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位于一楼的刷脸考勤机及公示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由寻找一张旧照片说起</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人力资源部有关薪酬与劳资管理方面的负责人通知我,近日送一张一吋彩色照片给他,说是办理关于我的退休证时用的。顿时,几分欣喜荡漾心间。</p><p class="ql-block"> 于是,立即行动起来,开始忙于寻找一吋彩色照片,尽快尽早完成送彩照任务。</p><p class="ql-block"> 首先,在家里的书橱抽屉的照片堆和相册中翻阅查找,几经倒腾近千张照片,就是未能查找到我所要的一吋彩照。因为早期黑白的不合要求,而早期彩色的与现在的“我”相差过大,不宜采用。尽管我花了两天在家中大面积查找,但是未果。</p><p class="ql-block"> 其次,我只好回到办公室查找,经一次次“翻箱倒柜”亦未能如愿,仅找到驾照上所用的版本,还戴着一副近视伴老花的眼镜。众所周知,平时我是不戴眼镜的,那张照片与实际生活有差距,让人有突兀感。只好从电脑上逐个文档逐个文档地点击查阅。这台办公电脑大约从2004年初启用至今,近二十个春秋,其中仅有2016年中断。可以说,它记录并见证了我职业生涯后大半时期的点点滴滴。我按年份建立文件夹,每个一级文件夹中依不同类别不同部门及不同内容再一一下设二级文件夹,共有20到50个。其中就有照片类文件夹,若涉及个人的文件夹中,2008年之前的还建立一级大类照片文件夹,因此,比较好查找,但不知何故,就是找不出所需的一吋彩色照片。为此,我便来到超逸影楼,因为我所在单位的好几次工作照及有一个时期工作上所有的影像拍照均由该影楼负责,且该影楼曾经就毗邻我单位的办公大楼。本着试一试的想法,该影楼小刘摄影师耐心地帮我查找,当时无法找到,他对我说,一是让我再等等,他会在他的相册库中再继续查找调阅,二是必要时安排我拍照补上。</p><p class="ql-block"> 看来,这三五天里我是找不到所需的一吋彩照了。我又不想再拍照,如何是好?最后,将此情况告诉给单位薪酬与劳资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小李。他让我到其办公室查找,一阵欢喜涌上心头。不一会儿,小李将各版本的工作照按部门分大类,在牛皮信封内装有个人工作照的文件夹端端正正地呈现在我面前,我找到了一吋彩色工作照,经征询小李意见,由我确定是否使用,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因此,找寻所需一吋彩照一事终于算尘埃落定。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p><p class="ql-block"> 考虑所找到的一吋彩照中有工号牌,这应当给予处理并删除,退休了就不必在证上留下工号牌痕迹,都归于平民百姓,简简单单,一介布衣,平平凡凡。于是来到超逸影楼,请刘摄影师加工清除工号牌痕迹。经他对该照技术处理,“去粗存精”,“精耕细作”,第二天下午我取回了一吋彩色工作照,看了之后,倍感满意,便高兴地将其中一张交给人力资源部小李。</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我对这张一吋彩照倍感满意?一个因素是得到琼孙小葵认可。10月14日我陪小葵去徐碧步行街巧手乐园沃尔玛总店,他在完成涂画后看到该张电子版彩照时便立即认出。这说明在小朋友的世界里,对此是认可的,这对我认定将此照作为退休证上使用就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第二个原因则是出于体现“真容”考量,它与一贯的“本来面目”极其一致。虽然说从着装(西装、衬衣)、领带来分析判断,反映了该照片系十几年前拍摄的,具体为中行股份制改革前后,即2005年,但它不可能早于2003年,不会迟于2007年。变化较大的则是头发少了、稀疏了,两鬓染霜。第三个因素为体重方面考虑。自从1989年底,我的体重提升到12×12斤,之后,三十多年来,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144,而拍这张照的那几年我正是该体重。</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说我不喜欢重新拍照一张?与其说大费周章地查找老照片,不如直接拍照来的更快些。这话说得不无道理,我的妻子和一些同事也劝说重新拍照,立等可取。然而,我认为用在退休证上的照片则一定要有所选择,唯有慎重考虑才可行,得符合亲切,有美感,务必体现“真容”等的条件。由于某种原因,从去年12月起,我的味口好,食欲佳,不知不觉中我的体重陡然上升,直奔154斤而去,不经意间增加了5千克,导致我在上下班考勤签到签退时,考勤机不好识别,这在过去多年中是从未发生的事。后几经调整角度与站位,才勉强识别,获得通过。直到现在,我的体重仍徘徊在150斤,而面部的表现较上年更为显著和突出。 </p><p class="ql-block"> 随后,单位人力资源部依规定和惯例,对我的退休给予公示。只有通过公示方可进入办理下一道程序。一想到下个月就要办理退休手续,无不令人感慨万千,甚至于怦然心动。这不是因为职业生涯行将落幕,而是因为曾经的刻骨铭心,是一股股坚持的力量牵引出职场马太效应所使然,是百年金字招牌的中国银行这棵大树为自己遮风挡雨所成就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四十二年前,从高校毕业,意气风发地奔向职场,高高兴兴地由自己揭开职业生涯的序幕;满怀豪情,高唱着改革开放春之赞歌,走上讲台,北上进修,重新出发,时代追梦,风华正茂,银海拍浪,……留下脚印一串串,蓦然回首,一幅幅美好的画卷呈现在眼前!这正是健康写诗,青春绘意,远方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让人无比坚信:只要拥有健康,就一定会有更多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而今,走在人生的路上,由青涩懵懂到趋于成熟,再到夕阳垂暮,虽然尚不能说垂垂老矣,但处于黄昏暮年却是不争的事实。根据10月17日《冯站长之家》新闻所言,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由此来看,我加入到老年人队伍的行列中了。</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年人,有很多值得回忆的往事,经历过的酸甜苦辣,经验教训,高峰低谷。我感叹时光如水,深深浅浅,涤荡着世间万物;岁月如歌,起起伏伏,吟唱着苦乐年华。静下心来,慢慢回忆,仔细品味,将给自己带来不少感慨和启迪,这些曾经的历史,都是日后人生道路的最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要向杨绛先生学习,真正做到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杨绛先生在《善待暮年》所说,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望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p><p class="ql-block"> 走在夕阳的路上,更要知足,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谓地上神仙。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就用它作结语吧。(起草于2023年10月7日晚,修改于2023年10月18日晚)</p> <p class="ql-block">一吋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公示栏</p> <p class="ql-block">退休公示</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中旬经摄影师加工后的一吋彩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