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尊敬的家长: 您好!健康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孩子的快乐与健康,进步与成长,时时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让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长,维护孩子及家庭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p> <p class="ql-block">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1.不同年级的学生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2.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3.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4.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p> <p class="ql-block"> 无论何时,家校共育都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此,呼吁各位家长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珍惜“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有效期 1.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力会逐渐减弱,家长应该珍惜“第一任老师”这个称谓,尽可能在有效期内为孩子做好言行示范,成为孩子心目中学习的榜样; 2.良好的品行、教养、习惯、心态,这些对孩子未来成长至关重要的元素都需要在家庭层面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引和培育; 3.永远相信无声的影响胜过苦口婆心的教育。</p> <p class="ql-block"> 二、亲子“贴心”相处,营造和谐关系 1.良好亲子关系应该建立在和谐的夫妻关系这个基础之上; 2.注重亲子情感交流,关注孩子心理需求; 3.善于沟通,学会交流,减少语言暴力对孩子无形的伤害。</p> <p class="ql-block"> 三、成绩永远都不是唯一 1.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与其过度关注成绩,不如耐心陪伴孩子分析原因,寻找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 2.引导孩子追寻梦想、树立目标、制定计划,才是提升学习内在源动力的关键; 3.只要孩子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父母就应该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p> <p class="ql-block"> 五、关注异常行为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烦恼,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许多学生产生了好动、焦虑、冷漠、恐惧、猜疑、抑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要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防止特殊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则,密切关注孩子异常心理、行为特征,配合学校做好排查工作。如发现异常情况的,请家长及时、如实与班主任沟通,以便家校合力、尽早介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p> <p class="ql-block"> 四、注重高质量的亲子陪伴 无论多忙,家长都应该放下手机,尽量多抽一些时间去陪伴孩子,陪伴的形式要多元化、内容要丰富多彩,比如陪伴孩子做一次饭、登一次山、看一场电影、读一本书、共同徒步等,家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提升陪伴孩子的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