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围山上赏红叶

高海平

<p class="ql-block"> 崛围山上赏红叶</p><p class="ql-block"> 高海平/文</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问七岁的外孙子轩轩,姥爷明天去崛围山赏红叶,你去吗?轩轩愣了一下,略加思索道,我去,不是有一首古诗写过红叶嘛。我脸上露出了喜色,忙问道:哪一首,你背背看。他张口就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好好好,我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明天早上带你去崛围山赏红叶。</p><p class="ql-block"> 一夜没有睡好,只怕误了时间,闹钟定在了5:20起床,不到5点就醒了。5:20,轻轻推了推身边的外孙子,睡得正香的小家伙很不情愿地睁开眼睛。我问他爬不爬山去,他迟疑了一下,露出一丝笑,努力地起来了。谁都有睡懒觉的经历,黎明前的觉最香,能兑现自己昨晚的诺言是要有勇气和决心的。</p><p class="ql-block"> 天空湛蓝,一颗孤星高悬,轩轩指着星星兴奋叫着,姥爷看星星,他啥时候起过这么早啊。快到崛围山时,天色渐渐清晰,远山与天空勾勒出了明显的轮廓,瞬间就敞亮了,崛围山的下半截山体全部被红色树林所覆盖,就像一位穿了红裙子的姑娘。</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沿着崛围山的石阶攀登,而是在沟里行走。平日里登崛围山走石阶是为了锻炼身体,今天目的是赏红叶,沟里的红叶更好看。一江秋是走山高手,常年行走在西山的犄角旮旯里,这条路他非常熟悉,理所当然地走在最前面。轩轩好奇心强,不甘落后,紧随一江秋,寸步不离。</p><p class="ql-block"> 沟里平时没人走,被莽莽树丛遮蔽,只有驴友踩出的一条小道,忽高忽低,忽隐忽现,不是钻梢林,就是踏芒榛,手脸难免被枝枝蔓蔓划破。人在树中穿行,树在四周环绕。</p><p class="ql-block"> 6:40左右,太阳从远处的东山上升起,崛围山披上了霞光,山坡上一片金黄,树木从沉睡中苏醒,抖擞精神,欢呼雀跃。阳光洒在每片红叶上,叶子流光溢彩,摇曳生姿;阳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驻足,我们拍照,我们沐浴在晨光里。崛围山的红叶是我们的最爱,所有的拍照都是要么与红叶合影,要么以红叶为背景。红叶成了崛围山的主角,起早贪黑的人为了它,远行近走的人为了它,一切的一切都围绕着它。</p><p class="ql-block"> 崛围山的红叶以黄栌为主。黄栌,是一种普普通通的灌木,在杂木丛生的崛围山里,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在金秋十月,草木争相炫耀时,黄栌就像一名马拉松运动员,依靠自身的实力,一骑绝尘,脱颖而出,尽展傲人的风采。枫叶是漂亮,不管是三角的,还是五角的,遗憾的是太稀少了,只好把舞台让给了黄栌,躲在角落里不敢默不作声,无法与黄栌分庭抗礼。黄栌的叶子呈圆形,一枚枚叶子就像一把把微型的芭蕉扇,狂风刮过,它使劲地摇,微风掠过,它轻轻地扇,把崛围山的山体扇成了一座火焰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行走在由黄栌的红叶所铸就的火焰山中,高大的树丛枝叶勾连,交相辉映。红叶在阳光的朗照下,又像一只只翩然飞舞的蝴蝶,从头顶飞过,从脸颊飞过,从腰间飞过。像在撩逗你、嬉戏你,想与你共舞和共情。</p><p class="ql-block"> 平时不爱照相的外孙子,今天格外配合,让他怎么照,他就怎么照,大家都夸轩轩真棒。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轩轩也不例外。他对着太阳举起了右手,像是在行少先队礼;摘一枚红叶拿在手上,露出纯真的笑。我问他,好玩吗?他说,好玩。和你背的那首古诗描写的一样吗?他说,不太一样。“远上寒山石径斜”,今天天气不寒呀。“白云生处有人家”,天上没有云彩呀,也没见山里哪儿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我们现在是早上。“霜叶红于二月花”,没有看到霜啊。分析得颇有道理,我给他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说,杜牧写这首诗时,估计天气已经寒冷了,我们今天游崛围山天气还不冷呢。不过,已经过了寒露节气,早晚温差大,树叶中的叶绿素和花青素会发生明显变化,所以,现在是观赏红叶的最佳时节。</p><p class="ql-block"> 我对轩轩说,你今天能起这么早,登崛围山,观赏红叶,看似牺牲了睡觉时间,可是得到了很多很多,这是不是正确选择呀?他说,我第一次看到了天上的启明星,看到了满山的红叶,算是吧。我接着说,红叶,在马路边、公园里也能看到,还会生发“一叶知秋”的感慨,同时提醒你,秋天来了,也很快要走了。在崛围山看到的红叶却是漫山遍野,可谓红叶的海洋,不仅仅告诉你秋天的消息,它把大自然的美丽无限放大,这种美震撼人心,让人激动不已。</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这些话外孙子不一定听得懂,我自己先把自己感动了,胸中的浩然之气汩汩涌出,大有一泻千里的豪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沟里上来了,最美的红叶已经赏过,最奇崛的山径已经走过,站在盘山公路上环顾四周,山高日小,天地辽阔。从山上下来一大群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还带了音乐盒,音响声音很高。欢快的音乐旋律与每个人燃烧的激情,还有晨光泽披的红叶共同渲染着崛围山浪漫的晨光。</p><p class="ql-block"> 看见崛围山顶的舍利塔,轩轩还要去看看,因为不在一条线路上,无法过去,只好给他说,下次再带你去,不仅要看舍利塔,还要看半山腰的多福寺。多福寺曾经住过一位大名鼎鼎的诗人、书法家、医学家,他的名字叫傅山,就是太原人。我们今天走过的地方,他当年也走过,我们看到的风景他也看过,我们欣赏的红叶,他也欣赏过,他还在这个沟里采过药呢,还写过很多有关崛围山的诗。轩轩一脸茫然,他只知道李白、杜甫、白居易,还有写《山行》的杜牧,以及其他一些古代诗人,并不知道傅山何其人也。不知道很正常,我这个当姥爷的也知之不多啊。</p><p class="ql-block"> 太原曾经有八景,即“裂石寒泉”、“汾河晚渡”、“双塔凌霄”、“巽水烟波”、“崛围红叶”、“土堂神柏”、“天门积雪”、“蒙山晓月”。”今天能观赏到“崛围红叶”确实不虚此行,尤其是带着外孙子轩轩登崛围、赏红叶,颇有一种仪式感,值得存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10.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