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学生主体,扬教师个性 ”中山小学三级教学研讨课活动——五年级语文潘飞玉老师《示儿》示范课

冷秋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场秋雨一场寒。已经不记得这是入秋以来的第几场雨了,2023年10月18日,中山教育集团小语人在学校录播教室如约而聚,一场教研的盛会在“诗”情画“雨”中悄然进行……</p> 教研通知 授课内容 <p class="ql-block">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无比愤慨;对收复失地、雪洗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 </p><p class="ql-block"> 深入了解作者字里行间悲之切的爱国深情,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p> 磨课篇 上课篇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潘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结构层次清晰,教学课件精心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古诗的教学要领:</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b></p> <p class="ql-block">  古诗教学,“读”字贯穿始终。要做到读中有悟,悟中有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丰富自身的情感,切身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p><p class="ql-block"> 在潘老师精妙的点拨与引导之下,在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的情感一步步走向了文本的深层,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完全融入了文本之中。</p><p class="ql-block"> 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每一位学生都随着潘老师走进了陆游的精神世界,被陆游那深深的爱国情感所感动,心中也有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激荡在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要真正读懂《示儿》,就必须读懂陆游,就必须读懂他的渴望和他的遗憾。所以,在这堂课上,潘老师拓展补充了陆游的几个不同时期的却拥有共同主题的诗句和林升的《题临安邸》,使学生对此有一个全面的感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体会诗人陆游的临终之“悲”。</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潘老师牢牢抓住"悲"字不放,引导学生理解陆游因何而“悲”,“悲”何事,“悲”何人;“悲”中又带着希望,最后满怀期待的嘱咐又加深了诗人的“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潘老师善于营造情感氛围,从导入的爱国诗句、介绍陆游生平开始,整个课堂形成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氛围,一首《我爱你,中国》更是将学生的爱国共情引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p> 评课篇 <p class="ql-block">  评课活动在陈漠锶组长的主持下进行,首先是上课老师潘老师说教后反思,接着是老师们热烈议课评课,贾兴丽校长做专业引领,陈组长总结,现场气氛轻松活跃,老师们发言积极,学有所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陈香越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 听了潘老师的这堂课,我觉得这是一堂精彩而又有实效的好课.整堂课结构紧凑、环环相扣,教学活动安排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厚,学习主动性较高。课堂亮点较多,下面我就说说两个比较突出的亮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我们知道学习古诗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在这个环节中,潘老师指导朗读有妙法,通过范读、指名读、个别读、齐读、划节奏读、师生合作读、老师引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形式读,让学生体会古诗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明白古诗每句诗的意思,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最后做到熟读成诵,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江球老师:</b></p><p class="ql-block"> 潘老师这堂课思路清晰,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潘老师善于营造情感氛围,从导入的爱国诗句、介绍陆游生平开始,整个课堂形成了浓浓的爱国情感氛围,一首《我爱你,中国》更是将学生的爱国共情引向高潮。</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感悟诗人的“悲”,潘老师做了多做铺垫,一是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明白到国之不存,民之悲惨的道理;二是读诗感悟,潘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法带领学生悟诗意,悟诗情。</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胡娇娥老师:</b></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潘老师以春风化雨般的语言,点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老师始终以饱满的感情感染着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被陆游那深深的爱国情感所感动,心中也定会有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感激荡在心头,这就是所谓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潘老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同桌交流的方式把诗意的解释进行淡化处理,着力于引导孩子们去体验、把握诗歌情感的脉搏,通过补充诗人陆游的生平及有关社会背景的资料,激发学生对陆游赤诚的爱国热情的敬佩。</p><p class="ql-block"><b style="-webkit-text-size-adjust: 100%; 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里仁小学王秀曼老师:</b></p><p class="ql-block">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让学生们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同时抓住关键词:悲,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从读懂到理解,让学生体会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王伟希望小学陈应礼老师:</b></p><p class="ql-block"> 听了中山小学五年级潘飞玉老师的古诗《示儿》示范课,受益匪浅,整堂课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结构严谨合理。重点是解诗意,难点是悟诗情。课堂亮点明显,体现在悟诗情方面,通过抓住诗句关键词“悲”来解读诗人的爱国情怀,并以伤感的配曲加以渲染,让学生身在其中,升华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达到语文要素的教学效果。整堂课整体效果评为优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下园分校杨春弟老师:</b></p><p class="ql-block"> 听了潘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感慨: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伊始,潘老师就教给了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2、在理解诗意方面,潘老师是循循善诱的,逐词、逐句,以及整首诗的理解。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潘老师通过师生读、指名读、全班读及创设情境读,在反复的读中理解诗意和作者抒发的情感。使得整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陈漠锶组长</b><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span>非常感谢潘飞玉老师给我们带来一节精彩的古诗课堂,潘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较强。理解教材、熟悉教材,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掌握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整堂课的的教学效果很好。如果课堂上老师少讲一些,多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或许就更棒了,接着陈组长围绕我们本学期的研讨方向——教学评一体化,告诉大家以后的课堂要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定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终为始,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因教施评。</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贾兴丽校长:</b></p><p class="ql-block"> 优点:潘老师有深挖教材的能力,有较强的解读教材能力。备课充分,钻研教材深入,能够抓住古诗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教学思路清晰,有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p><p class="ql-block"> 不足之处:要懂得取舍,放手给学生去发现问题,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教研是场诗意修行,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span style="font-size: 18px;">感谢这次扎实有效、精彩纷呈的教研活动。</span>穿越深秋的课堂,在教学研讨中延续教育的辉煌……这朵芬芳迷人的教研之花,开在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心田。它将助力我们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奋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编辑:王秋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拍摄:邓丕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审核:胡娇娥</b></p>

老师

学生

陆游

教学

课堂

爱国

古诗

情感

诗意

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