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国盛修志,族旺修谱。当今中华,复兴崛起,国富民康,华夏子孙修谱、续谱,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 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方之有志。国有史可通古今之盛衰,县有志可考历代之圣贤,族有谱可知家族之根源,<span style="font-size:18px;">进而明世次,别亲疏,尊宗睦族,教育今人,启迪后昆。</span></p><p class="ql-block"> 我高氏始族自永乐二年即公元1404年由山东沾化迁居洼里高村至今已619年,我高氏家谱首次创修是民国四年即公元1915年,其间相隔500余年,岁月悠悠,世事沧桑,难怪造成三至五世祖失考,各门上也皆有数世失传。家谱未能及时修续,当然有社会的历史的种种原因,但我数世先祖失考失传已无法弥补,成为千古遗憾。痛定思痛,接受教训,我第一次创修的先人贤达便做出30年一修续的规定。</p><p class="ql-block"> 公元1991年高氏家谱二次修续,时隔今日已32年,然其间由于新冠肆虐,家谱贻修近两载。现如今,新冠衰减,国泰民安,为谨遵祖训遂滋生三修意念。二零二三年七月五日,时值盛夏,邀请各村宗亲汇聚老庄,共商三修之事,大家无不拍手称快,乐襄盛举。</p><p class="ql-block"> 二十世孙胜旺主持了合族议事的开幕会;19世孙全者公布了三次修续的规章制度并做了解释说明;十八世孙观强就第三次修续的构想做了阐述,有关方面的的业务做了布置。与会的各位宗亲代表也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家事。大都认为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它以父系的世系为中心,记载的是家族世系及同宗共祖血缘关系的人物的图谱。最后达成的共识是:依老谱修续的原则为准则,先修后续,遗而补,谬而究,务实求真,公正廉明。经协商当即成立了续谱理事会,建立了理财小组,面对面建起了高氏宗亲续修族谱联谊工作群。</p> <p class="ql-block">所有事项议事完毕,已到中午,与会宗亲在议事地点共进午餐。大家论辈份,别长幼,道衷情,叙旧话新,畅所欲言。相互斟茶敬酒,你尊我让,真诚相见。血浓于水,血脉亲情,情满乾坤……</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5日合族议事的开幕会结束后,以祖村为轴外辐15村的续修大幕已拉开。第二天老庄就首当其冲向本村高氏家人发出如下倡议:</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洼里高村高氏家族续修族谱理事会倡议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尊敬的各位高氏宗亲,大家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高氏先祖,自明朝永乐二年,由山东沾化县迁至本地,以绵延了600余载, 期间人丁繁盛,人才辈出。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自古而然。而我高氏上次于1991年二修族谱距今已30余年之久。古人云,三十年不修谱,谓之不孝。当下,欣逢国运昌盛,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之际,经2023年7月5日,在洼里高村召开的高氏宗亲联谊会讨论合议,决定三修以洼里高村为轴心,辐射周边15个村的高氏族谱。其目的是以免长幼不分,亲疏不明,遗忘先辈之功绩。尊宗敬祖是华夏传统美德,修谱是为了宗族世代繁衍有据,激励子孙后代,传承家族文化,增强家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也有利于家庭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为此,面向全体族人发出如下倡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一、为调查挖掘修编好宗谱,希望家族成员无偿提供有关高氏家族的历史资料,如谱书、手本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二、凡我族不论何门、何支、何地,都要配合修谱工作人员走访登记,做到所提供的文字数据准确无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三、修普是个复杂、庞大、浩繁的工程,非朝夕之间能够完成,因家族居住分散,在族谱成书之前,必将耗费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如车船之旅、打印排版、成书、祭祖等等费用之需。望宗亲贤达、各行业企业家、老板,工商界精英,爱心青年,热心族人,慷慨解囊,奉献爱心,踊跃捐款。目前,我族续修族谱的大幕已经拉开,在这个舞台上人人是主角,让我们群策群力,以奉献之心,务实之风,把这项追本溯源,弘扬祖德,凝聚祖亲,激励后人的大事做实做好。特别强调,为彰显精神,传承美德,昭示后人,捐款者芳名和功绩将载入新修族谱功德名录,百世流芳,德昭后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捐款热线:1510076232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358273490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 倡议书一经发出,热心族人,商界精英,爱心青年便慷慨解囊,纷纷捐资助力。</p> <p class="ql-block"> 以上只是从众多捐款者中截取了几个片段,捐款者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短短十多天的时间,捐款就达到了56000多元。续谱理事会以感谢信的形式不得不摁下了暂停键,委婉的谢绝了各种形式的捐款。</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氏家族续修族谱理事会面向全体族人的感谢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尊敬的全体高氏宗亲,大家好! 水有源头树有根,世间万物皆有其从属。续修族谱就是把珍贵的族谱增添补全,将我们高氏族人的辉煌历史和精神瑰宝留于后代子孙,永不断载,代代相传。 自2023年7月5日,高氏家族续修族谱理事会发出倡议以来,得到了许多高氏宗亲的大力支持和响应。有的出钱,有的出力,有的积极建言建策提出很好的建议,一片感人场面。首先说登统编辑人员,为了不遗失高氏子孙根源,让高氏子孙宗有源可查,发展脉络繁荣昌盛可追, 首先主动提出不要任何报酬,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和休息时间,冒着高温酷暑,为续修高氏族谱辛勤工作,查阅历届族谱和祖宗的史志资料,走街串户,精心登统,细心编辑,四处奔波,在这里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更有我高氏宗贤,有的身居故土,有的远在他乡,为此次续修族谱工作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你们的慷慨支持不仅为续修族谱工作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更是给予了我们家族深厚的爱与关怀。通过续修族谱,让我们家族更加凝聚,更加团结,更加有向心力,和谐力和亲情力。为此,理事会向续修族谱全体工作人员和爱心宗贤以及热心宗亲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截止目前,共收到宗亲爱心捐款56700元。善款已基本满足续修族谱工作资金需求。经理事会商议,即日起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捐赠活动。再次感谢大家!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高氏家族续修族谱理事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3.7.23</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 <p class="ql-block"> 与此同时,仉祥崔宗亲,为了第三次修续,特意建立了高家群,也轰轰烈烈的展开了捐款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高家女中豪杰保稳虽身居石家庄,却心系高家续谱之事,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还慷慨解囊,捐款2000元,成为高家巾帼捐款第一人。仉崔高家子孙在短短的时间内共计捐款35900元。 其他各村宗亲也有多少不同的捐款,田庄的宗亲秀清已到了耄耋之年,这次也为第三次修续捐款880元。他颇具幽默的说:“八八八,祝高家子孙发发发!” </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我始迁祖之孙,因种种原因已分散于16个村居住。我们只是居住地不同,血是相同的,心是相通的,情是相融的。千山万水也阻隔不断我们的血脉亲情,正如诗中所云“同根同族一脉牵,同宗同姓字相连。”</p> <p class="ql-block"> “有钱也续谱,无钱也续谱。”这是十九代孙全者在合族议事开幕会上向全体族人做出的庄严承诺。高氏家谱的前两次续修所需费用都是按族人总人口摊派,这次则是以捐款的方式进行,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对全体族人觉悟的一次大考,结果族人给出了满意的答卷。</p><p class="ql-block"> 通过各村家人积极踊跃的捐款,说明了我们第三次修续高氏家谱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得人心,顺祖意。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全体族人对第三次续修人员的认可和信任。他们的善行义举和信赖也大大提振了续修人员的信心。这次将把为第三次续修和恭立祖碑所有捐款者的芳名列入功德榜,载入谱书,德昭后代,流芳百世。 </p><p class="ql-block"> 从族人的纷纷捐款中不难看出,我们高氏子孙不但敬宗孝祖,并且有着宏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合力。功德榜前言对他们是这样称赞的:三续盛举得民心, 慷慨解囊道义存。祖上有德百业兴,枝繁叶茂多贤孙。捐资助力报宗恩,善行义举昭后人。高氏子孙多壮志,祖功宗德巍昆仑!</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修续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把高氏家族历代出现的名人载入族谱。这是高氏家族的骄傲,也是全体族人的荣耀。由于第一次开幕会上没谈及此问题,所以宗亲们又第二次聚首专题讨论这个问题,地点设在了仉祥崔。关于名人的评定标准,开始宗亲之间有些分歧,经过斟酌考量,最终达成一致,并制定出下列录入的细则。</p> <p class="ql-block"> 家人们正在如火如荼捐款的同时,老庄的上门登统信息采集工作也展开了。我们的做法是各门各支都安排上人,从每门每支中挑选那种工作责任心强,文化水准高的人当登统校队人员。并规定,谁负责登统,最后谁负责校队,一杆子插到底。这样做一是对自个儿门支的情况比较了解,再就是能够增强其责任心,调动其积极性,减少三修的错误率。</p><p class="ql-block"> 凡事都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三次修续,原以为只不过是添两代人的问题,老谱书上二十世以后空格较多,增添人员直接在谱书的空格中填写就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合族议事的开幕会上也是这样布置的工作。</span>结果实际操作起来并非如此,不是写漾了格,就是格式错了位。结果在谱书上填了个乱七八糟,难以辨认。这样的底稿又如何去排版?经深思熟虑后,我们对以前的要求又做出下列调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各位宗亲家人,老庄洼里高登统工作已经开始了,在登统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各位家人讲述一下:7月5号,本族宗亲议会那天,所说的增添人员在老谱书的空格上,直接填写一事,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实用。因格太小,字稍微大点就放不开,造成格式错位混乱。写小字速度又慢,字迹还不真。所以登统工作临时改变做法,统一用a4纸填写,具体做法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谱上没有的名字,新添加的人名必须注明是谁的儿子,像添加说明的这种情况,往往他的生育情况发生了改变,就手把他的生育的子女及配偶填写完全,就不用再在老谱书上添加了。既把上一世的情况完全抬过来。这样做既避免丢三落四,给排版也带来了方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A4纸上登统时,首先在上面注明几门几支,一行一世,并且注明世系,写上和老谱衔接的页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3.老谱书上原有人员,错误之处修改的地方,修改好后,折好页码,以村为单位,所有支派最后汇总到一部谱书上。汇总时都用红笔标注,这样鲜明突出,排版打印时不易遗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4.登统完毕后,最后把谱书和材料一块交来</span></p><p class="ql-block"> 工作对了头,群众有劲头;思路对了头,力省十头牛。思路调整后大家干起活来得心应手,老庄洼里高的登统工作,仅仅用了十天的时间,各门各支全部统计完毕,资料交上来并一一装订成册。</p> <p class="ql-block"> 又等十多天后各村宗亲也纷纷把登统的资料交来,我以村为单位,一一打包装兜,待交付给出版社排版</p> <p class="ql-block"> 新谱书交付谁来排版打印?质量如何?价格是否合理?对这些问题,我们很慎重。东光曾有一家出版商,主动找上门来,询问了我们谱书要的格式和所需的页数,似乎很认真的算了很久,最后说连排版费在里面,每桶页大约十元,200页的谱书至少要200元。并自称说自己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的谱书生意,东光县区域内的各家谱书都找他来做,方圆百里仅此一家,没有二家。他说的属实吗?果真如此吗?经过我们四处打听和网上搜寻,发现吴桥和南皮也有谱书印刷商。</p><p class="ql-block"> 百闻不如一见,干脆走出去,货比三家,选择其优。2023年8月2日由老庄、仉祥崔、姚家口、崔赞,四村家人组成的13人考察团开乘三辆汽车前往吴桥和南皮进行考察。奔波了一天,经过考察对比,我们最终选定了吴桥。</p><p class="ql-block"> 吴桥金鼎古籍印刷厂是江北最大的古籍线装图书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集排版、印刷、装订于一体,流水作业。我们的谱书交付这样的厂家去排版印刷质量绝对放心。开始价格是一套100元,后来经托关系降至每套80元,我们用最低的价格,印制了最好的谱书!</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5日,我们驱车来到吴桥,正式交付资料进行排版。7月5日合族议修到今天交付资料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短短一个月,涉及十六个村全体族人的信息全部登统完毕,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我们带着全体家人的信息,倍感亲切;想着族人的嘱 托,深感身上责任的重大。</p><p class="ql-block"> 我们让排版部,按照我们第三次修续的构思排了个样表,新版本的样式得到族人的热烈欢迎。</p><p class="ql-block"> 这次新版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每页的抬头上标注了其父的名字,即该子注明了是谁之子。其次是每页都标注的有几门几支,页码也不在按桶页计数,而是按照现代书的标注方法,一页一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便于大家熟知族人,查找查看。</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月后我们交付给吴桥的谱书资料初版排出来了。拿过来后我们首先对资料进行了浏览,针对出现的共性问题制定出了校对细则发往宗亲群。于9月10号召集各村宗亲汇聚老庄,对初版资料进行校对。</p><p class="ql-block"> 校对人员秉承着对族人认真负责的态度,看着老谱和手头上新增人员的信息,对新版资料进行认真的校对。他们聚精会神,一丝不苟,不放过一点瑕疵,力争向全体族人交出满意的答卷。</p> <p class="ql-block"> 谱书的主体资料已经完成,结集出书的其它工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第三次修续,除名人录,功德榜之外,另一个亮点是高氏家训的征集和制定。秉承着族人制定,族人遵守的原则,高氏家训内容的制定面向全体族人展开了征稿启事。具体内容如下:</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氏家训征稿启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各位宗亲家人,我们的谱书正在有序排版中,不久即将付梓了。后续的其它事情都应该积极准备,以免影响整体进程。按照《家谱编修指南》之规定,即日起我们将进行族规家训的征集,这也是家谱续修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采用的样式为:四字一词,四词一句,前后押韵,朗朗上口 (三字经,百家姓都是押韵的) 例如:敬重祖宗,爱护族谱,同宗相亲,有难互助。二四两词押相同的韵,四词相连,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希望大家从修身立志,敬祖爱家,孝父母,尊师长,崇节俭,睦乡里,守法记等方面,去构思,去组织语言,最后,经筛选组合,续谱委员会审核,进行录用。 希望各位宗亲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听说为了这次修续各村都建了高氏家人群,可以把这一征稿启事发往群中,让全体族人参与进来,让那些高氏的青年才俊,明哲贤人,发挥其聪明和智慧,积极踊跃的投稿。征集的族训可以发往本群中,也可以由各村的主管私信发给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致礼!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2023.8.10</span></p><p class="ql-block"> 征稿启事在宗亲群发出后,族人们纷纷投稿,都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家训的制定出一份力。其中仉祥崔宗亲高福喜投稿中的第一句话 脱颖而出。他写道“高氏家训,祖先为尊,血脉亲情,绵延乾坤。” 这句话,立意高远,主题鲜明,感情澎湃。被列为高氏家训的首句,并以坤字为韵脚,下列各句都要和坤字押相同的韵。经过筛选择优,编辑,续谱委员会审核,高氏家训终于定稿了。他由七句话,112字组成,每句之中,句与句之间都前后押韵,朗朗上口,易读便记,涉及到家国情怀各个方面,受到各村宗亲的热烈欢迎。</p> <p class="ql-block">借这次续谱之机,我们最想办的大事是想为始祖敬立祖碑。高家的祖坟在老庄的西北方向,文革时期被夷为平地,现如今始祖的坟墓早已无处觅迹。为始祖立碑,一是为不忘始祖之福泽佑护,常念始祖之恩德永垂,愿始祖含笑九泉,佑全族显贵昌荣。二是立碑祭祖,祭祀有凭。发扬中华孝道,凝聚家族力量,家风代代传承。</p><p class="ql-block"> 为始祖立碑非同小可,首先要慎密的勘测风水宝地,小心谨慎的选择碑址。我们从田庄请来了自家人秀清,他对易经颇有研究,从事这个行业已30余年了。大江南北,他到处去为别人服务,这次为自己的始祖立碑,他就应当更加认真。他手拿寻龙尺,首先到老祖茔处去勘测碑址,我们一行人随同。</p> <p class="ql-block"> 👆秀清在讲勘测路线</p> <p class="ql-block">在老祖茔处勘测</p> <p class="ql-block"> 👆秀清手拿寻龙尺在老祖茔周围勘测了个遍,发现此处已没有了龙脉。的确由于老祖茔处的地早已归属了洼里扬村,半个多世纪以来,村民们乱取土,地势变洼,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我们只好领着秀请,再到别处去勘测。</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带领着秀清拣着水泥路较宽,人员车辆来往较多的两条地道走了一圈,初步选了两处碑址。这两处是否真的能行?由于被玉米挡住了视线,看不到周围的地势地貌,还不能一槌定音,家人秀清说待玉米收割后,进一步的勘测定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