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房山校园访故地

张智海

<p class="ql-block">自1963年春于武汉城建学院结束学业,国家分配工作离別武昌马房山校园,整整60年了。期间,因校庆和工作缘故回去过两次,但都行色匆匆事毕即返。难忘母校教育培养,一直想再回去看看,遂于10月15日与老伴何老师同往。好在前年开通的地铁8号线有马房山站,从香港路家门口乘6号线转3号线再转8号线,一小时就到了马房山,十分便捷。</p><p class="ql-block">网搜得知,原武汉城建学院校园,现为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西院(珞狮路对面为校区东院)。</p> <p class="ql-block">一张当年离校时的老照片,勾起了记忆。1963年时马房山一带还很荒凉,人烟稀少,城建学院前面通往街道口的珞狮路,是条泥结碎石小道,路边杂草丛生,远近多为菜地,晚上路灯昏暗;照片中大门口的简易牌坊,很有历史感。合影者(右)为学友李祖洲,毕业分配去了贵阳。</p> <p class="ql-block">这是如今武汉理工大马房山校区西院大门。大门正中(马路)就是老照片中武汉城建学院牌坊的位置,门卫岗楼就是老照片中传达室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门前马路中间是椭圆形花坛广场。广场周边有逸夫楼、马房山大厦、德生楼等建筑(均为理工大校产)。这些建筑外型简捷色调柔和,高雅大气而现代感十足,在蓝天映衬下,很是抢眼。</p> <p class="ql-block">马房山大厦在校区东院,乃武汉理工大设计研究院写字楼。</p> <p class="ql-block">逸夫楼和德生楼在校区西院。前者是新材料研究所和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后者是光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学科研场所。</p> <p class="ql-block">珞狮路沿线街巷纵横,高楼林立,车流如潮,早已成为繁华闹市。比之60年前,变化可谓天翻地覆。</p> <p class="ql-block">岁月流转情不变,一心来寻旧时踪。走进西院(原武汉城建学院)校园,不免有些激动,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舍,感到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p> <p class="ql-block">当年校园的无名主道,不知何时已命名为马房山大道,水泥路也变成了柏油路;当年的一棵棵小树,已长成浓荫蔽日的参天大树。</p> <p class="ql-block">马房山大道通往校园深处。大道上留有我们当年徜徉的足迹。路南许多建筑是我们在校时所没有的。</p> <p class="ql-block">倒是路北的几栋二层教学楼,格致、外形、颜色一成不变,保持60年前的原样。这些今天看来很不起眼却历史厚重的老房子,仍在用于教学与科研。</p> <p class="ql-block">老教学楼后面,是几排老教工宿舍,一如从前。</p> <p class="ql-block">漫步前行,来到曾经朝夕与共的校园中心广场。广场上有栋四层行政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据说这行政楼是最初建校时由日本建筑师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1963年那时的行政楼外墙为浅灰色。学生要毕业了,来中心广场以行政楼为背景拍纪念照,是通行的选择。注意看照片,广场空旷而无杂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正门左边坡道上拍摄的行政楼。合影坐者是系党总支书记蔡国勋老师,后右为学友周瑞祥,他是湖南湘乡自来水厂的调干生,毕业后回了原单位。</p> <p class="ql-block">行政楼是学校的中枢,党政工团部门都在这里,还有广播室和学生会。照片是不同系别和班级(专业)的学生会部分成员。前中为学生会副主席罗少旭,湖北农村的,党员,入学前已成家,毕业分配至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北京)。后右黄必扬生活委员,河南人,党员,部队保送生,毕业后回部队。后左陈国苹文娱委员,长沙人,歌唱得好,能组织文艺汇演。前右邵继洵体育委员,江苏人,党员,调干生。部队保送生和调干生一般年龄都较大。我为宣传委员,负责给院刋和广播站组(写)稿并出校园板报等。</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老师和同学。个子不高的老革命方起校长,戴眼镜的席味笙教务长,教给水的陈锦章、教排水的金儒林、教材料力学的杨宏晞等老师。这是我们班团支部和班干部合影(前中为孟如林老师)。那时大家思想朴素而单纯,团结友爱,一心想着怎么把班集体搞好。</p> <p class="ql-block">现如今的中心广场行政楼,地还是那块地,楼还是那座楼,却让人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当然,毕竟60年了,也有些变化。一是行政楼外墙刷成了淡黄。二是广场中央建了个水池,池中立柱上有一铝合金雕塑“飞马”,池边高耸着广场灯。三是广场临马路左右各有一只“喜静不喜动”的神兽石狻猊。</p> <p class="ql-block">这时,一学生模样的小伙走了过来。我请他帮忙拍照。他说好啊好啊,接过手机便拍了起来。经询问得知他已来校10年,博士快毕业了。我告诉他自已早年在这里就读。小伙听了笑道:一看就知道是老学长回母校了。他的爽朗让人感动。</p> <p class="ql-block">搜到一张网络图片(经处理),俯瞰视角拍摄,广场和行政楼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传说马房山是关云长放马之地,故建飞马雕塑,于是中心广场又名飞马广场。这是1988年35周年校庆时的“动作”。</p> <p class="ql-block">行政楼因此起名腾飞楼。“厚德博学追求卓越”校训写在楼前。武汉理工大为教育部属重点大学,有马房山(原武汉城建学院)、余家头(原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南湖(原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个校区,在校本科生3.6万人,博硕士生1.8万人,留学生0.17万人,加教职工合计六七万人,占武汉千万人口1/200,百万大学生1/20。学校党政部门都在腾飞楼。这里仍是学校的“中枢”,所以“西院”亦被称为理工大核心校区。</p> <p class="ql-block">腾飞楼门口墙(柱)上署市人民政府的铭牌昭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中南建筑工程学校行政教学建筑群(1953)。</p> <p class="ql-block">文字介绍:该建筑群“为武汉地区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高校建筑,1953年建。砖混结构。大礼堂为大跨度建筑,钢桁架屋顶。建筑群以坐北朝南的行政楼和中心广场为南北中轴线,由七栋建筑组成。东西两侧各布置一组3栋教学楼(俗称“品”字楼),为校园中心建筑群,平面主次轴线对称布局,立面三段式构图,传统样式细部装饰,拉毛黄墙、红瓦坡顶和绿树构成主要校园景观。该组建筑最大特色在于强调一个‘品’字”。说实话,这些情形我在校读书那会还真不清楚,今天算是补了一课。</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进入行政楼,看一下内部情形吧!虽然经过后期装修,但仍是原有制式和风格。还别说,置身这种老式办公楼的感觉,在别处是找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一楼正厅和右边的内廊通道。</p> <p class="ql-block">第一会议室。</p> <p class="ql-block">党政工作部门。</p> <p class="ql-block">中心广场马路对过,是体量宏大的8层“工大楼”,武汉理工大的王牌学院——材料学院(以北京—湖北建材工业学院为底子)就在这里。材料学院学研高精尖的东西不少,名望和影响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居于前列。我记得这里原来是4层楼的图书馆,必定是后来易地重建了,它的位置成就了工大楼。</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西侧一组3栋“品”字楼成色很新。外墙“拉毛”做得很好。这种装饰工艺早已淘汰不用,许多人恐怕都没见过。</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是马房山大道尽头,于是原路折返。道南往前走是运动场、蓝球场、网球场;中途左拐,是一条与马房山大道平行的小路。</p> <p class="ql-block">路边恬苑食堂,是学生和教职工餐厅。已到饭点,我们信步走了进去。</p> <p class="ql-block">餐厅空间很高很大,可供几百人同时用餐。饭菜有大众的,小众的,品类繁多,丰俭由人。一律刷卡或手机支付。这是一层大厅。</p> <p class="ql-block">餐厅二楼。这里是一长溜大排档,特色的,风味的,地方小吃,多种多样,任由客选。</p> <p class="ql-block">我们要了两盘米饭配菜。菜有五香滷鸭块、青椒回锅肉、茄子豆角、麻辣豆腐、大白菜、土豆丝等,味道不错;花费29元,吃得又饱又好。饭间,与何老师谈起三年困难时期,自已在这里住学,常常吃不饱肚子,再看看今天的学生食堂,颇多感慨。</p> <p class="ql-block">出了食堂往前走,右边架空式小楼是工会、教代会、教职工活动中心等。外面横幅上写着2023年乒乓球赛。前面毗邻的高楼是硅酸盐大厦。硅酸盐(水泥)是材料学院的重要专业。城建学院时期专业有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工民建,给排水,采通等,硅酸盐只是其一。</p> <p class="ql-block">硅酸盐大厦气势恢宏,是硅酸(教学科研)中心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硅酸盐中心对面是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为材料学院科研辅助机构。</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是会议中心。</p> <p class="ql-block">会议中心前面是德生楼。逸夫楼命名,为铭记资建者香港邵逸夫先生。德生楼呢?百度一下,始知就里。德生,明面上寓意“厚德载物,生生不息”,其实是个人名——姜德生,我国光传感新技术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博导。姜德生武汉人,生于1949年,初中毕业于武汉六中,1972年在水泥厂当工人,作为工农兵学员推荐到湖北建工学院,开始了人生的新起点。姜院士的事业是“在一根光纤上做出几十万个传感器”——光纤传感网络,领先国际的大国重器。他领衔的武汉理工大光传感技术与网络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光传感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无论是成就还是贡献,以其名冠德生楼,名至实归。</p> <p class="ql-block">回望历史,1952年冬,中南建筑工程专科学校成立于江西庐山,1953年夏搬迁至武昌马房山,1960年升格为武汉城建学院,为新中国第一所城建高校,马房山校址就是那一时期的教学场所。后几十年,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城建学院几经变迁易名,后来并入华中科大。今回马房山校园访故址,别有一番感旧之情在心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