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2日,秋风送爽,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我们开启了广州市人工智能骨干教师培训的学习。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来到了广州卡丽酒店开启我们的开班仪式。</p> 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班第一场,华南师范大学詹泽慧教授给我们带来《技术赋能课堂教学创新》的精彩讲座。詹教授从我们面对的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一变革开始,围绕课堂变革和创新的多种途径,詹教授讲到了如何用好ChatGTP赋能课堂、课堂中创新思维的培训和一些工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落点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CPOTE模型,这个模型是詹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于一线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概念群到问题链接,建立目标层和任务簇,证据集,教师依据此模型,找到跨学科主题教研的基本教学思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技术赋能下的课堂教学创新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p> 人工智能融合实践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午,王同聚老师在关于人类教师、智能机器人教师、虚拟数字人教师在三师课堂教学模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方案做了清晰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师课堂教学模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准备、导入新课、学生自主学习、作品制作、成果交流、迭代创新等几个阶段。</p> 三师教学课堂组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前准备阶段,人类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全息投影演示视频、课件、实验材料等。同时,教师还需要设计好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导入新课阶段教师通过数字虚拟人展示课件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负责需要解释新的概念和知识点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p><p class="ql-block"><br></p> 三师课堂教学模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和作品制作阶段,由智能机器人讲解概念性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生提出的部分疑问,根据人类教师布置的项目制作方案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人类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导,可以通过提问、讨论、解答疑问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项目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成果交流阶段,由人类教师组织各小组完成作品展示和经验交流。在迭代创新阶段,人类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迭代优化改进方案进行针对性指导,引导学生创新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三师课堂教学场景 结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学习人工智能的过程是一次对自我知识和认知的挑战和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教师需要时刻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p><p class="ql-block">第八小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