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中旬,自驾车沿着331国道,离开内蒙古,一路向北,进入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因其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而得名,是我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黑龙江原为我国内河,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1858年,俄国利用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协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使黑龙江变成了中俄两国的界河。 一路向北,奔向中国的最北点。 进入黑龙江省后的第一个县级城市——漠河市。这是漠河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 北极村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北极镇,地处北纬53°33′30″、东经122°20′27.14",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观赏北极光的最佳观测点,是中国“北方第一哨”所在地,也是中国最北的城镇。 如果将我国版图比喻成公鸡的话,那么北极村则处于鸡冠的位置,所以北极村就有了“金鸡之冠”的美誉。“金鸡之冠”主题雕塑以“玺”为创作元素,“玺”的上端采用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龙的造型,四面使用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神兽纹饰,玺文为阳刻篆体"金鸡之冠",意喻此地为中国纬度最高点,是名副其实的“金鸡之冠”。 醉北亭 黑龙江对岸是俄罗斯 中国最北点及界碑,位于北纬53°33′42″、东经123°15′30"。 龙江第一湾是中俄界江黑龙江流经此处自然形成的长约30多公里的“Ω”形大湾,浑圆的岛屿被金色沙滩环绕,在清澈江水的环抱下,犹如一颗硕大的绿宝石镶嵌其中。可谓是“苍龙飞舞九天来,到此一徘徊。环成玉带,镶圆翡翠,溢美挂胸怀。”因其景观独特,气势磅礴,高雅华贵,而获“龙江第一湾”之美誉。 呼玛公署旧址。呼玛县,因呼玛河得名。“呼玛”,又称“呼玛尔”、“库玛尔”,系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之意。隶属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位于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上游西南岸。其东部与俄罗斯施马诺夫斯克市、斯沃搏德内市和马格达加奇区隔江相望。对俄边境线长达371公里,占到大兴安岭地区对俄边境总长的近二分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对俄边境线最长的县份。 在黑龙江边的173号界碑 位于呼玛县黑龙江边的黑龙雕塑。“黑龙江”一名,据传是由一位满族先民所起,当时他在这条江边看到一条黑龙跃出江面,于是便将其命名为“黑龙江”。 黑龙江边的黄昏 途径呼玛县境内的江景 黑河市街景<div>黑河市,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古称瑷珲,地处大兴安岭东端,小兴安岭北部。以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唯一一对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距离最近的对应城市,最近处相距仅750米。</div> “黑河外事”办公楼外及周围的停车场,一到晚上,停满了自驾游的汽车。不仅有房车,还有其它各种车辆。甚至还有自驾者,在楼门口搭起帐篷,在那里“安营扎寨”。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穷游”。 黑河俄罗斯风情小镇<br>以拜占庭风格为代表的欧式建筑群,更有俄罗斯文化风情的多种景观,让您在境内就能体验俄罗斯的艺术人生。在这里拍摄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闯关东》《老农民》《毛岸英》《玫瑰绽放的年代》《大江作证》《黑河风云》等多部热播影视剧。在这里能体验到欧式浪漫风情,品尝地道俄式美食,欣赏异域文化艺术,重温经典影视角色,享受惬意田园生活。 在黑龙江边的192号界碑 黑河市与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黑龙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距离最近的一对城市。我们到达黑河市的时候,恰好赶上由于俄乌战争的影响,导致中国游客不能顺利地过境到对岸看看,所以我只能隔江拍摄了。 瑷珲,又名黑龙江城,1683年筑城永戌,设首任黑龙江将军衙门。1685年,将军衙门由江东瑷珲迁往江西瑷珲,即今瑷珲。瑷珲,一度发展成为清代黑龙江沿岸最大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城市。<br>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外兴安岭至海以南土地为中国所有。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将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至海的土地,包括库页岛,划归俄国。黑龙江由原来的中国内河,成为界河。<br>瑷珲,见证并经历了中俄之间过去的历史…… 爱辉将军像<br>瑷珲襟江负岭,地灵人杰。有清一代,将星璀璨,史料记载瑷珲籍将军达十人之多。 瑷珲海关旧址,始建于1909年。 瑷珲历史陈列馆<br>瑷珲是清始祖发祥地、黑龙江首任将军府驻地、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指挥部所在地、《瑷珲条约》签订地、“胡焕庸线”起始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三百余年边风塞月,瑷珲地处关隘要道,素有"北门锁钥,东国屏藩"之美誉。 瑷珲新城遗址,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逊克县位于黑龙江中游南岸,有14公里的国境线,素有“北国雾凇之都”“红玛瑙之乡”美誉。 逊克县的江景晚霞 同江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处南岸,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赫哲族的发祥地和主要聚居区。三江口位于同江市区东北7.5公里处,以“江汇于此、路始于此、海通于此”闻名遐迩。松花江、黑龙江在此相汇,两江之水北黑南黄,东流数十里而不相融,谓为三江奇观。黑龙江、松花江在此汇合,形成“同江”,也称“混同江”。流淌数十里后,当两江水完全融合,又恢复原来的称谓——黑龙江。 起点纪念碑。连通祖国南北的大动脉——同三公路,由此蜿蜒南行5500多公里,直达海南省三亚市。 起点标志塔,用简约的设计理念体现人生起点的大主题。 在江中的游船上,眺望观景塔和起点广场。 抚远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隶属佳木斯市,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东、北两面与俄罗斯隔乌苏里江、黑龙江相望。抚远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县级行政区,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素有“华夏东极”和“东方第一城”之美誉。 抚远口岸——东方第一港。抚远是黑龙江五大对俄口岸之一,与俄罗斯远东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城市哈巴罗夫斯克航道距离仅65千米。 矗立于抚远口岸的258号界碑。 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位于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主航道西南侧,是中国最东端的领土,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黑瞎子岛平均海拔约40米,地势平坦。它并非江中岛屿,而是一块冲积而成的三角洲,三面环水自成体系,地位重要,扼守着黑龙江—乌苏里江通航咽喉,隔江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相望。历史上黑瞎子岛属于中国领土,后被苏联(俄罗斯)占领。通过谈判,2008年中国收回了黑瞎子岛一半的领土。 东极宝塔,位于黑瞎子岛中方一侧东北角,是中国最东端的地标性建筑,享有“东方第一塔”之称。登上东极宝塔远眺,黑瞎子岛特有湿地风光尽收眼底。向北可领略川流不息的黑龙江,向东可眺望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和俄罗斯大赫黑契尔山,以中俄边境哨所为参照,“两国一岛”分界线清晰可见。 乌苏镇——中国最东端、最小的行政机构,是乌苏里船歌唱响的地方。 华夏东极、赫哲故里。抓吉赫哲族村坐落在乌苏里江畔,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东方第一哨,位于东极广场旁的乌苏里江畔。 东极广场,又称太阳广场,位于抚远市黑瞎子岛镇,地处抚远水道和乌苏里江交汇处,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卡杂克维茨沃镇相望,北隔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东极极标,高39.5米。 两水汇合,旭日首照——太阳亭,是最早将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 东极广场上的260号界碑,位于东经134°42′55"、北纬48°16′31″。 游弋在乌苏里江中方一侧,搭乘着游客的中国游艇。 停泊在乌苏里江俄方一侧的俄罗斯巡逻炮艇。 东极广场向北隔着抚远水道与黑瞎子岛相邻,图片左边是中国的哨位,右边是俄罗斯的哨位。 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位于双鸭山市友谊县友谊镇。万亩大地良田是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大型水稻种植地块的称号,黑龙江北大荒是国家粮食种植、储备的“压舱石”,北大荒农业现代化体现了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成果。 虎头镇,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下辖镇,地处虎林市东部,东隔乌苏里江与俄罗斯相望。载入吉尼斯纪录的“天下第一虎”,矗立于虎头镇的乌苏里江边。 乌苏里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由发源于中国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俄罗斯的伊曼河汇合而成,虎头是乌苏里江的起点。乌苏里江全长905公里,从起点虎头向北流至抚远黑瞎子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乌苏里江,满语为“下游的江”(松花江为“上游的江”),原本是中国的一条内河,清政府与沙俄签订《北京条约》后,才变成了中俄界江。 矗立于乌苏里江畔的“乌苏里江第一塔”。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br>1934年,日军为夺取苏联远东的油田资源,强迫数十万劳工和战俘,用六年之久在虎头镇周边的群山中,修筑了正面宽12公里,纵深30公里的军事要塞。当时日军认为:虎头要塞工事之坚固、兵员配备之充足、火力之强大,超过了法德边境上的马其诺要塞,被吹嘘为“东方的马其诺防线”,称其为不怕围困6个月的“北满永久要塞”。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盟军无条件投降。然而,部署在虎头要塞的日军凭借地下要塞仍负隅顽抗,拒不投降,战斗一直持续到8月26日苏军攻陷虎头要塞而结束,比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昭书整整推迟了11天。由此,虎头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 虎头要塞的地下要塞及暗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纪念碑 绥芬河市,黑龙江省辖县级市,由牡丹江市代管,地处东北经济区域的中心地带,素有“东方旗镇”、“国境商都”的美名。它是一座风光秀丽的山城,与俄远东滨海边区陆地相连,距俄远东地区著名城市海参崴230公里,是赴俄边境旅游的重要通道。 绥芬河市公路口岸,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对俄陆路口岸。图片中的国门是绥芬河口岸的第三代国门,也是中国北方最高国门,始建于2012年8月,2014年底投入使用。该国门高51.8米,长81.8米,跨度54.1米,双向8车道通行。该国门设两部电梯,主体建筑共分九层,象征中华民族至高无上的民族尊严。5、6两层可供游客观光眺望,一睹异国风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绥芬河成为中国沿边开放重要的枢纽城市,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为绥芬河题词——“百年口岸”。 中东铁路绥芬河火车站旧址,始建于1899年。俄罗斯新艺术运动风格,是中东铁路全线第一个奠基并落成的的火车站。现为中东铁路记忆馆。绥芬河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是中东铁路东端站点。<br>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中东铁路1897年8月开始动工兴建,1903年2月全线竣工通车。这条铁路的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支线则从哈尔滨起向南,经长春、沈阳直达旅顺口,全长近2500公里,是当时中国境内最长的铁路。中东铁路承载着绥芬河的百年历史,绥芬河因中东铁路而兴、因中东铁路而荣。 绥芬河苏俄学校旧址,始建于1913年,现为绥芬河市博物馆。 百年大白楼建于1903年,因建筑外观为白色,俗称"大白楼"。原为绥芬河铁路交涉局总理委员官邸,1933年为满铁日藉员工宿舍,1945年后为苏联铁路专家宿舍及办公地,1955年为铁路职工的独身宿舍。<br>该建筑是中东铁路发展史的见证,更是早期红色秘密国际通道的历史见证。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中东铁路为依托,,形成了一条连接中国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红色秘密交通线。 日本领事馆旧址,建成于1914年,俄罗斯人契斯恰科夫所建。因檐下有人面浮雕,故称其为“人头楼”。1922年,该建筑被日本陆军购买,1927年,日本在此设立领事馆。 苏联红军解放绥芬河纪念碑 绥芬河东正教堂旧址,建于1913年。 百年俄式民居,建于1910年,是百年中东铁路历史和绥芬河近现代历史的见证。初为中东铁路局住宅,后为铁路员工住宅。 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绥芬河成为口岸,商业贸易、服务业盛极一时。这个时期有俄、日、英、德、澳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经商并悬挂各自国家的国旗,绥芬河遂有“旗镇”、“国境商都”之称。1992年在城市中心地带修建中心广场,2001年中心广场更名为“旗镇广场”。 珲春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这里中、朝、俄三国陆路相连,中、朝、俄、韩、日五国水路相通,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是中国经由日本海连接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也是连接朝鲜半岛、俄罗斯、日本、蒙古的重要贸易走廊。由于地处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核心地带,珲春也被称为东北亚的“金三角”。 吴大徵雕像<br>吴大徵(1835-1902),清末杰出的爱国英雄。他在珲春留下了废除封禁、兴边固防、开边通海、修筑东西炮台、签署《中俄重勘珲春东界约》等功绩,在维护国家主权、保障边境安全、发展地方经济方面,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龙虎阁共13层,总高64.8米,是防川景区的地标性建筑,也是眼望三疆的最佳地点。 站在龙虎阁上,一眼望三国。图片左边是俄罗斯,右边隔着图们江是朝鲜,中间是中国。沿着中间的小路,可直达日本海。 临江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鸭绿江畔,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道(两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br> 临江隔着鸭绿江,对岸是朝鲜。 四保临江战役纪念馆<br>1946年12月至1947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的三、四纵队和辽南独立一师、辽宁军区独立二师、安东独立三师以及南满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在陈云、萧劲光、萧华等同志的领导下,依托临江、长白、抚松、靖宇四县的狭小根据地,经过108天的浴血奋战,先后四次打退了国民党10万军队的大规模进犯,收复城镇11座,取得了四保临江战役的伟大胜利,使我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为东北战场即将开始的全面大反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云同志旧居,也是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虎山长城<br>由于历史原因,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山海关是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把辽东长城湮没了几百年之久。文物考古专家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虎山长城遗址。经专家委员会论证,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最终于2009年4月18日,正式确认并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宣布: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在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虎山长城遗址的考古发现是考古界一件重大的事情,它纠正了明长城东起山海关的错误说法,恢复了明长城东起鸭绿江的历史本来面目。<br>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青海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56个县域。现在人们看到的虎山长城,是在原有的遗址上进行的修复,长城的走势、敌楼的位置均与历史相吻合。 站在虎山长城上,能看见远处的鸭绿江,印证了《明史》上有关长城“东起鸭绿”的记载。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br>抗美援朝战争<br>发生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br>地点:朝鲜半岛。<br>参战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br>结果:1953年7月,交战协议签字停战。<br>参战方兵力:志愿军135万(最大兵力);韩军、“联合国军”120万(最大兵力)。<br>主要指挥官:彭德怀。 “抗美援朝纪念塔”,塔高53米,寓意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挥所旧址 鸭绿江断桥原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铁桥,由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于1911年建成。1950年朝鲜战争期间桥体被美军飞机炸断,中方一侧仅存四孔残桥。<br> 在鸭绿江上相邻最近的两座大桥,左边的是铁路大桥,右边的是公路大桥(断桥)。 站在断桥上遥望朝鲜的新义州。 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全长965公里。发源于长白山南麓,干流流经吉林和辽宁两省,于丹东江海分界处注入黄海。左边是朝鲜的新义州,右边是中国的丹东市。 入夜后,灯火辉煌的鸭绿江边丹东市。 入夜后,由于缺电的鸭绿江边新义州。 鸭绿江于丹东江海分界处注入黄海。当地渔民在海边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海龟,龟头朝向大海,“望海归来”,祈盼着出海的渔民能平安回来。 在海边吃了一桌极为丰盛、新鲜的海鲜大餐,为此次东北边境之行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