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秋思】01 柿子红了(散文)

杨学君

杨学君作品 图片自拍 美篇号:1180658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柿子红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寒露身不露,霜降脚不露。”晚秋时节,从来都不缺少干瘪的冷瑟。鸿雁已断,霜蝶犹舞,在这拘押不住的素气里,仍然不缺少生机。这不,山中的柿子红了,可以尽情地去享受黄昏时候偷得的片刻幽闲,暂时忘记为了忙碌而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喧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曲折的不只是心头的遐想,还有脚下蜿蜒在山谷中的水泥路。那路七叉八叉,联通山里人家,从此再也没有为出行不便而频惹的烦恼。起伏的山峰夹紧了时隐时现的路,宛如一道白虹穿云托月飞腾向远。在沟谷的缓坡或平整的山地,生长着或粗或细的柿子树。有的树皮斑驳,有的树皮光滑,但新树多于老树。它们枝丫横斜,被柿子压得弯弯的,好像要折断似的。柿子树叶红中带绿,西风吹动,有如扇动翅膀的蝴蝶一样不安分,给落日的余晖添加了一片律动。红红的柿子,各个精神抖擞,散发出甜甜的气息,像是在挑逗路人的味蕾,也像是在炫耀这来之不易的红。沉浸在大山的红色里,一点也感受不到黄昏的无奈与苍茫。山与树、树与人相得益彰,各尽其美,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山水画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柿子树下小坐,有歌唱的冲动。怎奈大山回声,若惊扰林中的大山雀,或是晚归的羊群就不好了。还是静静地凝视,悄悄地思考比较好。若能有个人说说话,聊可弥补一下画布中那一角的空白,这当是一种别样的快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牧笛悠悠,流水般透过林峰,滑过红红的柿子,滋养着独行者的心扉。若此时埋下一粒种子,定能生出一丛幽兰:疏疏的绿,浅浅的花,柔柔的滋味,细细的琵琶。紧接着就是挂在头羊脖子上的铜铃发出的清脆的“铃铃”声。在暮色里,那羊群铺展成流淌的白云,飘啊飘的,似乎没有尽头。吹笛子的不是老翁,而是一个健硕的小伙子。看他的样子,骨骼硬朗,肌肉雄健,站在岩壁下,分不清他是山,还是山是他。他见了我,停下牧笛,先是笑,那笑声压住了西风的素,带着一股暖气,似酒香沁入肺腑。他带着爽朗的音色询问:“老哥,来山里看风景吗?”我用低沉的语调讲明来意,他点点头,说:“这个时节山里最美,果子熟了,都是套袋的,品质极好,西上京城,南下津卫,到处是商机,到处是效益,山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小康呀,再也不是梦了。”他娓娓道来,语言中带着幸福的滋味。他打开话匣子,从果木又说到了禽畜:“您看,我养的羊,个个膘肥体壮,母羊有出息,一胎生三四头,三五年就成一大群。有的人家养柴鸡,养鹅,养鸭,蛋蛋个大、圆实,城里人认这样的货,特好卖。”我插嘴问:“村里人都富了吗?”他自豪地说:“富了。有句顺口溜,‘政府帮,村里帮,家家户户奔小康,人人感谢共产党’。”那头羊的铜铃声渐渐远去,小伙子向我摆摆手,赶他的羊群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过去,穷山沟,路不通,男人没婆娘。现在好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里人的日子比晚秋的柿子还红火。秋虽然催折草木,但是也捧出了浓浓的甘甜与希望。正是一个又一个跳动的秋天,让人们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幸福的风吹起来。伤秋者若是能到山里走一走,一定会成为锦绣画卷中的一抹红色,就像枝头的柿子一样的红色。</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17日作于畿东</p>