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线

武阳

青甘环线游记 <p class="ql-block">【简篇】青甘线 https://www.jianpian.cn/a/uzgbb96?sc=other&sd=1&a_uid=15451167&s_uid=15451167(分享自简篇)</p> 早在本世纪初,我办公室一位同仁去了敦煌,回来介绍了月牙泉的美景,他说那月牙泉简直神奇的不可思议,在那漫漫黄沙的包围之下就有这么一汪碧水,千年不竭。他还断言,过不了二三十年,此景一定不复存在。这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之心,我想我一定要赶在泉水消失之前去看一下这个神奇的风景。 三年疫情禁锢了人们的脚步,今年放开后旅游业真如万兽出笼,热乎的不得了,想我一个已退休之人没有必要与他们抢热点时间,就打一个擦边球,选择在暑假结束后、国庆来临前的9月中旬出行。毫不犹豫,我选择了青甘大环线之旅。 早上出门乘大巴到禄口机场,再由南京直飞兰州,有些晚点。傍晚时分下榻旅店。惦记着大西北羊肉的美味,放下行李就去解决晚餐。虽有再多的店家、再多的美味,我和夫人的胃却是很有限的,只能选择一家既有手抓羊肉、又能供上面片、拉面的店,卫生条件必须融入夫人的法眼。最后选择一碗羊肉面片,一份手抓羊肉,解馋管饱,甚是满意。想着等返回时再到这个店家撮一顿大餐。 9月21日 本次旅行第一站景点张毅七彩丹霞,距离兰州520公里,大约行程要6个小时。乘坐的大巴车舒适高档,可坐可躺,软席宽敞,座位上还备有手机充电装置。驾驶员是一个身高1米86的瘦高个,聊天得知他体重不过130斤,自述是因为长期跑青甘线路,一日三餐不能正常,使肠胃功能不济,故胖不起来。如此敬业听来真让人有点可怜他了。 地导是一个蒙古族的姑娘,已有10年的带团经历,面容看上去颇有威严,普通话讲得一级棒,但显得亲和力不够,俨然就是我们一车游客中的领导。漫长的路途,有足够的时间让她给我们讲解,车行途中他很少讲解窗外的景物,而对即将前往的藏区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历史介绍的特别详细。得知她是一个援藏的人员,待干满援藏导游工作15年,即可获得一个老家市区的事业编制岗位。一路听来他对藏区宗教人文的介绍确实是非常专业的,只是与我们听来会有更多的不感兴趣,路途太长了,且听且迷糊着休息一会儿吧。 甘肃省的地图大形状过去没关注过。这次充分领略,特别是对河西走廊有了感性的认识。武威,玉门,张掖,敦煌,这一个个镶嵌在西北大荒漠中的珍珠城市,撑起了甘肃的GDP,这是大自然的神奇,令人感叹。中午一点多钟赶到丹霞口小镇午餐,这是一处为丹霞地貌景区配套的人文旅游度假村,沿袭着古丝绸之路的风格。相关建筑采用江南风韵,步入其中,食肆酒家林立,小桥流水人家,小镇大剧院专备了一场《回到张掖》的大型演出,讲述了张掖在汉朝和隋朝时期的传奇故事。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收复河西走廊,古邑甘州的繁华似锦,罗马商队的异域风情,隋炀帝西行遇险,万国盛会留下千古传唱。演出内容精彩,场馆高端、现代,是一场很不错的艺术呈献。结束后乘车直奔丹霞景区。 张掖七彩丹霞地貌,号称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介绍说是2013年被一位中国采风记者无意中拍摄到一组照片,拿出参展获得大奖,才被世人所关注,多次被国内外杂志媒体评为中国最美奇异地貌,以其面积大而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山色有红、黄、白、绿、蓝多种,其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披上一层红色的轻纱,色彩异常艳丽,令人惊叹。乘坐景区中巴车,共经历四处观景台,各有特色,风格迥异,同行游人中有戏称此处山体外观好似五花肉,倒也非常的贴切。 返途中与青藏铁路并行向西延伸。看远景山形大片间或出现,神奇状不断引人惊叹。山峰与云朵浑然一体,游云群象似万马奔腾,又似狼烟翻滚。山体朝阳的截面不时露出金黄的色片,背阳山体则呈献青绿颜色。云朵呈巨大的棉团向你滚来。黑云已开始变浅,变稀松,裂隙间露出蓝色的天青。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幻想。看远景大山雪峰,壮丽图景令人心旷神怡,那青藏高原的歌声自然回响,更期盼着太阳的出现,想像一定会是另一番叫人心驰神往的情景。草原旷远处便是大山的呼唤。啊,醉了,累了。 9月22日 早餐后乘车前往嘉峪关。高中时上地理课就知道我国的长城是东从山海关起,西到嘉峪关止,我03年去了山海关,今天终于来到嘉峪关了。由张掖到嘉峪关距离不算太远,但前端的西行已让我切身感受到了什么是河西走廊。河当然是黄河,其西侧的走廊是指一路依着祁连山脉径向西往的平川,长约1000多公里,宽百十公里不等,形成一个狭长的地理通道,南北沟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基本是一个干旱少雨、荒丘沙漠密布的区域。车行路上望向窗外,甚感悲凉,几乎寸草不生的地貌让世人不得不远离他,沿途只有到几处城市附近才能看到窗外或有绿树与田里的植物,很是神奇。入境武威、张掖、酒泉、玉门,瓜州,途中行驶很长的距离都是一路荒漠,一旦发现有绿植,说明下一个城市就快到了。路上看到了古长城的遗址有上百公里长,尽剩土墩地基,原烽火台位置垒土会高一些。这大漠里真是写满了历史啊。 嘉峪关在市区的西南6公里处,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历长城最西端的关口,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以黄土夯筑而成,以砖包墙,坚固雄伟,保存完整。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位居河西走廊的终端,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毕竟是古老的东西,在此处拍照,不用外饰,沧桑风貌自然呈现。一到景区门口,突感大风凌冽,尤其在风口处人都站立不稳,找到了城楼,匆匆的留影,到此一游结束。 在赶往下一个景点的途中,遭遇了我旅游史上第一次被堵停4个半小时的状况。在去往鸣沙山的途中,因前方道路发生车祸,停车队伍长约五、六公里,等待交通救援。游人中许多人受不了憋尿的痛苦,纷纷顾不得害羞,选择在公路两侧的草丛边解决,也真是不得已而为之。 通行之时天色渐暗了下来。太阳落下后的天空依然光亮,西侧天空的团云俨然是天幕上的演员在扮演着各式样的神仙人物。云团在不断的渐变,似乎在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只到黑云与天黑色浑然一体,夜幕笼罩大地,电影算是结束了,回头低眼看窗外,星点灯火遥远而又忽明忽暗。漫长夜途,有时窗外就是一片黑暗,真想让躲在云层后的月亮闪出来伴我同行,聊解寂寞与孤独。那透亮的星星让人见了也是莫名的亲切。 9月23日。 为了找补堵车丢失的时间,经旅行社与导游等协商,原定昨日下午的行程压缩改为今天早上进行。凌晨6点尚一片夜色光景,我们已来到了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套上防沙靴,等待骑行骆驼上鸣沙山。感觉5个一组的驼队和我们一样,也是刚从梦中醒来,在主人的催逼下茫然的前行。一跨上骆驼的瞬间,有了一丝悔意,坐在高大的驼背上,既充满新鲜感又甚感不适,尤其在行动中驼身一起一落,颠的人腰都疼,好在过了一会儿慢慢的适应了。骑行到沙山中段,看山上山下的驼队很是壮观。约7点光景,红太阳耀出了山脊,映出驼队的暗影,在山梁上煞是好看。连忙用手机记录下这精彩时分。原计划的沙漠狂欢体验,因时间所限不得不取消。沙山下来后我们直奔月牙泉。 月牙泉是我选择青甘线最上心的景点,它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泉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故而得名。依泉边建起了一应建筑群落,亭台廊榭,尽显古风,通行路道两侧种有绿植,与泉相伴形成大漠中难得一见的生机之处。最佳拍摄地点是在鸣沙山上往下俯拍,而我们已没有时间再停留登山,只能就近打卡拍照,离开后赶下一个景点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开凿始于唐末十六国时期,直至元旦前后,延续大约千年,即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尊,在中国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艺术最精湛,保存最完整的佛石窟寺。途中导游给大家讲了敦煌的许多典故,尤以藏经洞的故事引人入胜。听来,虽然此处文物被西方人掠夺无数,但也就此带来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敦煌遗书文物的整理研究,就此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敦煌学。或许因为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的需要,我们团队只定够了B类门票,仅参观了四窟偏景,了解个大概后就草草结束了,感觉未能看到精华之处。 抢时间争速度,今天的行程最为饱满。我们由西折返向东南方向朝着青海海西州境内的一处绝美之地翡翠湖进发。 青海境内地势神奇,路上多为缓坡,或上或下,海拨高度在2800与3600之间徘徊。四个多小时几乎全是无人区。山体相对高度目测三百到七百米左右。大都为盐碱地或沙石地。高压线断续出现在大路两侧,偶有手机信号全无之况。山体峻霖,也有看到远远层峦叠嶂之境,恨不能下车拍摄。导游提醒,别只顾睡了,看一下外面的风景吧。真是一处不与一处同,各是各的风景。 赶到翡翠湖景区,天空忽然飘起了小雨,好在云层不很浓重,应该不会久下。我们一行换乘景点的旅行小火车向着最深处的观景点驶去,此处共有4个景点,来时已被告知最里面的一个是最美的湖泊。散落在空旷的草地上,独立成块的湖面都不是很大,海拔高度约为3490米,是中国最高海拔的淡水湖,该湖由原矿区资源开发后的乳化物和矿物质组成,形成了湖床呈现淡青、翠绿、深蓝等多种色彩。在第一个景点能看到湖水的碧绿,因天色灰蒙,拍摄效果一般。当转移到第二个观景点时,云层渐渐褪去,那天空的深处透出了碧蓝,已是傍晚5点的太阳也穿过云雾,绽放出金黄的阳光。啊,美景一下子出现了!淡青色的湖面在阳光与蓝天的映照下更显妩媚,远处水天相交,倒映着雄伟的雪山,湖光山色,纯净美丽,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这老天爷太给力了。显然这个景点非常需要有阳光的配合,助力。我拿起手机信手拍来,所摄镜头内皆如大片,让人连连感叹大自然的魅力与神秘。天空的云彩也在不断的变换形状,以蓝天为底色,与明净的水面融为一体,形成如诗如画的画卷,真是一场视觉的享受!美丽的场景让人流连,久久不想离去。 重返大巴,赶往德令哈入住。车行途中感叹青海是被人们遗忘的一片土地。其自身还是创造了很多中国之最。青藏高原相对人迹少至,故少开发,多原始,这也是近十多年来旅游开发热点的原因。自然的美,毫无雕饰,世人都想去寻找净土,追求纯净,也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找到心灵的平静。望车窗外荒原一片黑暗,本不想在旅途中下雨增加行程麻烦,但看着大西北荒漠干涸的土地,又恨不得来他个倾盆大雨让大地得到浇灌。想到这里竟发现车前窗的雨刮器在摇动,真下大雨啦!啊,“好雨知时节,当秋也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古人诗词借用一下。呵呵。 9月24日 今天的目的地是茶卡盐湖。去往盐湖的一路,水草丰茂,人畜多于前途所见,两侧山体更显壮观。有一段晨光透过浓云,照亮雪山,那山景真如油画一般美丽无比。导游说这雪都是近日的新雪。预示着今年已开始走向秋冬。 沿青海湖一路向东南方向,一望无限的水体在天色的映衬下发出浅碧绿的颜色,与一路与沙漠盐碱地同行形成巨大的反差。右手边则是大片的草地被牧民圈隔成一块块的方阵,成为各户的承包地。羊群,牦牛,成百上千散落草地上,偶有毛牛闯过铁丝拦杆欲穿越公路。稻子刚过收获季,又有大面积的青稞等待收割,这青稞的绿色是最诱人的,如此景象展现出了三江源地区的丰饶。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附近,茶卡是藏语盐池的意思。此处沿湖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是柴达木盆地开发最早、面积最小的盐湖,天然的结晶盐湖,因其盐晶中含有矿物质,故成青黑色被称作青盐。盐粒晶大质纯,食用理想,市面畅销,多有出口。湖面海拔约3100米,面积达105平方公里,已探明的储盐量达到4亿4千万吨,颇有取之不竭的意味,我想来过这儿的人就知道没有必要因为日本核污染海水事件而去抢购盐了。 景点公交车沿路上环形,游人自由选择观景点,都想着此处适宜拍摄水中倒影,必须踏入潜水中,于是都租借了景点的雨靴。天气不如昨天晴朗,光线有些牵强,如果不与昨日翡翠湖来对比,这里也还是挺不错的。照例拍了一组照片,看到了湖中的彩色小舢板船,当作布景道具效果还挺好。于是又兴致高昂的来了几张。套上雨靴,沿木栈道深入湖中,空气中散发着阵阵咸味。该景点还被称为叫天空一号。因其海拔高,晴天会很蓝,云彩特白,湖水又很清,天空和云映在水里,就如同一面镜子,非常的明丽透亮,因此而得名。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间走,犹如画中游。当我们结束游湖,脱下雨靴时,才发现我的黑色耐克运动鞋都被盐霜染白了。 晚餐被安排到一个藏区接待点,吃火锅,看歌舞表演。围篝火,跳群舞。当然最重要的环节是推销一些藏族特色的纪念品和食品,这个钱还是要花的。 再踏归途依旧昏昏然。 9月25日 早起赶第一站——日月山藏族特色村寨。导游途中告知大家,全城最高海拔的橡皮山4451米,昨天我们已经越过去了,往下走海拔会越来越低,有些人的高反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听此顿时让我们感到轻松了许多,于是又精神抖擞的看着窗外的沿途风光。 天际线边朵朵白云排成一路纵队,向着浓云深处集结,好象是非常有组织的行动,向东迎着晨光,天空成片的云儿排成沙漠波纹状。低空层的云雾被风吹的向一侧飘浮着。远处巍巍昆仑雪山在阳光的照映下露出五彩斑斓。奇妙天空景色在我们家中已无法见到,正是由于三江源的生态保护,才让游人有如此赏心悦目的感受,这其中高原的藏民们作出很大的付出。 当行驶到天然草原禁牧区,自然生态与有人放牧区就有明显变化。那一眼无际的遥遥感让人心中有了一丝莫名的恐慌。.山天相连,亦或大地草原与湖面一起连接远远的天边。有羊群牛群上路时,机动车必減速等待。这个季节的草原乙呈浅黄色。看出这羊们蛮有快乐感的。生话世界好自由啊,可尽情奔跑撒欢。 快到点啦,眼前日月山上出现了平缓的草原,雾气茫芒,气温显低。山坡上散落着很多蒙古包,旁边有几堆经幡飘摇。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藏族的卓玛,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带我们在她的帐篷里做客,介绍藏医、藏银的使用,现场为游人按摩,刮痧,一展藏银的神奇妙用。全程讲述满是真诚,特别是介绍到她的求学经历,非常煽情,令人动容。随后就把我们带到了购物点,这时才知道所有的前戏都只是为了后程的购物。磨蹭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又回到了大客车上赶路了,也没有留下这个景点参观游览的时间。据攻略介绍,此处还有文成公主庙,文成公主塑像,两大山脉分界的界碑,青海古道博物馆等等,都被忽略了。 离开日月山,一路下坡,海拔降到2200米左右,高速路两侧大山的植被发生明显变化。经过了昆仑山的起点处,山上有寺庙,更高处有王母的白玉石雕塑。由此就进入西宁界。山上的丛树开始有了秋天的分层,有绿有黄。想到了那句口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诚不欺也!看着人的心情也会变好。导游提醒:有高原反应的马上就会转好啦。看到窗外山上常有寺庙、白塔出现。白塔都是金顶,基座也是红底金饰,有单一的,也有一组八个排成行的。塔身为白色。大山上经幡飘满,摆成大象和牛羊的形状。扎在绳索上的哈达在风的吹动下飘摇着,色彩多为白黄绿蓝,山上植被稀疏有绿,看到远处有星点的白色,那就是山羊。感叹羊的登山能力,.也有不少黑白相间的花色牛羊。摩托车是藏民家中的主要交通工具,放牧时似乎也是用摩托车代步了,并不是想象的骑马。 到了青海湖二郎剑景区。导游介绍说青海全境地图好像一个大白兔,而青海湖正好是白兔的眼睛,这里到处传颂着文成公主的故事,青海湖的南北两岸,曾经是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青海道的必经之路。青海湖宛如镶嵌在高原上的蓝宝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留恋家乡不肯向前,就掏出怀中的日月宝镜,想让宝镜再映出家乡的影子。但为了国家的使命,她擦干眼泪扔出宝镜。那宝镜落在不远的地上,霎时间水光荡漾,变成了一片湖泊,啊,就是美丽的传说而已,到底美否,我们下车看来。 感觉青海省的旅游特色就是看湖了,青海湖的名气地位远在前面两个湖之上,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是由祁连山脉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地壳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湖泊呈椭圆形,周长300多公里,湖水浩瀚无边,又蔚蓝空灵。沿湖周围,被群山环抱,贴近湖畔的则是苍茫的草原。景色因此显得格外壮观优美,被当地藏民誉为“神湖”。沿着湖边漫步,以远处巍峨起伏的雪山作为拍摄的背景,让水天人山交汇,自然风光确实让人陶醉。又有群鸟在海空中不停的翻飞,甚至有大胆的鸟儿竟敢停歇在游人的肩头,构成了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温馨场景。 离开青海湖,.导游把行程做了微调,接下来我们赶往最后一个景点塔尔寺。 以往旅游景点看寺庙真是见了很多,去过九华山,普陀山,五台山,就剩下峨眉山还没有成行。此行塔尔寺是我们旅游的最后一站,偏偏赶上了下雨,好像运气还是有点欠。 塔尔寺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寺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600亩,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但就其建筑本身明显不如布达拉宫和承德普宁寺壮观,其名气之大完全是因为始祖的地位原因。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绿墙金瓦,灿烂辉煌,我们在寺院小导游的引领下走了主要的线路,听了讲解,转了经桶,看到了朝拜人的五体投地,浏览了大经堂的偌大教场。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古法的壁画,色彩明丽的堆绣被合称为塔尔寺的“艺术三绝”。可惜因时间所限,也只能是走马观花了。 最后完整的一天交给导游,带我们去昆仑玉展示中心和藏医药文化中心去消费,美其名曰为青海人民做贡献。来时与旅行社纠结过,这个问题明确是必须前往,但绝不硬性强迫消费,全凭自愿。我们车上的地导可是位有了10年经历的老导游了,能抵住导游游说不花一分钱的恐怕真找不出来。不言细节了,有道是穷家富路,出门就得大方点。想着明天就可以回家,心中满是期待和开心。 (2023 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