江》编委发来的征文启事。忽然间,一件件久违的龙江逸闻轶事,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散落在我的脑海里。我试着把这些美好的画面串起来、编织成一条精美的链子,为《梦回龙江》捎去一份小小的心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70年7月,我响应祖国三线建设的召唤,来到穷乡僻壤的龙江机械厂。在那里,我度过了七年的青春岁月。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尤其是令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是那里的军工人,他们扎根大山深处,胸怀五州风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以及聪明才智,谱写一篇篇无愧于那个时代的壮美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不会忘记那位被人们誉为女强人的检验科指导员(后提为副厂长)谢环昭同志。她时常教育我们要爱党爱国、爱岗敬业、扎根三线献身国防。在她的教育和培养下,我不但入了团,又入了党,还先后担任了党小组长、党支部委员、职工子弟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出席了河池市妇女代表大会。短短几年,我从一个农村土生土长黄毛丫头,成长为一名自豪的军工战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会忘记我的师傅冯秋英,她在业务上手把手教我,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与我结下了深厚师徒情谊。从她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善良,怎样去奉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会忘记我的室友刘功明,她与我朝夕相处情同手足,我们一起吃玉米饭,喝瓜苗汤,一个鸡蛋两半分。那时候虽然艰苦,但脸上总是挂满灿烂的笑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至今日龙江厂已成为历史,而龙江精神尚在,我与它相约永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