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位于,豫北安阳西20公里蒋村。马丕瑶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两广巡抚,为官清廉,官声显赫。马氏庄园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于光绪至民国初年,是中原保持完整的封建官宅,被称为“中原第一官宅”。</p> <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大门</p> <p class="ql-block"> “进士第”官方专为他做的匾额,右边大总裁指科举主考官,左边为马丕瑶科考成绩。</p> <p class="ql-block"> “进士第”匾额后即“太吏第”匾额,是马丕瑶次子马吉樟科考的成绩及官位。一门两进士,儿了更是“青出干蓝而胜于蓝”!</p> <p class="ql-block"> 2023年10月12月,我们相约再次骑行马氏庄园,庄园东券门外合影。</p> <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东券门,上书“惩忿窒欲”,出自《周易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惩忿意指去除心中愤怒,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窒欲就是要抑制无限欲望,清心寡欲,无欲则刚。此匾旨在告诫马氏后人,不强求,不奢求,淡然就好。</p> <p class="ql-block"> 庄园西券门,上书“致虚守敬”。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骂定壮态,它代表一种境界,即尽力使心灵达到虚静的境界,守住平静,才能守护生活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这两幅匾额,出门两侧就可看到,这就是马家,时刻提醒告诫马氏后人,做人的精典。</p> <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南院,上书扁额“广德”。是民国初期,袁世凱的大谋士,曾任一届民国大总统亲笔题写。因整修未能游览。</p> <p class="ql-block"> 进大门后,首先看到仪门,“整齐严肃”,为清朝末年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闫敬铭所题写。也是来访之人,端身正仪之处。</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同治二年(1862)进士,因做官清廉,并被授于清末头品顶戴,两广巡抚,光诸皇帝给于最高评价,并亲笔题写授于“百官楷模”。在两广任上积极修海防,办团练,强装备,严治军,创报馆,兴铁路,加强物流和中处贸易。《马关条约》鉴定后,力主废约,坚持抗战。因积痨成疾,病卒于光绪二十一年,终年64岁。</p> <p class="ql-block"> 和信堂</p> <p class="ql-block"> 光绪皇帝御赐马丕瑶,“百官楷模”匾额。</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书法</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出身农门,凭借清廉的官声和高超的做人做事艺术,清末民国时期,官声明望十分好,在他的严格家庭教育下,马家四子非常有出息。长孑马吉森民族实业家,次子马吉樟翰林院庶吉士,三子民国议员,四子马吉枢是一位救治乡里病人的医生,医德高明。还有一位出名的女儿马青霞,早期革命家,资助孙中山大量革命经费,史称“南秋谨.北青霞”。孙中山亲笔题匾“天下为公”四字。中国有一句“富不过三代”魔咒,受优良教育的马家后人,没有出一个不良孑弟,实在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继母杨氏居晚年住处,1901年慈禧太后,因八国联军进北京,逃难西安后,返回北京路过时,曾下榻于此。</p> <p class="ql-block"> 慈禧下榻处</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次子马吉樟,在杨氏住处题写的“眉寿无疆”匾额。</p> <p class="ql-block"> 马丕瑶居住的地方称主楼,也称修身堂。楼前两株枝茂繁荣的桂树,桂树也像征富贵人家,富贵有余。</p> <p class="ql-block"> 养正堂,四子马士枢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在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曾居住在此。</p> <p class="ql-block"> 克己堂</p> <p class="ql-block"> 马氏庄园是历史官僚旧宅,也是红色爱国教育基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